一种高韧性耐用PE螺纹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9089发布日期:2018-12-05 19:15阅读:7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韧性耐用PE螺纹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纹管,特别涉及一种高韧性耐用PE螺纹管。



背景技术:

PE是聚乙烯塑料,最基础的一种塑料,塑料袋、保鲜膜等都是PE,HDPE是一种结晶度高、非极性的热塑性树脂。原态HDPE的外表呈乳白色,在微薄截面呈一定程度的半透明状。PE具有优良的耐大多数生活和工业用化学品的特性。

目前用于PE螺纹管的材质大部分抗压性能不强,易破损,且使用寿命不长,大部分增长PE管的长度,都是靠焊接,PE管道对接焊缝固定死,这种方法不便于拆卸,不便于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韧性耐用PE螺纹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韧性耐用PE螺纹管,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韧性耐用PE螺纹管,包括管体和螺纹凸外套体,所述螺纹凸外套体位于管体外表层,所述螺纹凸外套体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有填充物缓压层和铁丝,且填充物缓压层位于铁丝外围,所述螺纹凸外套体与管体之间设有粘贴带,所述管体两端设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四足均设有固定螺丝和固定螺孔,且固定螺丝位于固定螺孔内部,所述螺纹凸外套体外表层设有环氧粉末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两端设有管体直径面,所述管体直径面与固定片之间设有密封环。

进一步地,所述环氧粉末涂层上表层设有液体环氧树脂涂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内管壁设有防腐蚀涂层,所述防腐蚀涂层采用聚氨酯涂料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高韧性耐用PE螺纹管,通过在管体内管壁设有的材质为聚氨酯的防腐蚀涂层,由于其材质结构为非常致密无针孔型,使得整个管体的抗渗性很强,通过设有的填充物缓压层包裹着铁丝层,使得整体的抗冲击力增强,能抵抗与另一物体直接碰撞,避免损坏整体的结构管体构造的能力,达到高韧性耐抗压力的效果。

2、通过设有的环氧粉末涂层,达到坚固的防腐蚀效果,在环氧粉末涂层外层添加设有的液体环氧树脂涂料层,使得管体暴露在外的抗紫外线辐射能力大大提高,增强使用寿命。

3、通过设有的在管体两端设有的固定片,利用固定螺丝安装进固定螺孔,便于连接增长管体的总长度,安装便捷,由于在管体的管体直径面边缘与固定片之间设有的密封环,保证了连接处的密封性,通过设有的粘贴带,方便固定螺纹凸外套体,使得螺纹凸外套体与管体外表层结合一体,增强使用寿命,达到耐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韧性耐用PE螺纹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韧性耐用PE螺纹管的管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韧性耐用PE螺纹管的固定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韧性耐用PE螺纹管的螺纹凸外套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2、螺纹凸外套体;3、固定片;4、固定螺孔;5、防腐蚀涂层;6、固定螺丝;7、管体直径面;8、密封环;9、铁丝;10、液体环氧树脂涂料层;11、空腔;12、粘贴带;13、环氧粉末涂层;14、填充物缓压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高韧性耐用PE螺纹管,包括管体1和螺纹凸外套体2,所述螺纹凸外套体2位于管体1外表层,所述螺纹凸外套体2内部设有空腔11,所述空腔11内部设有填充物缓压层14和铁丝9,且填充物缓压层14位于铁丝9外围,所述螺纹凸外套体2与管体1之间设有粘贴带12,所述管体1两端设有固定片3,所述固定片3四足均设有固定螺丝6和固定螺孔4,且固定螺丝6位于固定螺孔4内部,所述螺纹凸外套体2外表层设有环氧粉末涂层13。

其中,所述管体1两端设有管体直径面7,所述管体直径面7与固定片3之间设有密封环8。

其中,所述环氧粉末涂层13上表层设有液体环氧树脂涂料层10。

其中,所述管体1内管壁设有防腐蚀涂层5,所述防腐蚀涂层5采用聚氨酯涂料材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韧性耐用PE螺纹管,工作时,需要接长整体的长度时,可先将管体1两端的固定片3与下一节的也设有的固定片3,将两者相连接,再利用固定螺丝6插进固定螺丝孔4内,将其拧紧,由于在连接处设有的密封环8,保证了连接处的密封性,在整个管体1外层设有的螺纹凸外套体2,螺纹凸外套体2通过设有的粘贴带12与管体1紧固相连,其螺纹凸外套体2内部的空腔11层内填满填充物缓压层14,在填充物缓压层14内设有的铁丝,能增强整体的韧性,保持管体1原形状不被损坏,在螺纹凸外套体2表面设有的环氧粉末涂层13是将严格清理过的管子预热至一定温度,再把环氧粉末喷在管子上,利用管壁热量将粉末融化、冷却后形成均匀、连续、坚固的防腐薄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