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电单向抗震支吊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9946发布日期:2018-09-25 19:11阅读:6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安装工程技术,尤其是一种建筑机电单向抗震支吊架。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有着大量的机电设备安装作业,其中风管、电缆甚至是排水管件等都设计为吊装方式,特别是工业或商业用房中,这些吊装用的支架以垂直向下的受力为主,在正常状态下,机电设备在没有受到震动等外力作用下,吊装用支架也仅受其重力影响,而一旦建筑物受到地震等外来影响时,机电设备也随着振动摇晃,如果振幅较大时,仅能承受垂直方向力的支吊架很容易就被横向拉力损坏,从而造成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于是人们采用一种可以承受横向拉力的支吊架,现有的这种支吊架大多是临时采用钢筋等支撑杆进行抗横向力简单现场安装,对角度调整、被安装物体的位置选择以及通用性均存在欠缺。也有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6051314A公开的一种抗震支吊架,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第二抗震垂直吊杆装置和连接在第一、第二抗震垂直吊杆装置之间的管吊架装置,抗震垂直吊杆装置与管吊架上端相连;抗震垂直吊杆装置包括一端与墙壁固定的吊杆管、置于吊杆管内的防震弹簧、与防震弹簧自由端连接的螺杆,螺杆的自由端与管吊架装置连接;管吊架装置包括支撑板、固定在支撑板上的管架及设在支撑板上的活动轮,支撑板的两端与第一、第二抗震垂直吊杆装置的螺杆连接,活动轮设在管架中间,活动轮与管道接触,建筑物震动时,管道可在活动轮上小范围内进行位移。这种结构因吊杆管内设置了弹簧,且弹簧直接起着承重任务,长时间挂吊弹簧容易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机电设备吊安装时,在受到地震等外来横向力时,支吊架能有效地缓解或排除这一横力的问题,提供一种角度可调整、被安装物体位置能在规定范围内任意选择、具有单一方向横向抗力、互换性强的建筑机电单向抗震支吊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建筑机电单向抗震支吊架,包括具有模数安装孔的立梁,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立梁底端通过横梁或竖直设置的螺杆连接机电元件固定机构,并在立梁底端一侧通过斜接器向立梁斜上方设有分力杆;所述立梁、分力杆顶端与吊挂预埋件连接。

前述的建筑机电单向抗震支吊架中,作为优选,立梁平行设有若干支,在所述的若干支立梁之间通过角接体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机电元件固定机构。

前述的建筑机电单向抗震支吊架中,作为优选,所述的立梁为中空型材结构,立梁中设有螺杆,螺杆的顶端与吊挂预埋件连接,螺杆的底端设有机电元件固定机构,机电元件固定机构通过斜接器与分力杆连接。

前述的建筑机电单向抗震支吊架中,作为优选,所述的立梁、横梁是沿长度方向具有敞开式安装滑槽的框式型材结构,在安装滑槽对边的型材面上设有按等距排列的模数安装孔。

前述的建筑机电单向抗震支吊架中,作为优选,所述的角接体具有两个位于相互垂直方位的、分别与立梁、横梁以半抱式结构配合的连接空间,且所述连接空间中设有对立梁或横梁进行定位的限位体。

前述的建筑机电单向抗震支吊架中,作为优选,所述的斜接器具有与立梁上模数安装孔配合的第一连接体以及与分力杆配合的第二连接体,所述的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之间设具有角度调整机构。

前述的建筑机电单向抗震支吊架中,作为优选,所述的横梁沿长度方向具有敞开式安装滑槽,安装滑槽开口朝上,通过安装滑槽固定机电元件固定机构,所述机电元件固定机构包括水管组合固定箍或桥架风管固定箍。

前述的建筑机电单向抗震支吊架中,作为优选,所述的分力杆顶端通过具有角度调节机构的斜接器与吊挂预埋件连接。

前述的建筑机电单向抗震支吊架中,作为优选,所述的立梁为型材结构,相邻的模数安装孔之间设有长方形减震通孔。

前述的建筑机电单向抗震支吊架中,作为优选,所述的立梁为型材结构,立梁的底端设有封盖。

本技术方案专门对建筑物中给水排水、消防、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等机电工程设施,遭遇到地震发生时,进行可达到减轻地震破坏,减少和尽可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进行设计,以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目的。本装置是从单一方向对附属机电工程设施产生的位移限制,同时控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本装置由具有一支或若干支模数安装孔以及减震通孔的型材立梁作为支撑主体,负责被悬挂物体垂直方向的重力,由设置在立梁外侧的一支分力杆负责横向力的分解。本装置可根据安装物体实际环境进行单向拉力配置。除了分力杆其它杆件均可任意调节支撑安装点位置,满足不同高度、不同角度及方向的杆件长度要求。本装置各部位连接器(如直连接体、斜接器)自身具有换向固定连接面,保证杆件与杆件之间、杆件和预埋件之间都能顺利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与被支撑体成一倾斜角度的分力杆,有效地缓解或排除机电元件受到的外来横向力;通过模数安装孔的杆件设计满足不同使用安装场合的尺寸变化要求,减少现场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组合结构灵活多变,具有风管、水管、桥架等等多种机电元件的固定方式,一物多用;实现各组成部件标准化,使各部件易成型加工,整体结构具有低成本、高性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视结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M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吊管固定箍实施例结构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桥架风管固定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型材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横梁,2.立梁,3.分力杆,4.斜接器,5.模数安装孔,6.角接体,7.墙梁,8.吊挂预埋件,9.水管组合固定箍,10.桥架风管固定箍,11.直连接体,12.吊管固定箍,13.安装滑槽,14.螺杆,15.紧固器,16.减震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本实施例一种建筑机电单向抗震支吊架,包括具有模数安装孔5的立梁2,在立梁2底端通过横梁1或竖直设置的螺杆14连接机电元件固定机构,并在立梁2底端的一侧通过斜接器4向立梁2斜上方设有分力杆3;立梁2的顶端通过直连接体11和预埋在墙梁7中的吊挂预埋件8连接,如图3所示。而分力杆3顶端通过斜接器4与吊挂预埋件8连接。

立梁2、横梁1是沿长度方向具有敞开式安装滑槽13的框式型材结构,在安装滑槽13对边的型材面上设有按等距排列的模数安装孔5,如图6所示,且相邻的模数安装孔5之间设有长方形减震通孔16。

角接体6设计为标准连接件,具有两个位于相互垂直方位的、且分别与立梁2、横梁1以半抱式结构配合的连接空间,即半抱式连接空间与框式型材结构的立梁2或横梁1至少具有三个接触面,该连接空间中还设有对立梁2或横梁1进行定位的限位体,这种限位体是向内凸出、与框架型材上的凹槽配合的球面凸体。

同理,斜接器4也按标准件方式设计,使其具有互换性,斜接器4设有与立梁2上两个模数安装孔5配合的第一连接体以及与分力杆3配合的第二连接体,进一步,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之间设具有角度调整机构,角度调整机构由紧固螺栓组构成。

实施例一:立梁2平行设有两支,立梁的底端设有封盖,参见图1、图2,在两支立梁2之间通过角接体6连接有横梁1,在两支立梁2中的其中一支立梁2的外侧通过斜接器4向立梁2斜上方设有分力杆3,分力杆3的顶端通过具有角度调节机构的斜接器4与吊挂预埋件8连接。横梁1沿长度方向具有敞开式安装滑槽13,该安装滑槽13开口朝上,利用安装滑槽13设置调整机电元件固定机构,机电元件固定机构包括两组水管组合固定箍9的装配,如图2所示。进一步,可进行桥架风管固定箍10的安装,如图5所示。

实施例二:参见图4,中空型材结构的立梁2设一支,立梁2中设有螺杆14,并通过多件紧固器15进行固定,螺杆14的顶端与吊挂预埋件8连接,螺杆14的底端设有机电元件固定机构,机电元件固定机构包括吊管固定箍12,吊管固定箍12通过斜接器4与分力杆3连接。

工作时,当发生地震等外来影响时,建筑物内的机电设备也随着振动摇晃,因而产生横向拉力,这种分力由分力杆3分解,从而有效地缓解或排除机电设备或元件的损坏。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变换后的结构等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