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水阀及水龙头式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9781发布日期:2018-09-25 19:09阅读:6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水阀及水龙头式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龙头式电热水器或称即热式电热水器,能够直接加装在水管上,加热快捷、省时省电,且价格便宜,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特别是追求实惠、便捷的老年人。水龙头式电热水器设有混水阀用于调节水温。现有的混水阀设有两种旋转方向,一种旋转方向冷水流量逐渐变大,另一种旋转方向热水流量逐渐变大,中间则为混水阀关闭,也即越靠近中间水流量越小。这种混水阀的阀体内设有定片和动片,定片上设有进水孔、热水过水孔和冷水过水孔,动片上设有过水通道。冷水打开方向旋转过程中,过水通道与进水孔和冷水过水孔连通,且连通面积逐步增大;冷水关闭方向旋转过程中,过水通道与进水孔和冷水过水孔连通,且连通面积逐步减小。热水打开方向旋转过程中,过水通道与进水孔和热水过水孔连通,连通面积逐步增大且热水温度降低;热水关闭方向旋转过程中,过水通道与进水孔和热水过水孔连通,连通面积逐步减小且热水温度逐步升高。

这种混水阀在热水关闭操作中,旋转到水流微小而未转动到中间时,加热器并没有关闭,用户只认为是漏水现象,但由于加热器功率比较大,一段时间后就会导致加热腔密封失效而漏水,有时甚至会造成漏电,妨害用户的人身安全,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龙头式电热水器的混水阀,混水阀开启关闭加热器均是在有明显水流情况下发生,从而避免用户关闭加热器失误,确保用户的人身安全。

本混水阀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水阀,阀体内设有定片和动片,所述定片上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动片上设有过水槽道;所述定片在出水孔旁还设有压力水孔;

所述过水槽道由中部的连接槽道及其两端的进水口端和出水口端连通构成;

所述动片上设有一水量阀块,所述水量阀块在关闭水龙头时用于覆盖进水孔,在水龙头流冷水时用于覆盖部分进水孔以调节进水孔的水量,在水龙头流热水时用于覆盖部分出水孔以调节出水孔的水量;

所述动片上设有一电开关阀块,所述电开关阀块在水龙头流冷水时用于全部覆盖压力水孔触发压力传感器控制关闭电热水器的加热器或用于打开压力水孔触发压力传感器控制开启电热水器的加热器,在水龙头流热水时用于覆盖部分进水孔以调节进水孔的水量;

所述连接槽道外水量阀块、进水口端、电开关阀块及出水口端依次环绕。

作为优选,所述出水口端尾部连接有弧形出水槽;出热水时,弧形出水槽与出水孔连通,用于快速减小水流速度,以明显提高水温。

作为改进,所述出水孔靠近压力水孔的端部其远离动片的一侧设有限流块;水温最高时,弧形出水槽的尾端与限流块前的空腔相连通以提升水压,此时热水流量最小,为水龙头最大水流量的1/4~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混水阀的优点在于在定片上除进水孔和出水孔还设置有压力水孔,压力水孔与压力传感器的安装腔相连通用于控制开启热水器的加热器,动片上还设有电开关阀块,电开关阀块在水龙头流冷水时用于覆盖压力水孔触发压力传感器控制关闭电热水器的加热器或用于打开压力水孔触发压力传感器控制开启电热水器的加热器,也即加热器的开启、关闭均在有明显水流情况下发生,从而避免用户想关闭加热器而未关的情况,以防止电热水器被烧坏,确保用户的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龙头式电热水器,其加热器的开启关闭均在有明显水流情况下发生,从而避免用户关闭加热器失误,确保用户的人身安全。

本水龙头式电热水器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龙头式电热水器,水龙头上设有自来水管接头、加热腔、出水管和混水阀;所述混水阀为上述的混水阀,所述进水孔与加热腔连通,所述出水孔与出水管连通;水龙头上还设有用于控制开启、关闭加热器的压力传感器的安装腔,所述压力水孔与压力传感器的安装腔连通;所述加热腔与自来水管接头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水龙头式电热水器的优点在于在混水阀的定片上除进水孔和出水孔还设置有压力水孔,压力水孔与压力传感器的安装腔相连通用于控制开启热水器的加热器,动片上还设有电开关阀块,电开关阀块在水龙头流冷水时用于覆盖压力水孔触发压力传感器控制关闭电热水器的加热器或用于打开压力水孔触发压力传感器控制开启电热水器的加热器,也即加热器的开启、关闭均在有明显水流情况下发生,从而避免用户想关闭加热器而未关的情况,以防止电热水器被烧坏,确保用户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定片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定片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动片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为一种水龙头式电热水器的混水阀,包括阀体1、阀杆2、阀盖3和密封环,以及设置在阀体1内的定片4和动片5,阀体1上设有两个限位块用于限定阀杆2的转动范围,阀杆2上的三个凸块与动片5上相应的凹槽契合。定片4如图2和3所示设有进水孔41和出水孔42以及出水孔42旁的压力水孔43。动片5如图4所示,设有过水槽道51,过水槽道51为盲孔,过水槽道51呈斜向的‘M’形由中部的连接槽道511及其两端的进水口端512和出水口端513连通构成,动片5上还设有水量阀块52和电开关阀块53。水量阀块52在关闭水龙头时用于覆盖进水孔41,在水龙头流冷水时用于覆盖部分进水孔41以调节进水孔41的水量,在水龙头流热水时用于覆盖部分出水孔42以调节出水孔42的水量。电开关阀块53在水龙头流冷水时用于全部覆盖压力水孔43触发压力传感器控制关闭电热水器的加热器或用于打开压力水孔43触发压力传感器控制开启电热水器的加热器,在水龙头流热水时用于覆盖部分进水孔41以调节进水孔41的水量。连接槽道511外水量阀块52、进水口端512、电开关阀面53及出水口端513依次环绕。也即是说加热器的开启和关闭均是在有明显水流时下发生的,用户需要继续旋转才能关闭水龙头,从而避免出现用户预关闭加热器而实际未关的情况。

另外,为快速提升水温,出水口端513尾部连接有弧形出水槽514,出热水时,弧形出水槽514与出水孔42连通,由于弧形出水槽514与出水孔42的连通面积减小,水流量明显降低,水温显著提升。进一步的,出水孔42靠近压力水孔43的端部其远离动片5的一侧设有限流块44;水温最高时,弧形出水槽514的尾端与限流块44前的空腔相连通,此时进水孔41与过水槽道51的连通面积相比弧形出水槽514的尾端与限流块44前空腔连通面积大的多,使得水压有所升高,冲洗力增大,洗漱更为舒适。

一种水龙头式电热水器,水龙头上设有自来水管接头、加热腔、出水管和混水阀,混水阀为上述的混水阀,进水孔41与加热腔连通,出水孔42与出水管连通;水龙头上还设有用于控制开启、关闭加热器的压力传感器的安装腔,压力水孔43与压力传感器的安装腔连通;加热腔与自来水管接头连通。

上述水龙头式电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具体为:在混水阀开启方向的旋转过程中,先是冷水流量逐步增加到最大,继续旋转开启加热器时水流量大且热水温度低,在接着的旋转中水流量逐步减小同时水温逐步增高,旋转到底时水流量最小且热水温度最高;混水阀反向关闭的旋转过程中,先是水流量逐步增大同时热水温度逐步降低,继续旋转关闭加热器时水流量大并转为冷水,再接着旋转冷水流量逐步减小,旋转到底时混水阀关闭。在水龙头关闭时,混水阀关闭,水量阀块52封闭进水孔41,进水口端512上突部与压力水孔43相连通,出水口端513上突部与出水孔42相连通,用于放掉压力水孔43内的水。在水龙头流冷水时,混水阀开启,进水口端512与进水孔41相连通,出水口端513与出水孔42相连通,电开关阀块53完全覆盖封闭压力水孔43;其中,冷水小流量时,进水口端512下突部与进水孔41相连通,水量阀块52覆盖进水孔41的大部分,电开关阀块53完全覆盖封闭压力水孔43,出水口端513中上部与出水孔42相连通;冷水大流量时,进水口端512下突部及中部与进水孔41相连通,水量阀块52不覆盖进水孔41,电开关阀块53依然完全覆盖封闭压力水孔43,出水口端513中部及下突部与出水孔42相连通。在水龙头流热水时,混水阀开启,进水口端512与进水孔41相连通,出水口端513与压力水孔43连通,出水口端513和/或弧形出水槽514与出水孔42连通;其中热水大流量低温时,进水口端512中下部与进水孔41相连通,水量阀块52不覆盖进水孔41,出水口端513上突部与压力水孔43连通,出水口端513下突部和弧形出水槽514上部分别与出水孔42连通,水量阀块52覆盖出水孔42局部;其中热水小流量高温时,进水口端512上突部及连接槽道511部分与进水孔41连通,电开关阀块53局部覆盖进水孔41,水量阀块52不覆盖进水孔41,出水口端513中部与压力水孔43连通,弧形出水槽514与出水孔42连通,水量阀块52覆盖出水孔42大部分。在这里,混水阀开启状态旋转到底热水温度最高时,动片5上的过水通道51连接槽道511部分上突部和进水口端512上突部分别与定片4上的进水孔41连通,弧形出水槽514的尾端与限流块44前的空腔相连通,热水流量最小且为水龙头最大水流量的1/4~1/6。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