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轴承的塑胶配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4442发布日期:2018-11-30 19:03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胶配件,尤其涉及一种带轴承的塑胶配件。



背景技术:

通常,需要将轴承与塑胶件结合时,将塑胶件直接压到轴承上,实现两者的结合,然而,这种结合方式很容易导致轴承被压变形,出现声响,产品不良率提高。而且,虽然塑胶件卡在了轴承的外面,但塑胶件与轴承之间没有重合点,因此,两者依然会存在松动现象,即两者结合稳定性差,不牢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轴承的塑胶配件,塑胶件与轴承两者牢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两者结合稳定性,不会发生松动现象,提高产品良率。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轴承的塑胶配件,包括一轴承、及包覆于轴承外围的一塑胶件,其特征在于,该轴承包括一内圈、活动包覆于内圈外围的一中圈、及包覆于中圈外围的一外圈,其中,该外圈嵌入塑胶件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轴承的中圈与外圈之间固定夹设有一限位圈,在该限位圈上凸设有若干弧形限位臂,在每相邻两个弧形限位臂之间预留有一过孔;该若干弧形限位臂相结合形成一限位环,该限位环的外壁嵌入塑胶件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塑胶件包括包覆于轴承外围且供轴承的外圈嵌入的一塑胶环、及一体成型于塑胶环下端的一塑胶连接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塑胶连接件包括一塑胶底座、及一体连接于塑胶环下端与塑胶底座上端中部之间的一塑胶连接柱,其中,在该塑胶底座下端开设有一安装底槽,在该安装底槽内开设有贯穿塑胶底座并延伸至塑胶连接柱中的一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的外径为15-20mm,内径为5.0-10mm,厚度为3.0-7.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塑胶件与轴承两者之间结合结构的改进,将轴承的外圈卡死在塑胶件中,从而使塑胶件与轴承牢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两者结合稳定性,不会发生松动现象,提高产品良率。

上述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塑胶底座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带轴承的塑胶配件,包括一轴承1、及包覆于轴承1外围的一塑胶件2,该轴承1包括一内圈11、活动包覆于内圈11外围的一中圈12、及包覆于中圈12外围的一外圈13,其中,该外圈13嵌入塑胶件2中。

同时,在所述轴承1的中圈12与外圈13之间固定夹设有一限位圈14,在该限位圈14上凸设有若干弧形限位臂1411,在每相邻两个弧形限位臂1411之间预留有一过孔1412;该若干弧形限位臂1411相结合形成一限位环141,该限位环141的外壁嵌入塑胶件2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承1的外径为15-20mm,内径为5.0-10mm,厚度为3.0-7.0mm,优选的,该轴承1的外径为16mm,内径为8.0mm,厚度为5.0mm。

如图1与图3所示,所述塑胶件2包括包覆于轴承1外围且供轴承1的外圈13嵌入的一塑胶环21、及一体成型于塑胶环21下端的一塑胶连接件22。具体的,所述塑胶连接件22包括一塑胶底座221、及一体连接于塑胶环21下端与塑胶底座221上端中部之间的一塑胶连接柱222,其中,如图3所示,在该塑胶底座221下端开设有一安装底槽2211,在该安装底槽2211内开设有贯穿塑胶底座221并延伸至塑胶连接柱222中的一安装孔2212,由安装底槽2211与安装孔2212相结合,用于将整个塑胶配件安装于其他结构设备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带轴承的塑胶配件,在制作时,将轴承1放到相应的模具中,再把塑胶件2套到轴承1外围,并使轴承1的外圈13卡死在塑胶件2中,从而使塑胶件2与轴承1牢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两者结合稳定性,不会发生松动现象,提高产品良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