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防盗螺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7594发布日期:2019-01-08 21:45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用防盗螺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汽车用防盗螺母。



背景技术:

在安装汽车牌照和汽车轮胎时均会使用到螺母,授权公告号为CBN20286750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用螺母,它虽然紧固性较强,但是不具有防盗的作用,利用寻常的扳手即可将其拆卸,拆装过于方便,从而便于犯罪份子将其拆除实施盗窃,为汽车上零部件的失窃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防盗螺母,具有不易拆除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防盗螺母,包括螺母本体,所述螺母本体为正六变形,所述螺母本体外设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为半球形,所述保护壳内设有遮挡槽,所述遮挡槽为正六边形,所述遮挡槽的顶部设有让位孔,所述螺母本体一对相对的外壁上固定有滑块,所述遮挡槽的侧壁上设有与滑块配合的沿轴向延伸的滑槽,所述螺母本体一对相对的外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处设有卡块,所述卡块朝向保护壳的一侧设有斜面,所述卡块通过弹性装置与凹槽连接,所述遮挡槽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和卡块配合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本防盗螺母时,先将螺母本体朝向待夹紧的物体,将螺母本体与对应的螺栓配合后拧紧螺母本体,使得螺栓穿过让位孔,然后滑动保护壳,使得保护壳逐渐向螺母本体远离让位孔的一侧一端,保护壳会先与斜面接触,使得卡块被压入凹槽内,当卡块与卡槽位置对应后,卡块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卡入卡槽内,使得保护壳位置固定无法滑动,从而使得螺母本体受到保护壳体的遮挡,人们无法转动螺母本体来拆除本防盗螺母,并且保护壳为半球形,人们也无法利用寻常的工具来转动保护壳来带动螺母本体转动,使得本防盗螺母不易拆除,从而起到了良好的防盗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装置为固定在凹槽靠近起开口处的上侧内壁的上的弹片,所述卡块固定在弹片远离凹槽一侧的下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保护壳与卡块斜面接触时,弹片以其上端为圆心向内弯折,使得保护壳能够顺畅滑动,当卡块的位置与卡槽对应后,弹片将卡块弹入卡槽内,实现了对保护壳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装置为固定在凹槽底部的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卡块连接,所述卡块与凹槽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卡块可沿垂直于螺孔轴线的方向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保护壳逐渐靠近螺母本体远离让位孔的一面时,护壳与斜面接触,使得卡块向凹槽内滑动并压缩弹簧,当卡块与卡槽位置对应时,卡块在弹簧的弹力的作用下卡块槽中,使得保护壳的位置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挡槽的顶部嵌有磁铁,所述螺母本体采用带有磁性的材质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卡块与卡槽配合后,磁铁吸附在螺母本体上端面,使得螺母本体与保护壳连接更加紧密,提高保护壳的拆除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远离遮挡槽的内壁上设有与保护壳外部连通的拆除孔,所述拆除孔内填充有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者需要拆除防盗螺栓时,利用打火机降热两个拆除孔中的蜡,使得两个拆除孔中的蜡融化并从拆除孔内流出,然后用两枚针同时插入拆除孔中兵将对应的卡块顶入凹槽内,然后推动保护壳即可将保护壳取出,然后利用扳手转动螺母本体即可将防盗螺栓拆除,拆除的步骤繁琐,并且用到的工具也不是常用的拆螺母工具,使得偷盗人员不易拆除,但是使用者在有需要时可将防盗螺母拆下,从而便于人们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母的下端连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固定有挡环,所述挡环与螺母本体之间形成有环形的保护槽,所述挡环位于拆除孔远离让位孔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卡块与卡槽配合时,保护壳嵌入保护槽内并与保护槽的底部抵接,使得保护壳不与夹紧面接触且保护壳与螺母本体之间的缝隙被挡环遮挡,使得人们不易通过保护壳与锁紧螺母之间的缝隙来将保护壳翘起,提高了防盗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环的内壁嵌有海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保护壳插入保护槽时,保护壳会挤压海绵,海绵将保护壳与挡环之间的缝隙填充,使得人们不易通过保护壳与挡环之间的缝隙来拆除保护壳,提高了保护壳的拆除难度,从而提高了防盗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挡槽的下端设有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保护壳移动时的卡块与卡槽配合时,倒角都能够使得螺母本体更易进入遮挡槽内,使得保护壳滑动轻松顺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半球形的保护壳与螺母本体通过卡块和卡槽连接,使得螺母本体受到保护的遮挡,从而使得人们利用平常的工具不易将防盗螺栓拆卸,并且人们也不易将保护壳与螺母本体分离,从而使得防盗螺母防盗效果好,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另一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2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凸显实施例一中凹槽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螺母本体;2、螺孔;3、保护壳;4、遮挡槽;5、滑块;6、滑槽;7、让位孔;8、倒角;9、凹槽;10、弹片;11、卡块;12、斜面;13、卡槽;14、磁铁;15、拆除孔;16、蜡;17、延伸板;18、挡环;19、保护槽;20、海绵;2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盗螺母,如图1、图2所示,包括螺母本体1,螺母本体1为正六边形,螺母本体1中部设有用于和螺钉配合的螺孔2,在螺母本体1外侧设有保护壳3。

如图2、图3所示,保护壳3内设有遮挡槽4,遮挡槽4为正六边形可与螺母本体1间隙配合,在螺母本体1一对相对的外壁上固定有滑块5,在遮挡槽4的一对相对的侧壁上设有与滑块5配合且沿轴向延伸的滑槽6,使得保护壳3能够沿螺孔2的轴向滑动,并且在保护壳3遮挡槽4的顶部设有让位孔7,让位孔7能够让与螺孔2配合的螺栓穿过,便于安装螺母本体1,并且在遮挡槽4的下端设有倒角8,使得螺母本体1更易进入遮挡槽4内。

如图4、图5所示,在螺母本体1固定有滑块5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9,凹槽9开口处的上侧内壁上固定有弹片10,弹片10远离凹槽9的一侧的下端固定有卡块11,卡块11上设有斜面12且斜面12朝向保护壳3,在遮挡槽4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和卡块11配合的卡槽13,在安装螺母时,先用扳手将螺母本体1锁紧,然后滑动保护壳3使得让位孔7逐渐靠近螺母本体1,保护壳3先于卡块11的斜面12接触,使得卡块11与弹片10向凹槽9内部弯曲,当卡槽13的位置与卡块11位置对应时,弹片10带动卡块11弹起使得卡块11卡入卡槽13内,从而使得保护壳3无法滑动,此时保护壳3将螺母本体1罩住,使得人们无法用扳手直接转动螺母本体1,并且保护壳3为球形,寻常工具也无法转动保护壳3,从而起到防盗的效果,在遮挡槽4的顶部嵌有磁铁14,同时螺母本体1采用带有磁性的材质制成,通过磁铁14与螺母本体1的相互吸合使得保护壳3吸附在螺母本体1上,提高了保护壳3的拆除难度,防止盗窃者将保护壳3拆除后来转动螺母本体1。

如图2、图5所示,在卡槽13远离遮挡槽4的内壁上设有与保护壳3外部连通的拆除孔15,拆除孔15内填充有蜡16,在需要拆除本螺母时,利用打火机加热两个拆除孔15中的蜡16,使得两个拆除孔15中的蜡16融化并从拆除孔15内流出,然后利用两枚针同时插入拆除孔15内并将对应的卡块11顶入凹槽9内,然后推动保护壳3即可将保护壳3取出,拆除的过程较为复杂,使得保护壳3拆除难度,不易发生螺母拆卸物品被盗的现象。

如图2、图5所示,在螺母本体1远离让位孔7的一端固定有延伸板17,延伸板17上固定有挡环18 ,挡环18与延伸板17之间形成有保护槽19,当卡块11与卡槽13配合时,保护壳3与保护槽19的底部抵接,使得保护壳3不与夹紧面接触且保护壳3与螺母本体1之间的缝隙被挡环18遮挡,使得人们不易通过保护壳3与锁紧螺母之间的缝隙来将保护壳3翘起,提高了防盗效果,并且在挡环18的内侧嵌有海绵20,保护壳3插入保护槽19后会挤压海绵20,海绵20将保护壳3与挡环18之间的缝隙填充,使得人们不易通过保护壳3与挡环18之间的缝隙来拆除保护壳3,提高了保护壳3的拆除难度。

具体使用过程:在使用时将螺母本体1远离让位孔7的一侧朝向待夹紧物体,当锁紧螺母拧紧后,滑动保护壳3卡块11卡入卡槽13,同时与螺母配合的螺栓也会从让位孔7穿出将让位孔7遮挡,从而使得螺母本体1受到保护壳3的保护不与外界接触,同时保护壳3为半球形,人们利用寻常的工具无法转动保护壳3来实现对螺母本体1的旋转,使得本防盗螺母不易拆除,起到了防盗的效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如图6所示,卡块11与凹槽9的侧壁滑动连接,在凹槽9底部有弹簧21,弹簧21的另一端与卡块11固定连接,当保护壳3下移时,保护壳3与斜面12接触,使得卡块11向凹槽9内滑动并压缩弹簧21,当卡块11与卡槽13位置对应时,卡块11在弹簧21的弹力的作用下卡块11槽中,实现保护壳3与螺母本体1的固定连接,使得螺母本体1受到保护的保护,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不易被拆除,提高了防盗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