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泳池管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4142发布日期:2018-11-30 19:01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架游泳池,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泳池管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AGP管架水池是一款用于家庭休闲、玩耍娱乐的游泳池,如图1所示的一种管架泳池,其包括在一环形管架1’内设置池体2’,图式泳池为类圆柱形,在池体2’上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另配有过滤器。环形管架1’包括若干刚性边管11’、可串接若干边管的连接头12’及若干个脚管13’,若干边管11’之间通过连接头12’串接成环形带,脚管顶端可装拆地支撑环形带,池体包括一块连接于环形管架的环形带内的PVC胶布。

如图2所示,连接头12’呈T型,连接头12’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边管11’,连接头12’的下端活动连接脚管13’,从而令边管11’穿过池体的PVC胶布,而后脚管13’连接至连接头12’下端中,依次组合。对于连接头12’与脚管13’及边管11’的连接,现有的管架中,如图2所示,连接头12’的两端通过设置插销14’的形式连接两侧边管11’。而连接脚管13’时,用一弹簧扣15’实现组装,令连接头12’的竖管121’套接于脚管13’上端。

对于上述连接头的连接结构,会存在下述缺点:

1、由于连接头中存在弹销孔容易导致水从反折孔进入,造成钢管内壁生锈,随时间推移,钢管腐蚀面积大,产品整体受力强度会随之下降,有垮塌等隐患。

2、组装时,脚管与连接头组装时需要先按压弹簧扣,再装入连接头,过程中按压弹簧扣的手指易产生夹手隐患。

3、再者,泳池组装后,在连接头12’中,如图2所示,脚管13’的上端因为内缩形成一可插入至连接头竖管中的连接段,在脚管13’上端形成一台阶131’,连接头12’的竖管121’管口卡在脚管台阶131’处,作为产品受力支撑。但受力过程中因连接头12’竖管121’管口与脚管台阶131’产生摩擦,极易造成脚管13’台阶131’处被刮伤脱漆、生锈。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泳池管架连接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创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泳池管架连接结构,其结构简单,简化了组装作业,且可有效杜绝水从间隙、冲孔处流入,降低生锈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泳池管架连接结构,泳池包括一环形管架及一设于环形管架中的池体,环形管架包括若干边管通过连接头串接,连接头的两端连接两边管,连接头的下端连接脚管,其特征在于:连接头下端形成一竖管接头,脚管上端的周面上形成至少一第一凹点,竖管接头中对应第一凹点设有第二凹点,第二凹点在脚管上端套接入竖管接头后卡入第一凹点中定位。

进一步,脚管上端内缩形成可插入至竖管接头中的连接段。

进一步,连接段的长度大于竖管接头的长度,连接段于竖管接头中支撑于连接头下端。

进一步,连接段的周面中纵向形成至少一第一棱条,第一凹点位于第一棱条上,竖管接头的周面中对应第一棱条设有第二棱条,第二凹点位于第二棱条上,第一棱条位于第二棱条内侧。

进一步,第二凹点为在竖管接头的周面中打点形成,第一凹点为在连接段周面中打点或形成一定位孔。

进一步,连接段周面上形成有一垂直于连接段管口的条状缺槽,条状缺槽的底端外扩形成一定位孔作为第一凹点,竖管接头的周面上对应定位孔向内凹设形成第二凹点。

进一步,连接头呈T型,连接头包括一横管,横管的两端形成连接两边管的横管接头,横管中部向下形成用以连接脚管的竖管接头。

进一步,边管与横管接头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横管接头的周面上设有至少一第三凹点,边管两端的周面中对应第三凹点设有第四凹点,第三凹点在边管端部套接入横管接头中卡入第四凹点中定位。

进一步,第三凹点通过在横管接头周面上打孔形成,边管两端部中形成有一垂直于边管管口的条状缺槽,条状缺槽的末端外扩形成一定位孔作为第四凹点。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在泳池管架中的连接头与脚管及边管的连接中,直接利用凹凸点卡合定位实现紧配合的方式,代替原来需要冲孔及利用弹簧扣的固定方式,使结构更加简单,简化了组装作业,使用更加简便,且可有效杜绝水从间隙、冲孔处流入,降低生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管架泳池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现有管架泳池中,连接头连接边管及脚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泳池管架连接结构,泳池结构如图1所示,泳池包括一环形管架及一设于环形管架中的池体,环形管架包括若干边管通过连接头串接形成环形带,连接头两端连接边管,边管用于水池成型的支撑,而连接头与脚管则用于产品灌水后的支撑,以确保整体强度能够满足使用。上述结构为现有结构,在此就不再详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进之处在于连接头与脚管及与边管的连接。

如图3所示,连接头1的两端连接两边管2,连接头1的下端连接脚管3,连接头1可呈T型,其包括一横管10,横管的两端形成连接两边管的横管接头11,横管10中部向下形成用以连接脚管的竖管接头12。为防止进水的同时使连接处更美观,脚管3的上端插入至竖管接头12中并形成定位,而脚管3上端内缩形成可插入至竖管接头12中的连接段31。为使连接段31插入竖管接头12形成连接并定位,以防止脚管3转动或是连接上产生错位,并能够防水,本实施例中,在脚管3上端连接段31的周面上形成至少一个第一凹点311。进一步,在连接头1下端形成的竖管接头12中对应第一凹点311设有第二凹点121,当连接段31插入到竖管接头12中时,脚管的上端与至竖管接头12套合,向内凹设的第二凹点121恰定位卡入至第一凹点311中,令连接段31和竖管接头在套接后卡合定位,保证了脚管3的连接定位。其中,第二凹点121可以是在竖管接头12的周面中直接打点形成,第一凹点311可以是在连接段31周面中打点形成或形成一定位孔。其中,第一凹点311及第二凹点121可为圆形或是椭圆形。

进一步,为使套接时更方便找准定位点,可在连接段31的周面中纵向形成至少一第一棱条310,第一凹点311位于第一棱条310上,对应的,在竖管接头12的周面中对应第一棱条310设有第二棱条120,第二凹点121位于第二棱条120上,第一棱条310位于第二棱条320内侧,使定位更方便。当然,竖管接头12也可为椭圆管,对应的连接段31也可为椭圆管。

同时,为避免脚管3的上端因为受力及摩擦产生脱漆或生锈的现象,可令连接段31的长度大于竖管接头12的长度。这样,连接段31套接于竖管接头12中时是支撑于连接头1的下端,连接段31的顶端位于横管10下端。从而脚管3支撑面改为连接头横管10下端,连接头的竖管接头12套接于脚管3上端时,竖管接头12不再与脚管3上端的台阶接触碰撞,该方式可在不改变受力强度的前提下,有效避免钢管之间的摩擦脱漆、生锈。

对于横管10中两侧边管2的连接,边管2的端部与横管接头11之间可通过螺纹连接。如图3所示,可在边管2的端部设置外螺纹21,横管接头11外端部的内周壁上则形成内螺纹(图中为示出)。当然,边管2端部与横管接头11之间的定位连接也可利用凹点进行卡合定位的方式,原理同连接段31连接至竖管接头12中相同。如图4所示实施例,横管接头11的周面上设有至少一第三凹点111,各凹点可采用直接向内打点的方式,在边管2两端中对应第三凹点111设有第四凹点22,从而可令边管2的端部直接套接于横管接头11后卡合定位,且套接后不至于错位或者转动。

当然,对于位于内侧中的凹点的形式不仅仅是直接打点方式,还可通过形成定位孔,或是利用缺口卡位连接的方式。如图5所示实施例,在连接段31周面上形成有一垂直于连接段管口的条状缺槽312,条状缺槽312的底端外扩形成一定位孔313,定位孔313作为脚管3上端的第一凹点。条状缺槽312可在脚管3上端管口边中从上至下延伸形成,条状缺槽312形成导槽,而定位孔313的最小内径长度稍大于缺槽312的宽度。条状缺槽312可也设置在棱边上。条状缺槽312末端的定位孔313即形成连接段31周面上的第一凹点,此处的第一凹点采用定位孔的形式,在竖管接头12的周面上则对应定位孔313向内凹设形成第二凹点121。当连接段31套接于竖管接头12中时,第二凹点121卡入于定位孔313中,形成定位。同理,在边管2的两端部,其在套接入横管接头11中时,边管2两端部中形成有一垂直于边管管口的条状缺槽23,条状缺槽23可在边管2的管口边向内延伸形成,条状缺槽23的末端外扩形成一定位孔231,定位孔231的最小内径长度稍大于缺槽23的宽度。定位孔231形成边管2端部周面上的第四凹点,边管的端部同样利用定位孔的形式替换打点的方式。而横管接头11的周面上对应定位孔231同样向内凹设形成第三凹点111,通过在横管接头11两端的周面上打点形成第三凹点111,第三凹点111在边管2端部套接入横管接头11中时卡入第四凹点22中定位,从而可令边管2的端部的套接于横管接头11后卡合定位,防止套接错位或者发生转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在泳池管架中的连接头与脚管及边管的连接中,直接利用凹凸点卡合定位实现紧配合的方式,代替原来需要冲孔及利用弹簧扣的固定方式,使结构更加简单,简化了组装作业,使用更加简便,且可有效杜绝水从间隙、冲孔处流入,降低生锈率。

本实用新型至少可达以下优点:

1、连接头中的竖管接头取消冲孔改为打点方式可有效杜绝水从间隙、冲孔处流入,降低了生锈率;

2、脚管支撑面改为连接头的横管下端,使连接头下端的竖管接头不再与脚管上端中的台阶接触碰撞,可有效避免钢管之间的摩擦脱漆、生锈;

3、取消了脚管中安装弹簧扣,连接段改为打点或定位孔而形成凹点的形式,组装时可取消安装弹簧扣的动作,避免隐患,大大简化了组装作业。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