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减少惰轮安装所需空间的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7773发布日期:2019-02-22 21:45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可减少惰轮安装所需空间的铰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装置上的铰链,尤指一种可减少惰轮安装所需空间的铰链。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铰链所用的惰轮座50具有第一凸部51,第二凸部52以及介于该第一凸部51与该第二凸部52之间的凹部53。该铰链所属惰轮54虽可从惰轮座50侧边所开设的安装孔(本图未示)放入组装空间之中,但该惰轮54是需要固定地,因此,该惰轮座50于该凹部53位置开设有连通该组装空间的插销容置孔55,以让插销56可经该插销容置孔55固定该惰轮54。

但,现有设计却使该铰链于对应该凹部53位置的厚度受到该插销56限制而无法薄型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惰轮结构所带来的铰链体积大、以及组装困难和费时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减少惰轮安装所需空间的铰链,该铰链包含齿轮座、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以及惰轮。该齿轮座具有第一凸部,第二凸部,设于该第一凸部与该第二凸部之间的凹部,设于该第一凸部的第一轴安装部,设于该第二凸部的第二轴安装部,以及设于该凹部且连通该第一轴安装部及该第二轴安装部的惰轮容置槽,该惰轮容置槽具有惰轮组装入口以及开设于该惰轮容置槽底缘的组装口。该第一传动轴设置于该第一轴安装部,并具有组装后面对该惰轮容置槽的第一齿轮部。该第二传动轴设置于该第二轴安装部,并具有组装后面对该惰轮容置槽的第二齿轮部。该惰轮具有惰轮本体及仅突设于该惰轮本体一侧的组装件,该惰轮经该惰轮组装入口置入该惰轮容置槽,并与该第一齿轮部与该第二齿轮部啮合,该组装件设置于该组装口内,该惰轮组装后未突出该惰轮组装入口。

所述第二轴安装部具有一轴支撑段,以及连接该轴支撑段的破口段。

所述第一轴安装部为该齿轮座上的一贯穿孔。

所述第一凸部的体积大于该第二凸部的体积。

所述惰轮具有成形于该惰轮本体并提供该组装件设置的安装通孔,该安装通孔具有口径不一且接连设置的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该组装件具有组装后面对该惰轮组装入口的平板部,组装后位于该组装口内的凸部,以及设置于该平板部与该凸部之间的连接部,该连接部的尺寸与该第一阶段的尺寸相匹配,该平板部的尺寸则与该第二阶段的尺寸相匹配,该平板部的尺寸大于该连接部的尺寸。

该组装口的口径小于该惰轮组装入口的口径,从而让该惰轮可盛放于该惰轮容置槽。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特点:本实用新型的惰轮组装完成后,该惰轮的每一部分均未突出该惰轮组装入口,也就是说,从该齿轮座的侧边观看,该惰轮没有相对该凹部的突出。因此,该壳体及该齿轮座的外型尺寸不再受到该惰轮装配时所需的空间限制,而可进行具体的尺寸缩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惰轮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铰炼装于壳体内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惰轮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惰轮座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惰轮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2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减少惰轮安装所需空间的铰链100,该铰链100可装配于壳体200内,该壳体200成型有与该铰链100外型相同的空间20。该铰链100具有齿轮座10、第一传动轴11、第二传动轴12以及惰轮13,其中,从该齿轮座10整体观看,一侧为平坦状,另一侧则为凹凸状,该齿轮座10具有第一凸部14,第二凸部15,设于该第一凸部14与该第二凸部15之间的凹部16,设于该第一凸部14的第一轴安装部141,设于该第二凸部15的第二轴安装部151,以及设于该凹部16且连通该第一轴安装部141及该第二轴安装部151的惰轮容置槽161,该惰轮容置槽161具有惰轮组装入口162以及开设于该惰轮容置槽161底缘的组装口163。进一步地,该第一凸部14与该第二凸部15可被设计为体积不相等的结构,例如该第一凸部14的体积大于该第二凸部15的体积。另一方面,第一轴安装部141为该齿轮座10上的贯穿孔,该第二轴安装部151则可具有轴支撑段152以及连接该轴支撑段152的破口段153。除此之外,该组装口163的口径亦可小于该惰轮组装入口162的口径,从而让该惰轮13置入该惰轮容置槽161时,该惰轮13可盛放于该惰轮容置槽161内。

请参阅图2,另一方面,该第一传动轴11设置于该第一轴安装部141,该第一传动轴11上具有一组装后面对该惰轮容置槽161的第一齿轮部111。第二传动轴12设置于该第二轴安装部151,该第一传动轴12具有组装后面对该惰轮容置槽161的第二齿轮部121。

该惰轮13具有惰轮本体131以及仅突设于该惰轮本体131一侧的组装件132。进一步来说,该惰轮本体131与该组装件132可为一体结构,也可以是各自为独立结构。请参阅图6,实施例中,该惰轮13具有成形于该惰轮本体131并提供该组装件132设置的安装通孔133,该安装通孔133具有口径不一且接连设置的第一阶段134与第二阶段135,该组装件132具有接连设置且分别对应该第一阶段134与该第二阶段135的第三阶段136与第四阶段137。另一方面,该组装件132具有组装后面对该惰轮组装入口162的平板部138,组装后位于该组装口163内的凸部139,以及设置于该平板部138与该凸部139之间的连接部130,该连接部130的尺寸与第一阶段134的尺寸相匹配,平板部138的尺寸则与第二阶段135的尺寸相匹配。再者,该平板部138的尺寸大于该连接部130的尺寸。

承上,并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的惰轮13经该惰轮组装入口162置入该惰轮容置槽161,置入过程中,该惰轮13是以该凸部139直接面对该组装口163的姿态进入该惰轮容置槽161内。当该凸部139固定于该组装口163,该惰轮13与该第一齿轮部111及该第二齿轮部121完成啮合时,该惰轮13即完成组装。本实用新型该惰轮13于组装完成后,该惰轮13的每一部分未突出该惰轮组装入口162,也就是说,从该齿轮座10的侧边观之,该惰轮13没有相对该凹部16突出。如此一来,该壳体200及该齿轮座10的外型尺寸不再受到该惰轮13装配时所需的空间限制,而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尺寸的缩小。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