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管及含有该通气管的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2567发布日期:2018-12-25 20:12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通气管及含有该通气管的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
技术领域
,特别设计一种通气管及含有该通气管的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汽车走进千家万户,汽车几乎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与此同时,人们对汽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目前,汽车传动装置(如自动变速器、四驱取力器、后主减速器等)内通常会设置润滑油,当传动装置正常工作时,内部齿轮高速运转会使油温升高,导致内部油气压力增大。现有技术当中,为了将这样油气排出,传动装置上常会设置通气塞,以保证装置的内外压差平衡,然而,由于通气塞本身易渗油,且本身涉水性能差,导致采用通气塞的技术方案已无法满足传动装置的使用要求。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气管及含有该通气管的汽车,以利用该通气管来对传动装置进行通气,以提高传动装置的涉水及防渗油性能。一种通气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设有一出气端,所述通气管还包括设于所述出气端上的排气阀,所述排气阀包括阀体及阀帽,所述阀帽的内部设有一收容孔,所述阀帽的一侧设有一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所述收容孔连通,且所述收容孔的孔径背向所述连通孔逐渐减小,所述阀体包括连接端及自由端,所述连接端从所述出气端处插装于所述管体内,所述自由端从所述连通孔处伸入于所述收容孔内,所述自由端的外壁上设有一通气孔及一圆环形的挡止部,所述连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阀体的外径,且小于所述挡止部的外径,所述管体的管壁向外凸起形成一缓冲包,所述缓冲包靠近所述出气端。上述通气管,在具体使用时,可将该通气管的进气端连接到传动装置的出气口上,而该通气管的出气端则可布置在较高的位置上,这样不易渗油,且不易进水,无疑提高了传动装置的涉水及防渗油性能。此外,当传动装置处于非工作状态或者传动装置内部为负压时,阀帽处于关闭状态,此时通气管将通过排气阀的通气孔与外界连通,当传动装置内的油气压力增大时,油气将顶起阀帽,以增大阀帽与阀体之间的间隙,提高通气量,因此该通气管能够实现自动调节通气量,能够尽可能的平衡传动装置的内外压差,不仅如此,通过在出气端上设置一缓冲包,该缓冲包能够对通向所述排气阀的瞬时高压油气提供缓冲作用,提高排气阀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还包括两个管夹,两个所述管夹背靠背设置,并通过一连接杆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管夹夹持于所述管体上。进一步地,所述管夹夹持于所述出气端上。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还包括一弹性卡箍,所述通气管还包括一进气端,所述弹性卡箍套设于所述进气端上。进一步地,所述挡止部的外径与所述收容孔的最小直径一致。进一步地,所述收容孔面向所述连通孔的表面上镶嵌有一缓冲垫。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中部的外壁上设有两个圆环形的限位部,两个所述限位部间隔布置,且靠近所述连接端的所述限位部抵靠在所述出气端上。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的外壁上设有环形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的截面呈锯齿状,且所述密封部的宽度朝向所述自由端逐渐增大。进一步地,所述阀体的中空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凹陷。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至少一传动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上述的通气管,每个所述传动装置的出气口与一个所述通气管的进气端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通气管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排气阀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排气阀的截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通气管的应用场景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通气管的立体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的排气阀的截面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通气管100管体10排气阀20进气端11出气端12阀体21阀帽22收容孔221连通孔222连接端211自由端212通气孔2121挡止部2122密封部213缓冲包13管夹30弹性卡箍40缓冲垫2211凹陷215限位部214传动装置200连接杆3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通气管100,包括管体10及排气阀20。所述管体10包括进气端11及出气端12,所述进气端11用于连接汽车传动装置,所述排气阀20设于所述进气端11上。其中,所述管体10为橡胶软管,具有较好的弯折性能,便于布管。所述排气阀20包括阀体21及阀帽22,所述阀帽22的内部设有一收容孔221,所述阀帽22的一侧设有一连通孔222,所述连通孔222与所述收容孔221连通,且所述收容孔221的孔径背向所述连通孔222逐渐减小。所述阀体21包括连接端211及自由端212,所述连接端211从所述出气端12处插装于所述管体10内,所述自由端212从所述连通孔222处伸入于所述收容孔221内。所述自由端212的外壁上设有一通气孔2121及一圆环形的挡止部2122,所述连通孔222的孔径大于所述阀体21的外径,使得所述阀帽22沿所述阀体21的轴向具有一定的活动性,且所述连通孔222的孔径小于所述挡止部2122的外径,以对所述阀帽22产生限位,防止气压过大时,所述阀帽22从所述自由端212上弹出。所述挡止部2122的外径与所述收容孔221的最小直径一致,以使收容孔221面向通气孔2121的表面可抵靠在自由端212的端面上,这样有利于增大排气阀20的排气量的调节范围,应用面更广。其中,所述阀帽22采用具有弹性的塑料或橡胶材质制作而成,以便所述自由端212插入到所述阀帽22内。可以理解的,当收容孔221面向通气孔2121的表面可抵靠在自由端212的端面上,排气阀20的排气量最小,当收容孔221设有通气孔2121的表面与挡止部2122抵靠时,排气阀20的排气量最大。其中,所述连接端211的外壁上设有环形的密封部213,所述密封部213的截面呈锯齿状,且所述密封部213的宽度朝向所述自由端212逐渐增大,所述密封部213插入于所述管体10内,所述密封部213将增大阀体21与管体10的密封性,形成密封结构。此外,所述阀体21中部的外壁上设有两个圆环形的限位部214,两个所述限位部214间隔布置,且靠近所述连接端211的所述限位部214抵靠在所述出气端12上,以对所述出气端12形成二次密封。进一步地,所述管体10的管壁向外凸起形成一缓冲包13,所述缓冲包13靠近所述出气端12。所述缓冲包13能够对通向所述排气阀20的瞬时高压油气提供缓冲作用,避免所述排气阀20频繁受到瞬时高油压的冲击,提高所述排气阀20的使用寿命。请查阅图4,以下结合具体使用过程来详细说明本通气管100:在具体使用时,可将该通气管100的进气端11连接到汽车传动装置200(如变速器)的出气口上,当该传动装置200处于非工作状态或者该传动装置200内部为负压时,由于阀帽22当前未受到由管体10传来的气压冲击,该阀帽22将处于关闭状态(即收容孔221面向通气孔2121的表面抵靠在自由端212的端面上),此时阀帽22与阀体21之间存在较小的间隙,且通气孔2121通过这些间隙与外界连通,尽可能的平衡传动装置200的内外压差,此时通气量最小;当该传动装置200内的油气压力不断或瞬间增大时,高压油气将通向所述排气阀20,所述缓冲包13将形成缓冲,此时油气将顶起阀帽22,由于收容孔221的孔径背向连通孔222逐渐减小,阀帽22与阀体21之间的间隙将得到增大,此时自由端212的端口及通气孔2121均将通过这些间隙与外界连通,从而增大了与外界的通气空间,增大了通气量,尽可能的平衡传动装置200的内外压差。综上,本实施例当中的通气管,在具体使用时,可将该通气管100的进气端11连接到传动装置的出气口上,而该通气管的出气端则可布置在较高的位置上,这样不易渗油,且不易进水,无疑提高了传动装置的涉水及防渗油性能。此外,该通气管100还能够实现自动调节通气量,能够尽可能的平衡传动装置的内外压差。不仅如此,通过在出气端12上设置一缓冲包13,该缓冲包13能够对通向排气阀20的瞬时高压油气提供缓冲作用,提高排气阀20的使用寿命。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通气管100,本实施例当中的通气管100与第一实施例当中的通气管100大抵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通气管100还包括两个管夹30,两个所述管夹30背靠背设置,并通过一连接杆31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管夹30夹持于所述管体10的出气端12上。此外,所述通气管100还包括一弹性卡箍40,所述弹性卡箍40套设于所述进气端11上。综上,本实施例当中的通气管100相较于第一实施例当中的通气管100,其在所述通气管100的进气端11上设置一弹性卡箍40,以使当该进气端11与传递装置连接时,该弹性卡箍40可挂或卡在传递装置的本体上,以固定该进气端11,同时还在所述通气管100的出气端12上设置一双头管夹,使得在具体实施时,通过该双头管夹可将该出气端12固定在较高的位置上。请参阅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的通气管100,本实施例当中的通气管100与第一实施例当中的通气管100大抵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收容孔221面向所述连通孔222的表面上镶嵌有一缓冲垫2211。受传动装置内部油压的不断变化,所述收容孔221面向所述连通孔222的表面需要频繁的与自由端212的端面发送碰击,为了减小噪声及降低损坏,本实施例特在所述收容孔221面向所述连通孔222的表面上镶嵌一个缓冲垫2211,以达到缓冲作用。进一步地,所述阀体21的中空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凹陷215,所述凹陷215进一步对瞬时产生的高压油气提供缓冲。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至少一传动装置及至少一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当中的通气管100的结构一致,每个所述传动装置的出气口与一个所述通气管的进气端连接。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