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密封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8137发布日期:2018-12-05 19:10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金属密封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密封垫。



背景技术:

作为汽车、一般工业机器或者精密机器等领域中使用的密封部件,以往使用液态密封垫、O型环、或者平板状的金属密封垫等。但是,这些密封部件存在各自有待解决的课题。

对于液态密封垫,需要专用的涂覆设备,密封面需要脱脂,涂覆后需要干燥时间,因此,存在降低设备成本、缩短周期时间的课题。

作为O型环的课题,例如,需要在对象框体上进行用于组装O型环的槽加工,在O型环为大直径的情况下,需要在防止扭转的同时进行组装,因此,组装作业较为繁琐,组装后无法确认安装状态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5-513361号公报

另外,作为平板状的金属密封垫的课题,如图7所示,在将多个密封板51、52在平面上排列组装的情况下,使板51、52彼此局部重合,并使用铆钉53将两板51、52连接。由此,连接较为牢固,但是,需要打铆钉设备,连接工序较为繁琐,使用铆钉会增大部件数量、部件成本,因此,需要降低成本、简化连接工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问题点,其课题在于提供以下的金属密封垫,在将多个板在平面上排列组装的平板状的金属密封垫中,无需使用铆钉就能够将板连接。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密封垫是具有将在平面上排列配置的多个板通过设置于彼此的相对部的连接部进行连接的构造的金属密封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由设置于一个板的切口部以及设置于另一个板且嵌入所述切口部并卡合的突起部组合而成,所述切口部具有设置为在所述一个板的相对部开口的切口开口部、以及与所述切口开口部连续且沿相对于所述切口开口部以一定角度的方向延伸设置的切口延长部,所述突起部具有设置为从所述另一个板的相对部突出的突起基部、以及与所述突起基部连续且沿相对于所述突起基部以一定角度的方向延伸设置的突起延长部。

另外,作为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板以及另一个板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二者由在金属板的表面覆盖有弹性体的密封材料构成。

另外,作为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一个板作为外环,将所述另一个板作为内环,所述金属密封垫形成为由所述外环以及内环组合而成的环状的金属密封垫。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将多个板在平面上排列组装的平板状的金属密封垫中,连接部由切口部以及突起部组合而成,不使用铆钉也能够将板连接。由此,能够实现降低成本、简化连接工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金属密封垫的俯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金属密封垫所具备的板连接部的说明图,图(A)是表示连接前状态的说明图,图(B)是表示连接后状态的说明图。

图3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金属密封垫所具备的板连接部的说明图,图(A)是表示连接前状态的说明图,图(B)是表示连接后状态的说明图。

图4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金属密封垫所具备的板连接部的说明图,图(A)是表示连接前状态的说明图,图(B)是表示连接后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金属密封垫所具备的板连接部的说明图,图(A)是表示连接前状态的说明图,图(B)是表示连接后状态的说明图。

图6是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金属密封垫所具备的板连接部的说明图,图(A)是表示连接前状态的说明图,图(B)是表示连接后状态的说明图。

图7是背景技术所涉及的金属密封垫的局部俯视图。

符号说明

11 金属密封垫

21 一个板(外环)

22 相对部(内周缘部)

23 切口部

24 切口开口部

25 切口延长部

26 卡合部

31 另一个板(内环)

32 相对部(外周缘部)

33 突起部

34 突起基部

35 突起延长部

41 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金属密封垫11具有在平面上排列配置的多个(两枚)板(密封垫板)21、31,将两板21、31通过设置于彼此的相对部22、32的连接部41进行连接。

一个板21形成为具备规定外径以及内径尺寸的环状体,作为该密封垫11的外环。

将另一个板31设置为可配置在一个板21的内径侧的大小,形成为具备规定外径以及内径尺寸的环状体,作为该密封垫11的内环。

金属密封垫11形成为由一个板(外环)21以及另一个板(内环)31组合而成的平板环状的密封垫。相对于一个板(外环)21的内径尺寸,将另一个板(内环)31的外径尺寸设置为其同等以下的尺寸,由此,两板21、31在厚度方向上不具有彼此重合的部分(除了后面所述的连接部41)。由此,两板21、31能够配置在同一平面上。

一个板(外环)21是金属板(钢板)的单层构造。

另一个板(内环)31由在金属板(基材)的厚度方向上一个或者两个表面整面覆盖有一定厚度的弹性体的密封材料形成,由此,形成金属板以及弹性体的复合层构造。作为金属板,可使用不锈钢、冷轧钢板、镀锌钢板、或者铝合金板等。作为弹性体,可使用包含丁腈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氟橡胶、丙烯酸橡胶或硅橡胶中的至少一种的合成橡胶板(包含发泡橡胶)等。有时在金属板与弹性体之间设置粘结剂层,有时在金属板与粘结剂层之间设置基底处理剂层。

设置于一个板(外环)21以及另一个板(内环)31的相对部22、32的连接部41具有下述结构。

第一实施方式

即,如图2放大所示,连接部41由设置于一个板(外环)21的相对部(内周缘部)22的切口部23以及设置于另一个板(内环)31的相对部(外周缘部)32且嵌入切口部23并卡合的突起部33组合而成。

切口部23连续具有切口开口部24以及切口延长部25,该切口开口部24设置为在一个板(外环)21的相对部(内周缘部)22上开口且沿从相对部(内周缘部)22向直角方向(径向外侧,图中右侧)凹陷的方向延伸设置,该切口延长部25与该切口开口部24的端部连续并沿平行于相对部(内周缘部)22的方向(图中上方)延伸设置。

突起部33连续具有突起基部34以及突起延长部35,该突起基部34设置为从另一个板(内环)31的相对部(外周缘部)32突出且沿从相对部(外周缘部)32向直角方向(径向外侧,图中右方)突出的方向延伸设置,该突起延长部35与该突起基部34的端部连续并沿平行于相对部(外周缘部)32的方向(图中上方)延伸设置。

因此,在将上述切口部23与突起部33卡合时,如图2(A)所示,切口延长部25与突起延长部35的位置对齐,将突起延长部35从一个板(外环)21的背面侧穿过切口延长部25并贯通插入到表面侧,然后,如图2(B)所示,使一个板(外环)21与另一个板(内环)31沿平行于相对部22、32的方向位移,从而使突起基部34嵌入至切口延长部25。由此,平面呈L字型的切口部23的内端部中嵌入同样平面呈L字型的突起部33,设置于另一个板(内环)31上的突起延长部35与设置于一个板(外环)21的相对部22的舌片状的卡合部26卡合,由此,能够将两板21、31连接。优选改变方向在多个部位设置连接部41,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整体呈环状,因此,在圆周上设置有三个部位。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连接构造,通过切口部23与突起部33卡合而将两板21、31连接,因此无需使用铆钉就能够将两板21、31连接,因此,无需打铆钉设备,连接步骤并不繁琐,不使用铆钉而能够减少部件数、部件成本。由此,与使用铆钉的连接部相比,能够实现成本削减以及连接工序简化。

另外,另一个板(内环)31形成为在金属板的表面覆盖有弹性体,因此,在设置于一个板(外环)21的舌片状的卡合部26与设置于另一个板(内环)31的突起部33的突起基部34在平面上重合的部分,弹性体被沿厚度方向压缩,构成舌片状的卡合部26的金属板通过其缘部嵌入弹性体。由此,与金属板彼此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较大地设定突起部33与切口部23的防脱落力。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不特别限定切口部23以及突起部33的平面形状。切口部23以及突起部33的平面形状例如也可以是以下形状。

第二实施方式

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突起基部34设置为从另一个板(内环)31的相对部32沿斜向(从突起基部34朝向与突起延长部35突出的方向相反一侧的斜向)突出。根据该形状,从突起基部34的根部到切口开口部24的间隔C与图2相比设定得较大,因此,可进一步使突起部33难以与切口部23脱离。

第三以及第四实施方式

在图4或者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突起基部34的宽度尺寸设置为从突起基部34的前端部向根部逐渐扩大。根据该形状,舌片状的卡合部26与突起基部34在平面上的重合部分的面积与图2相比设置得较大,增大摩擦力,因此,可进一步使突起部33难以与切口部23脱离。

第五实施方式

在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切口延长部25从切口开口部24的端部向斜向(靠近相对部22的方向的斜向)延伸设置,由此,卡合部26的宽度尺寸设置为从舌片状的卡合部26的根部向前端部逐渐扩大。根据该形状,对于卡合部26与突起基部34在平面上的重合部分的面积,从卡合部26的根部开始越是靠接前端部面积越大,摩擦力增大,因此,可进一步使突起部33难以与切口部23脱离。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一个板21以及另一个板31均设置为环状体,将密封垫11整体也设置为环状体,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外侧的一个板21的外廓形状也可以是图7这种长方形。

另外,作为各实施方式共同的内容,考虑尺寸公差,优选将切口部23与突起部33之间设置0.5~1.0mm程度大小的间隙,这样,通过在切口部23与突起部33之间在平面上设置间隙,能够进一步有效防止板21、31彼此重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