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止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8423发布日期:2018-12-07 22:32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材止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种管材止水装置。



背景技术:

聚乙烯简称为PE,传统的PE材质排水管穿墙结构施工中,除小部分地下室及外墙套管与结构施工同步预埋外,其余均在预留洞中安装套管后进行吊模施工,吊模用细石砼与套管间极易形成缝隙,造成漏水等质量事故;另外,套管与管道之间的封堵材料是否填充密实也决定后期是否会发生漏水事故。

由于聚乙烯材料的特性,无法通过粘接固定,因此无法如传统的PVC管材一样通过粘接设置止水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如何设计一种适用于聚乙烯材料的止水环,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材止水装置,能够固定在聚乙烯管材的表面,起到防水的作用,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管材止水装置,包括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两端贯通设置,所述固定套筒能够套装于管材的外壁上;所述固定套筒上设置加热环,所述加热环连接于连接柱,通过所述连接柱分别连接电源的正负极;

所述固定套筒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止水盘,所述止水盘周向凸出于所述固定套筒的外壁。

可选地,所述加热环设置一根,呈螺旋状沿所述固定套筒分布。

可选地,还包括观察孔,所述观察孔凹陷设置于所述固定套筒的外壁上,所述观察孔内设置观察柱,所述观察柱受热时能够向外凸出。

可选地,所述加热环与管材的外壁之间设置热熔层,所述热熔层与所述固定套筒相固定,且与所述固定套筒的材料相同。

可选地,所述加热环埋设于所述固定套筒的内部,位于靠近所述固定套筒内壁的一侧;所述连接柱伸出于所述固定套筒外壁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止水盘设置于所述固定套筒的一端,且所述止水盘垂直于所述固定套筒的轴线。

可选地,所述加热环为铜丝。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材止水装置,包括固定套筒,固定套筒的两端贯通设置,固定套筒能够套装于管材的外壁上;固定套筒上设置加热环,加热环连接于连接柱,通过连接柱分别连接电源的正负极,当加热环连接电源时产生热量,通过加热环对固定套筒和管材进行加热,固定套筒和管材受热熔化,相互连接,冷却后形成一体,通过熔化并凝固的连接形式,可以将取乙烯材料固定;固定套筒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止水盘,止水盘周向凸出于固定套筒的外壁,当管材与固定套筒固定后,固定套筒与管材保持周向密封,当管材埋设在墙体时通过止水盘起到防水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材止水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材止水装置及管材安装在墙内的结构图。

图中包括:

固定套筒1、加热环2、连接柱3、止水盘4、观察孔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管材止水装置,能够固定在聚乙烯管材的表面,起到防水的作用。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管材止水装置进行详细的介绍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材止水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材止水装置及管材安装在墙内的结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材止水装置包括固定套筒1,固定套筒1的两端贯通设置,其外形呈筒形,与被套装的管材的外形相匹配,内壁能够恰好贴在管材的外壁,固定套筒1上设置加热环2,加热环2连接于连接柱3,通过连接柱3分别连接电源的正负极,通过加热环2对固定套筒1和被套装的管材加热,固定套筒1和管材受热熔化,冷却后形成一体,实现密封和固定,将固定套筒1与管材连接固定,该连接方式可应用于无法被粘接的聚乙烯材料,且固定效果牢固稳定。

固定套筒1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止水盘4,止水盘4周向凸出于固定套筒1的外壁,止水盘4的外径大于固定套管1的外径,当管材与墙油之间具有缝隙时,止水盘4可以完全将缝隙遮挡,起良好的密封效果。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环2设置一根,呈螺旋状沿固定套筒1分布,连接柱3连接于加热环2的两端,使一根加热环2接入电源,仅设置一根加热环,仅需设置两个连接柱3,分别接入正极与负极即可。若设置多根加热环2,则每根加热环上均需要设置两个连接柱。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观察孔5,观察孔5凹陷设置于固定套筒1的外壁上,观察孔5内设置观察柱,观察柱受热时能够向外凸出。当观察柱向外凸出到一定程度后,代表明加热完成,可以结束加热过程,对操作者起到指示的作用。观察柱采用受热膨胀的材料制成,其具体的材料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再具体限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及其相互组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在加热环2与管材的外壁之间设置热熔层,热熔层覆盖在加热环2上,热熔层与固定套筒1的内壁共同将加热环2包裹在内,热熔层与固定套筒1相固定,且与固定套筒1的材料相同,当热熔层受热后熔化,且热熔层的厚度小于固定套筒1的壁厚,可更容易受热熔化。

更进一步,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环2埋设于固定套筒1的内部,位于靠近固定套筒1内壁的一侧,也即热熔层为固定套筒1的一部分,加热环2设置在固定套筒1的侧壁之内;固定套筒1与管材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连接柱3伸出于固定套筒1外壁的一侧,从外侧连接电源。

止水盘4设置于固定套筒1的一端,止水盘4的一端表面与固定套筒1的一端齐平,且止水盘4垂直于固定套筒1的轴线,使止水盘4两侧的受力状态保持相等。

优选地,加热环2为铜丝,通过细铜丝呈周向盘绕在固定套筒1中实现加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