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额定压力气体容器瓶专用减压恒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0906发布日期:2019-01-02 21:45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防额定压力气体容器瓶专用减压恒压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压阀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消防额定压力气体容器瓶专用减压恒压阀。



背景技术:

减压阀是通过调节将进口压力减至某一需要的出口压力,并依靠介质本身的能量,使出口压力自动保持稳定的阀门。从流体力学的观点看,减压阀是一个局部阻力可以变化的节流元件,即通过改变节流面积,使流速及流体的动能改变,造成不同的压力损失,从而达到减压的目的。然后依靠控制与调节系统的调节,使阀后压力的波动与弹簧力相平衡,使阀后压力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保持恒定,而现有的减压阀设计结构复杂,成本高,调压精度与可靠性较低。

综上,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调压精度和可靠性高的减压阀,便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防额定压力气体容器瓶专用减压恒压阀,其结构简单,成本低,调压校准后采用堵头盖防止误触,可靠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消防额定压力气体容器瓶专用减压恒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的阀体,分别设置在第一阀腔内和第二阀腔内的调压稳压阀芯和单向密封阀芯,与阀体设置第一阀腔一端的端部可拆卸连接的压盖,以及与阀体设置第二阀腔一端的端部可拆卸连接的进气密封盖;所述进气密封盖设置有与第二阀腔连通的进气通孔,所述调压稳压阀芯将第一阀腔分隔为靠近阀体端部的安装腔和远离阀体端部的减压气体室,所述阀体设置有减压气体流出孔、且所述减压气体流出孔、减压气体室、第二阀腔、进气通孔依次连通形成气体流通通道,所述单向密封阀芯用于自动封堵第二阀腔,所述调压稳压阀芯用于推动单向密封阀芯开启第二阀腔、并根据第二阀腔内压力调整开度,所述压盖设置有便于推动调压稳压阀芯的操作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调压稳压阀芯包括设置在第一阀腔内、并将第一阀腔分隔为安装腔和减压气体室的密封压垫,与密封压垫位于安装腔一侧贴合设置的金属垫,一端与金属垫卡接的第一压缩弹簧,与第一压缩弹簧另一端卡接的调压螺栓,穿过金属垫和密封压垫设置的并紧螺栓,以及设置在并进螺栓上并用于压紧金属垫和密封压垫的螺母;所述安装腔内壁设置有密封压环、且所述密封压环将密封压垫压紧固定,所述操作通孔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调压螺栓设置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并与操作通孔螺纹连接,所述调压螺栓在背向第一压缩弹簧一端端部设置有调压螺栓槽,所述并紧螺栓在第一压缩弹簧作用下顶紧单向密封阀芯、并能推动单向密封阀芯开启第二阀腔。

再进一步的,所述调压螺栓包括设置有外螺纹的螺纹杆和与螺纹杆连接的金属压板,所述金属压板背向螺纹杆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台、且另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压缩弹簧卡接在第一凸台上,所述螺纹杆一端通过螺纹与操作通孔螺纹连接、且另一端卡接在凹槽内,所说调压螺栓槽设置在螺纹杆远离金属压板一端。

再进一步的,所述单向密封阀芯包括位于第二阀腔内顶针体,两端分别与顶针体和进气密封盖卡接的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推动顶针体封堵第二阀腔、且所述顶针体在远离第二压缩弹簧一端顶紧并紧螺栓。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阀腔分为靠近阀体端部的高压气体腔室和连通高压气体腔室与减压气体室的减压导流孔;所述顶针体包括穿设在减压导流孔内、且与减压导流孔之间留有气体流通间隙的顶杆,与顶杆一端固为一体结构、并位于高压气体腔室内的密封头;所述密封头在背向顶杆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密封头在顶杆一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卡接在第二凸台上、并推动密封头封堵间隙,所述并紧螺栓与顶杆远离密封头一端相互顶紧。

更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密封盖与阀体端部螺纹连接,所述进气密封盖设置有进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进气通孔贯穿进气接头。

更进一步的,所述压盖与阀体螺纹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操作通孔设置有堵头盖。

更进一步的,所述减压气体流出孔在靠近阀体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调压螺栓进给量,改变密封头与顶杆和减压导流孔之间间隙的开度,从而改变减压气体流出孔输出气体灭火剂的压力;再通过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二压缩弹簧的作用使得减压气体流出孔的出气压力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稳定,可将多种压力的高压气体灭火剂减压至所需额定压力;调压校准后,只要输入压力在允许范围内,输出的气体压力均为恒定值,无需设置压力表显示器即能实现精准控压,节约成本。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调压校准后采用堵头盖防止误触,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备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阀体,2-压盖,3-进气密封盖,4-进气通孔,5-安装腔,6-减压气体室, 7-减压气体流出孔,8-密封压垫,9-金属垫,10-第一压缩弹簧,11-并紧螺栓, 12-螺母,13-密封压环,14-调压螺栓槽,15-螺纹杆,16-金属压板,17-第二压缩弹簧,18-高压气体腔室,19-减压导流孔,20-顶杆,21-密封头,22-密封圈, 2-堵头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消防额定压力气体容器瓶专用减压恒压阀,包括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的阀体1,分别设置在第一阀腔内和第二阀腔内的调压稳压阀芯和单向密封阀芯,与阀体1设置第一阀腔一端的端部螺纹连接的压盖2,以及与阀体1设置第二阀腔一端的端部螺纹连接的进气密封盖3;具体为阀体1两端设置有外螺纹,压盖2和进气密封盖3都设置有内螺纹,阀体两端分别与压盖2和进气密封盖3螺纹连接,为保证密封性能压盖2和进气密封盖3在与阀体1连接处均设置有O型密封圈,进气密封盖3设置有与第二阀腔连通的进气通孔4,调压稳压阀芯的密封压垫8将第一阀腔分隔为靠近阀体1 端部的安装腔5和远离阀体1端部的减压气体室6,阀体1设置有减压气体流出孔7、且减压气体流出孔7、减压气体室6、第二阀腔、进气通孔4依次连通形成气体流通通道,压盖2设置有便于推动调压稳压阀芯的操作通孔。

其中,调压稳压阀芯包括设置在第一阀腔内、并将第一阀腔分隔为安装腔5 和减压气体室6的密封压垫8,与密封压垫8位于安装腔5一侧贴合设置的金属垫9,一端与金属垫9卡接的第一压缩弹簧10,与第一压缩弹簧10另一端卡接的调压螺栓,穿过金属垫9和密封压垫8设置的并紧螺栓11,以及设置在并进螺栓11上并用于压紧金属垫9和密封压垫8的螺母12;安装腔5内壁设置有密封压环13,安装腔5孔径大于减压气体室6孔径,二者之间具有台阶,密封压垫8具有一定变形能力,密封压环13将密封压垫8两端与台阶的台面压紧固定,操作通孔设置有内螺纹,调压螺栓包括设置有外螺纹的螺纹杆15和与螺纹杆15 连接的金属压板16,金属压板16背向螺纹杆15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台,另一侧设置有凹槽,螺纹杆15一端与操作通孔螺纹连接另一端卡接入凹槽。金属垫9 在面向第一压缩弹簧10一侧设有凹陷部,第一压缩弹簧10一端卡接在第一凸台上另一端卡接在金属垫9的凹陷部内,调压螺栓通过螺纹杆15与操作通孔螺纹连接。螺纹杆15在背向第一压缩弹簧10一端端部设置有调压螺栓槽14,并紧螺栓11包括穿过金属垫9和密封压垫8的全螺纹杆,以及位于减压气体室6 内的端头,端头与全螺纹杆固定连接,螺母12与全螺纹杆螺纹连接。

单向密封阀芯包括位于第二阀腔内顶针体,两端分别与顶针体和进气密封盖3卡接的第二压缩弹簧17,进气密封盖3设有第三凸台,第二压缩弹簧17卡接在第三凸台上。第二阀腔分为靠近阀体1端部的高压气体腔室18和连通高压气体腔室18与减压气体室6的减压导流孔19;减压导流孔19尺寸小于高压气体腔室18和减压气体室6,气体从高压气体腔室18经过减压导流孔19再进入减压气体室6,顶针体包括穿设在减压导流孔19内、且与减压导流孔19之间留有气体流通间隙的顶杆20,与顶杆20一端固为一体结构、并位于高压气体腔室 18内的密封头21;顶杆20通过减压导流孔19贯穿至减压气体室6并与并紧螺栓11的端头顶紧,密封头21在背向顶杆20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台,密封头21 在顶杆20一侧设置有密封圈22,第二压缩弹簧17卡接在第二凸台上、并推动密封头21封堵间隙,具体为减压导流孔19与高压气体腔室18之间有凸出部,密封头21在第二压缩弹簧17作用下压紧凸出部,并通过密封圈22的密封,从而封堵间隙。通过外部工具卡人调压螺栓槽14转动调压螺栓旋进,即可推动第一压缩弹簧10压缩推动并紧螺栓11,从而推动顶杆20,进而顶杆20推动密封头21开启间隙。

为便于外接管路,进气密封盖3设置有进气接头,进气接头设置有外螺纹,进气通孔4贯穿进气接头,进气接头通过外螺纹与高压气体灭火剂容器出口连接。减压气体流出孔7在靠近阀体1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接口,便于与外部管路连接。

为防止误操作,操作通孔设置有堵头盖23,堵头盖23为橡胶堵头盖。

本实用新型使用前需要校准,校准时减压气体输出至外部管路,外部管路需设置一个压力表,以监测校准过程中输出气体压力值的变化。调节调压螺栓至外部管路上的压力表显示所需的额定压力值,即刻停止调节,塞入堵头盖防止调压螺栓被误动,完成校准,达到备用状态,备用状态示意图详见图2。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调压螺栓槽控制调压螺栓通过螺纹进给,推动金属压板压缩第一压缩弹簧,第一压缩弹簧推动金属垫以及其连接的密封压垫一起向右微动,并紧螺栓通过顶杆顶开密封头,此时减压气体室、减压导流孔、高压气体腔室形成通路,高压气体灭火剂经密封头与减压导流孔右侧凸出部间的微小缝隙流进减压导流孔,进而进入减压气体室、减压气体流出孔,通过减压气体流出口连接输出至外部管路。在进气压力波动波动时,通过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二压缩弹簧作用,可使减压气体流出孔流出的气体的压力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稳定。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