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断裂螺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36330发布日期:2018-12-28 20:31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断裂螺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栓,特别是一种抗断裂螺栓。



背景技术:

螺栓是一种用于紧固两个部件的零件,螺栓可与螺母搭配完成紧固工作,同时螺栓可单独完成紧固工作,比如一个部件设置穿孔,另一个部件设置于穿孔相对应的螺孔,螺栓穿过穿孔并螺接于螺孔内,便能完成两个部件的紧固,但是在实际螺接过程中,由于人为螺接,因此很难保证螺栓与螺孔之间的同心度,极易出现螺栓偏心的情况,在螺栓偏心时,若是继续向着螺孔内旋动,一旦用力过度,便会出现螺栓断裂的情况,在螺栓断裂的时候,螺栓断裂处极易产生碎屑,并发送飞溅的情况,易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且螺栓断裂于螺孔内,极难取出,需涉及到专业的工具,极为麻烦,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断裂螺栓,它能够在螺栓与螺孔装配时,保证彼此的同心度,避免出现偏心导致断裂的情况,且能够在工作人员用力过度时,保证螺栓不会出现断裂的情况,起到抗断裂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抗断裂螺栓,包括螺柱、设于螺柱顶端的螺头,螺柱外壁设有外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柱内设有一呈柱状的缓冲空间,缓冲空间与螺柱同轴;所述缓冲空间上方中心位置设有第一穿孔,缓冲空间下方中心位置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缓冲空间内设有一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上端穿出第二穿孔并连接有一按压头,定位杆下端第二穿孔并连接一定位头;所述定位头呈倒置的锥状,定位头为人造金刚石材料;所述定位杆外设有一位于缓冲空间内的限位块,限位块直径大于第二穿孔的直径;所述缓冲空间上方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斜孔,缓冲空间下方设有若干与第一斜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斜孔;所述缓冲空间内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斜杆;所述斜杆上端穿出与其相对应的第一斜孔,斜杆下端穿出与其相对应的第二斜孔并向外延伸出一定位板;所述斜杆上端之间通过一推压环相连接;所述定位杆直径、按压头直径皆小于推压环内孔直径;所述斜杆之间围合形成一圆台状,定位杆被斜杆包围在内;所述斜杆长度小于定位杆长度;所述螺头两侧设有与推压环相匹配的固定装置。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于推压环下表面的调节内杆、固定于螺头上表面的调节外管;所述调节外管上设有若干呈纵向均匀分布的档位孔;所述调节内杆上设有若干与档位孔相匹配的通孔;一插销依次穿过档位孔、通孔,调节内杆与调节外管通过插销相固定。

所述按压头中心位置设有一呈碗形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抗断裂螺栓能够通过定位杆形成一根具有导引作用的中心柱,使螺栓在螺接过程中,能够始终保证螺栓与部件的螺孔之间的同心度,在部件的螺孔螺纹以及定位杆的双重导引下,能够有效保证螺栓在螺接时不会出现倾斜的情况,且缓冲空间的存在,使螺柱具有一定的弹性,即使在螺接过程中用力过度,缓冲空间也能够对螺柱进行缓冲,使其不会出现断裂的情况,起到抗断裂的效果,且定位杆与多个斜杆能够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在缓冲空间存在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螺栓强度不够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抗断裂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的放大图;

图3是图1的B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断裂螺栓,包括螺柱1、设于螺柱1顶端的螺头2,螺柱1外壁设有外螺纹3,所述螺柱1内设有一呈柱状的缓冲空间4,缓冲空间4与螺柱1同轴;所述缓冲空间4上方中心位置设有第一穿孔5,缓冲空间4下方中心位置设有第二穿孔6;所述缓冲空间4内设有一定位杆7;所述定位杆7上端穿出第二穿孔6并连接有一按压头8,定位杆7下端第二穿孔6并连接一定位头9;所述定位头9呈倒置的锥状,定位头9为人造金刚石材料;所述定位杆7外设有一位于缓冲空间4内的限位块10,限位块10直径大于第二穿孔6的直径;所述缓冲空间4上方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斜孔11,缓冲空间4下方设有若干与第一斜孔11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斜孔12;所述缓冲空间4内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斜杆13;所述斜杆13上端穿出与其相对应的第一斜孔11,斜杆13下端穿出与其相对应的第二斜孔12并向外延伸出一定位板14;所述斜杆13上端之间通过一推压环15相连接;所述定位杆7直径、按压头8直径皆小于推压环15内孔直径;所述斜杆13之间围合形成一圆台状,定位杆7被斜杆13包围在内;所述斜杆13长度小于定位杆7长度;所述螺头2两侧设有与推压环15相匹配的固定装置。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于推压环15下表面的调节内杆16、固定于螺头2上表面的调节外管17;所述调节外管17上设有若干呈纵向均匀分布的档位孔18;所述调节内杆16上设有若干与档位孔18相匹配的通孔19;一插销20依次穿过档位孔18、通孔19,调节内杆16与调节外管17通过插销20相固定。

所述按压头8中心位置设有一呈碗形的凹槽21。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将本实用新型的螺栓旋入部件的螺孔前,先将螺柱1底面与部件的螺孔孔口齐平,此时需将插销20拔出,使调节内杆16能够在调节外管17内进行自由伸缩,接着工作人员可对推压环15施加外力,使推压环15向着下方移动,在推压环15下移时,斜杆13逐渐向着部件的螺孔内探入,由于斜杆13之间围合形成圆台状,因此斜杆13越是下移,斜杆13下端越是外扩,斜杆13下端围合形成的圆的直径越大,最终斜杆13下端则会移动至部件的螺孔底部,而定位板14则会与部件的螺孔底部紧贴,此刻在定位板14的定位下,螺栓的轴心与部件螺孔的轴心保持一致,然后工作人员可通过插销20穿过调节外管17的档位孔18、调节内杆16的通孔19,使调节外管17与调节内杆16的位置得以固定,从而使斜杆13的位置得以固定,接着工作人员便可通过按压头8对定位杆7进行向下按压,当定位杆7下端的定位头9移动至部件的螺孔底部时,可通过锤子一类的工具对按压头8进行敲打,此时定位头9则会在部件的螺孔底部中心敲打出一个定位槽。

在部件的螺孔底部敲打出定位槽后,工作人员便可慢慢旋动螺栓,使螺栓旋入一两圈螺纹,然后则可再次拔出插销20,然后上提推压环15,使定位板14慢慢内移,保证定位板14的存在不会与部件的螺孔内壁发生摩擦后,再通过插销20将推压环15的位置进行固定,此时工作人员可一手按压于按压头8上,另一手通过内六角扳手对螺头2进行扳动,此时的定位杆7相当于导引杆,在部件的螺孔螺纹以及定位杆7的双重导引下,能够有效保证螺栓在螺接时不会出现倾斜的情况,且缓冲空间4的存在,使螺柱1具有一定的弹性,即使在螺接过程中用力过度,缓冲空间4也能够对螺柱1进行缓冲,使其不会出现断裂的情况,起到抗断裂的效果,且定位杆7与多个斜杆13能够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在缓冲空间存在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螺栓强度不够的情况。

按压头8中心位置设有呈碗形的凹槽21,凹槽21的存在不仅利于外力的施加,且能够有效避免手压于按压头8时出现打滑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