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压顺水三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9802发布日期:2019-02-01 19:34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承压顺水三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系统中PE管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承压顺水三通。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建筑排水系统中的PE管件,依据CJT 250-2007《建筑排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及管件》标准,需在80ºC水温下做165小时,4.6MPa的静液压强度不破裂、不渗漏;因现有市场上的三通内管件存在着整体强度不够,尤其是在相贯线位置的尖角处,会产生应力强中,应力集中程度达到材料所受的极限时,塑料管件就会发生失效破裂,导致漏水发生,更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安全事故。为了达到符合性能目的,通用作法是增加壁厚,但增加壁厚会增加成本,且壁厚太厚不利于和管材焊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承压顺水三通,本实用新型强度足够,避免管件破裂漏水现象发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承压顺水三通,包括第一承口、第二承口和第三承口,所述的第一承口与第三承口相连,第二承口与第一承口侧端连通,所述的第一承口和第二承口内孔通过圆弧段衔接,所述第一承口和第二承口外表面交叉处有一圈凸起加强筋。圆弧段的作用是能够把水顺下去,而不发生向支管内部倒流。当立管上游的来水落到支管与立管间的圆弧段时,落水就又被弹回立管内,使得立管内部的水能够顺利下落,而不至于进入支管上游。因发生漏水处都为交叉处,因此加强筋能够有效增强薄弱环,避此管件破裂漏水现象发生。除此之外,加强筋能够加强第一承口和第二承口的连接强度,减轻水流冲击的负面作用,同时弥补塑料注塑成型件的刚度缺陷。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承口和第二承口中心线夹角a为91°-92°,优选为91.5°,使第二承口朝上,从而水不会进入第二承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承口的口径大于或等于第三承口的口径、第二承口的口径。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承口1口径为110mm,第二承口和第三承口的口径为50mm,75mm或110mm之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承口、第二承口和第三承口的端部上均设有扩口部。扩口部和对应的排水管件的装配端进行热熔处理,之后将排水管件 经热熔处理后的装配端插装入对应的扩口部内,之后通过自然冷却而连接为一体,如此能 保证更高的连接强度及连接密封性。通过扩口部能够方便与排水管件进行装配连接,提升适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承口与第一承口连接处靠近第三承口一端设有导流凸起。通过导流凸起能够在立管上游来水时,将水引导至立管下游,避免水进入支上游。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凸起与第一承口轴线的距离小于第一承口的半径。导流凸起相对于第一承口孔壁凸出,起到阻隔水流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平滑地导引水流,避免发生支管内部导流,另外加强筋的设计能够有效增强薄弱环,避此管件破裂漏水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外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承压顺水三通,包括第一承口1、第二承口2和第三承口3,所述的第一承口1与第三承口3相连,第二承口2与第一承口1侧端连通,第一承口1和第二承口2内孔通过圆弧段21衔接,所述第一承口1和第二承口2外表面交叉处有一圈凸起加强筋22。圆弧段21的作用是能够把水顺下去,而不发生向支管内部倒流。当立管上游的来水落到支管与立管间的圆弧段21时,落水就又被弹回立管内,使得立管内部的水能够顺利下落,而不至于进入支管上游。因发生漏水处都为交叉处,因此加强筋22能够有效增强薄弱环,避此管件破裂漏水现象发生。除此之外,加强筋22能够加强第一承口1和第二承口2的连接强度,减轻水流冲击的负面作用,同时弥补塑料注塑成型件的刚度缺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承口1和第二承口2中心线夹角a为91°-92°,优选为91.5°,使第二承口2朝上,从而水不会进入第二承口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承口1的口径大于或等于第三承口3的口径、第二承口2的口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承口11口径为110mm,第二承口2和第三承口3的口径为50mm,75mm或110mm之中的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承口1、第二承口2和第三承口3的端部上均设有扩口部。扩口部和对应的排水管件的装配端进行热熔处理,之后将排水管件 经热熔处理后的装配端插装入对应的扩口部内,之后通过自然冷却而连接为一体,如此能 保证更高的连接强度及连接密封性。通过扩口部能够方便与排水管件进行装配连接,提升适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承口2与第一承口1连接处靠近第三承口3一端设有导流凸起。通过导流凸起能够在立管上游来水时,将水引导至立管下游,避免水进入支上游。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凸起与第一承口1轴线的距离小于第一承口1的半径。导流凸起相对于第一承口1孔壁凸出,起到阻隔水流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根据立管上部口径和支管口径需要选择不同的瓶口顺水三通口径,比如支管为75管径,立管上部为50管径,选择承压瓶口顺水三通规格为dn110×75×50,以此类推。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