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高温高压流体流量的安全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0536发布日期:2019-02-10 23:47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高温高压流体流量的安全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控制高温高压流体流量的安全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火电、核电的电厂中供热管道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供热的过程中内部流量是固定不变的,但是管道内的热流温度会有变化,导致用热端温度会发生大的变动,由于一些地方只需要人工简单监控进行流量调节即可,所以现需要一种可以控制流量的阀门,但是由于管道温度高,现在的阀门容易烫伤工作人员,所以需要一种可以降低温度的阀门以保证人工操作的时候不会烫伤。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制高温高压流体流量的安全阀,底座通过支架等方式固定在热力管道上,控流板伸入热力管道内,扳动手柄,带动阀盖绕筒壁上部转动,阀盖通过牵引绳带动支撑板在支撑台上转动,进而支撑板通过支撑杆带动控流板,即可实现控流板垂直于流向的投影面积,进而可以阻挡相应的热流体流过。

通过冷水管连接到进水口,吸水管连接到出水口,通过冷水供应系统,形成一个水冷循环系统,保证了控流板的热量不会传递到手柄太多,而且采用牵引绳连接阀盖和支撑板,热量也不会通过牵引绳传递到阀盖。这样双重保障,保证了安全阀不会因温度过高而烫伤操作人员的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控制高温高压流体流量的安全阀,包括支架筒,设在支架筒内的控流器,设在支架筒上部的转向机构,所述支架筒包括底座、筒壁,安全阀通过底座设在热力管道上,底座可以通过支架或者隔热棉等固定在热力管道上,所述筒壁设在底座上;

控流器包括控流板、支撑杆、支撑板,支撑杆固定在支撑板下部,控流板固定在支撑杆下部,底座上设有配合支撑杆的孔,控流板伸入热力管道内,筒壁内设有防止支撑板下滑的支撑台;转向机构包括阀盖,阀盖下部设有一圈卡钩,筒壁上边沿设有卡台,阀盖通过卡钩卡台配合安装到筒壁上端;阀盖与支撑板之间设有压力弹簧,在弹簧与筒壁间隙中设有竖直连接阀盖和支撑板的牵引绳;在底座和支撑台之间的筒壁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阀盖上设有手柄。

出水口靠近底座位置,进水口靠近支撑台位置。

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在筒壁上相对设置。

所述牵引绳两端分别固定在阀盖、支撑板边沿,牵引绳数量不少于两根,一般采用四根或六根的方式。

所述进水口出水口连接冷水循环系统。

所述控流板为椭圆形。

所述控流板为圆板,控流板直径小于热力管道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底座通过支架等方式固定在热力管道上,控流板伸入热力管道内,扳动手柄,带动阀盖绕筒壁上部转动,阀盖通过牵引绳带动支撑板在支撑台上转动,进而支撑板通过支撑杆带动控流板,即可实现控流板垂直于流向的投影面积,进而可以阻挡相应的热流体流过。

通过冷水管连接到进水口,吸水管连接到出水口,通过冷水供应系统,形成一个水冷循环系统,保证了控流板的热量不会传递到手柄太多,而且采用牵引绳连接阀盖和支撑板,热量也不会通过牵引绳传递到阀盖。这样双重保障,保证了安全阀不会因温度过高而烫伤操作人员的手。

2、采用牵引绳的方式取代阀盖通过榫卯结构直接连接控流板,不仅可以保证温度不传递,还可以消除连接部位因温度高、湿度高容易锈蚀的问题,保证了安全阀的使用寿命。

3、控流板为椭圆形或控流板直径小于热力管道直径可以保证不会将热力管道关死的问题。

4、进冷水的进水口在上,出水口在下,而且相对设置,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使水将支撑杆上的热量带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体半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流器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土1中卡钩卡台配合局部视图。

图中:1-转向机构,2-控流器,3-支架筒,11-手柄,12-阀盖,13-卡钩,14-压力弹簧,15-牵引绳,21-控流板,22-支撑杆,23-支撑板,31-筒壁,32-卡台,33-底座,34-支撑台,35-进水口,36-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一种控制高温高压流体流量的安全阀,包括支架筒3,设在支架筒3内的控流器2,设在支架筒3上部的转向机构1,所述支架筒3包括底座33、筒壁31,安全阀通过底座33设在热力管道上,底座33可以通过支架或者隔热棉等固定在热力管道上,所述筒壁31设在底座33上。

控流器2包括控流板21、支撑杆22、支撑板23,支撑杆22固定在支撑板23下部,控流板21固定在支撑杆22下部,底座33上设有配合支撑杆22的孔,控流板21伸入热力管道内,筒壁31内设有防止支撑板23下滑的支撑台34;转向机构1包括阀盖12,阀盖12下部设有一圈卡钩13,筒壁31上边沿设有卡台32,阀盖12通过卡钩13卡台32配合安装到筒壁31上端;阀盖12与支撑板23之间设有压力弹簧14,在弹簧与筒壁31间隙中设有竖直连接阀盖12和支撑板23的牵引绳15;在底座33和支撑台34之间的筒壁31上设有两个水口,阀盖12上设有手柄11。

底座33通过支架等方式固定在热力管道上,控流板21伸入热力管道内,扳动手柄11,带动阀盖12绕筒壁31上部转动,阀盖12通过牵引绳15带动支撑板23在支撑台34上转动,进而支撑板23通过支撑杆22带动控流板21,即可实现控流板21垂直于流向的投影面积,进而可以阻挡相应的热流体流过。

两个水口分别为进水口35和出水口36,靠近底座33的位置设有出水口36,靠近支撑台34的位置设有进水口35;进水口35和出水口36在筒壁31上相对设置,进水口35出水口36连接冷水循环系统。

通过冷水管连接到进水口35,吸水管连接到出水口36,通过冷水供应系统,形成一个水冷循环系统,保证了控流板21的热量不会传递到手柄11太多,而且采用牵引绳15连接阀盖12和支撑板23,热量也不会通过牵引绳15传递到阀盖。这样双重保障,保证了安全阀不会因温度过高而烫伤操作人员的手。

牵引绳15两端分别固定在阀盖12、支撑板23边沿,牵引绳15数量不少于两根,一般采用四根或六根的方式。采用牵引绳15的方式取代阀盖12通过榫卯结构直接连接控流板21,不仅可以保证温度不传递,还可以消除连接部位因温度高、湿度高容易锈蚀的问题,保证了安全阀的使用寿命。

所述控流板21为椭圆形或者为圆板,但是为圆板时其直径小于热力管道直径。控流板21为椭圆形或控流板21为圆板时直径小于热力管道直径可以保证不会将热力管道关死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