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水升降杆的内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9472发布日期:2019-02-15 19:41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水升降杆的内芯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过水升降杆的内芯管。



背景技术:

目前带有顶喷和花洒的淋浴的装置,一般将过水管和升降杆的结合在在一起形成过水升降杆,以节省空间,过水升降杆一般包括套管和套置于套管内的内芯管,套管用于保护内芯管和供花洒固定座固定用,内芯管为双水路结构以用于切换阀的进水和出水。配合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过水升降杆的内芯管一般包括并排排列的第一内管5’和第二内管6’,第一内管5’的首末两个端部分别配合有第一接头1’和第三接头3’,第二内管6’的首末两个端部分别配合有第二接头2’和第四接头4’;其中第一接头1’和第二接头2’可以相连形成第一连接头,而第三接头3’和第四接头4’可以相连形成第二连接头,第一内管5’和第二内管6’一般为TPU纤维编织管,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可以为金属材质也可以是塑料材质;第一接头1’和第三接头3’是插置于第一内管5’的端部的接口内并分别通过紧箍第一内管5’端部的金属套环a而固定于第一内管5’的端部上,第二接头2’和第四接头4’是插置于第二内管6’的端部的接口内并分别通过紧箍第二内管5’端部的金属套环a而固定于第一内管5’的端部上;现有的过水升降杆安装时,先在第一内管5’和第二内管6’上各套上两个金属套环a,然后把第一连接头的第一接头1’和第二接头2’分别穿置于第一内管5’和第二内管6’首端的接口内以及把第二连接头的第三接头3’和第四接头4’分别穿置于第一内管5’和第二内管6’末端的接口内,最后使用夹具压紧金属套环a来使得四个金属套环a分别固定住第一接头1’、第二接头2’、第三接头3’以及第四接头4’。

现有的过水升降杆的内芯管由于需要金属套环a来固定第一接头1’、第二接头2’、第三接头3’以及第四接头4’,材料成本较高,而且安装时还需要人工使用夹具夹紧金属套环a,操作上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水升降杆的内芯管, 其相比较现有的过水升降杆的内芯管,具有结构简单、材料成本低的优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过水升降杆的内芯管,其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第三接头、第四接头、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所述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并排排列,所述第一接头二次注塑成型于第一内管的首端上,所述第二接头二次注塑成型于第二内管的首端上,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相连;所述第三接头二次注塑成型于第一内管的末端上,所述第四接头二次注塑成型于第二内管的末端上,第三接头和第四接头相连。

所述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的材质为PERT,所述第一接头、第二接头、第三接头以及第四接头的材质为POM。

所述第一接头形成有包裹住第一内管首端的第一环形套置部以及与第一内管的内部通道相通的第一贯穿孔道,所述第一贯穿孔道的直径大于等于第一内管的内径;所述第二接头形成有包裹住第二内管首端的第二环形套置部以及与第二内管的内部通道相通的第二贯穿孔道,所述第二贯穿孔道的直径大于等于第二内管的内径;所述第三接头形成有包裹住第一内管末端的第三环形套置部以及与第一内管的内部通道相通的第三贯穿孔道,所述第三贯穿孔道的直径大于等于第一内管的内径;所述第四接头形成有包裹住第二内管末端的第四环形套置部以及与第二内管的内部通道相通的第四贯穿孔道,所述第四贯穿孔道的直径大于等于第二内管的内径。

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第三接头与第四接头一体注塑成型。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接头和第三接头是直接二次注塑于第一内管上而与第一内管相连,而第二接头和第四接头是直接二次注塑于第二内管上而与第二内管相连,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接头和第三接头与第一内管的连接以及第二接头和第四接头与第二内管的连接均无需金属套环,相比较现有的过水升降杆的内芯管,本实用新型能节省金属套环,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更为简单,材料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过水升降杆的内芯管的分解图;

图2为现有的过水升降杆的内芯管的组合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配合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过水升降杆的内芯管,其包括第一接头1、第二接头2、第三接头3、第四接头4、第一内管5和第二内管6,其中所述第一内管5和第二内管6并排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所述第一接头1二次注塑成型于第一内管5的首端上,所述第二接头2二次注塑成型于第二内管6的首端上,第一接头1与第二接头2相连以限位第一内管5和第二内管6;所述第三接头3二次注塑成型于第一内管5的末端上,所述第四接头4二次注塑成型于第二内管6的末端上,第三接头3和第四接头4相连以限位第一内管5和第二内管6。相比较现有的过水升降杆的内芯管,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接头1和第三接头3与第一内管5的连接以及第二接头2和第四接头4与第二内管6的连接均无需金属套环,使得本实用新型能节省金属套环,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更为简单,材料成本更低。

具体的,所述第一内管5和第二内管6的材质可以为PERT以使第一内管5和第二内管6具有一定的可绕性,方便后续本实用新型进行弯曲以适配不同弯曲度的过水升降杆的套管,所述第一接头1、第二接头2、第三接头3以及第四接头4的材质可以为POM以使得第一接头1、第二接头2、第三接头3以及第四接头4的机械强度强,而且使得第一接头1、第二接头2、第三接头3以及第四接头4能与第一内管5和第二内管6紧密连接。

配合图4所示,所述第一接头1形成有包裹住第一内管5首端的第一环形套置部11以及与第一内管5的内部通道相通的第一贯穿孔道12,所述第一贯穿孔道12的直径大于等于第一内管5的内径以便于第一接头1成型时进行拔模;所述第二接头2形成有包裹住第二内管6首端的第二环形套置部21以及与第二内管6的内部通道相通的第二贯穿孔道22,所述第二贯穿孔道22的直径大于等于第二内管6的内径以便于第二接头2成型时进行拔模;所述第三接头3形成有包裹住第一内管5末端的第三环形套置部31以及与第一内管5的内部通道相通的第三贯穿孔道32,所述第三贯穿孔道32的直径大于等于第一内管5的内径以便于第三接头3成型时进行拔模;所述第四接头4形成有包裹住第二内管6末端的第四环形套置部41以及与第二内管6的内部通道相通的第四贯穿孔道42,所述第四贯穿孔道42的直径大于等于第二内管6的内径以便于第四接头4成型时进行拔模。所述第一接头1和第二接头2可以一体注塑成型以省去后续第一接头1和第二接头2的连接步骤,所述第三接头3与第四接头4也可以一体注塑成型以省去后续第三接头3与第四接头4的连接步骤。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方法可以为,先利用挤出工艺制作第一内管5和第二内管6,然后把第一内管5和第二内管6的首端均放入用于制作第一接头1和第二接头2的第一模具内以及把第一内管5和第二内管6的末端放入用于制作第三接头3和第四接头4的第二模具内,最后通过注塑工艺以在第一模具内一体二次注塑成型出第一接头1和第二接头2以及在第二模具内一体二次注塑成型出第三接头3和第四接头4。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