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阀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9800发布日期:2019-04-09 21:59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瓷阀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陶瓷阀芯。



背景技术:

近年来,暗阀在给、排水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现有的暗阀存在以下问题:管道中由于水质的不纯净,水中偶而有较大的杂质,进入下一级管道,造成管道内流道突变且因流道突变引发噪音。

目前的暗阀阀芯与阀体主要是依靠螺纹联接,由于螺纹的配合联接没有自锁功能,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阀芯连同手柄一同被拧开,而后感觉自己把阀芯拧动了,于是又反向把阀芯拧紧。在这种操作过程中,阀芯可能在水压的冲击下,底部的密封件已经出现脱离原有位置,结构已经被破坏,导致阀门失效,不能切断管路。

由于现有阀芯的结构特点,阀芯与阀体组装后,会存在由于密封件被挤压变形后,被四周其他结构破坏,导致密封结构的破坏,引发漏水现象。并且破裂的橡胶碎片随着水流的冲击最终会进入水路中,造成其他产品堵塞,甚至有被误食影响人体健康的可能。

如图1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3146885U的一种90度塑料快开阀芯包括阀芯外壳,阀芯外壳内部贯穿有阀芯杆,阀芯外壳下部内壁上设有周向限位槽,阀芯外壳下部设有开孔,阀芯杆上部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下端面与阀芯外壳上端面之间设有开口卡环,阀芯杆与阀芯外壳接触面之间设有接口垫片,阀芯杆底部设有轴向限位块和周向限位块,轴向限位块下面依次设有垫片、上陶瓷片、下陶瓷片、密封平垫和支撑架,密封平垫位于支撑架上部的凹槽里,支撑架位于阀芯外壳内,阀芯杆使用铜材质,阀芯外壳上的六角装置为分段式六角装置。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增加了阀芯的强度和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变形,使工艺更加合理。

该90度塑料快开阀芯底部密封靠O型圈达到密封效果,不小心将阀芯拧动后容易在水压的冲击下出现位置偏移从而造成漏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阀芯,具有耐水压冲击、密封结构不易被破坏的优点。

为达上述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陶瓷阀芯包括壳体、阀杆、陶瓷制成的动片和定片,该动片具有一对流通缺口,该定片具有一对流通孔和封闭部,该阀体开设有与所述流通缺口连通的流通口,该阀杆用于驱动该动片从所述流通缺口与所述流通口对应的打开位置旋转到所述封闭部覆盖所述流体缺口的封闭位置,所述壳体下端固定有用于和阀体相互密封的外密封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与所述外密封部之间具有刚性的衬环,该衬环与该壳体下端连接固定,该衬环设有围绕所述衬环中心的防掉凸环,所述外密封部具有容纳在该防掉落凹槽内的环形的防掉落配合部,该防掉凸环用于和该防掉落配合部配合防止该外密封部与所述衬环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杆与所述动片之间具有拨盘,该拨盘固定有容纳在所述流通缺口内的过滤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与所述阀杆转动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衬环与所述定片边缘之间具有内密封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外表面具有用于和所述阀体连接固定的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密封部还包括环状主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状主体下表面具有向下截面逐渐减小的密封凸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暗阀包括所述的陶瓷阀芯和阀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阀门包括所述的陶瓷阀芯和阀体。

在本实用新型中,拨盘固定有等距排列的过滤柱,能够有效的阻隔水质中较大的杂物,避免其进入下一级管道,造成管道堵塞。并且具有减缓流道突变,降低流道突变所引发的噪音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衬环设有围绕衬环中心的防掉凸环。外密封部具有与防掉凸环配合的防掉落配合部。防掉凸环和防掉落配合部配合增强了外密封部与衬环的装配牢固度和可靠性,有效的防止了外密封部与衬环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中,衬环具有环形的定位凸起,外密封部具有与环形的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凹槽。定位凸起与定位凹槽配合保证外密封部在水压的冲击下不会发生位置偏移从而导致阀门失效、不能切断管路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90度塑料快开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陶瓷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的陶瓷阀芯的爆炸图。

图4所示为图2的陶瓷阀芯的剖视图。

图5所示为图2的陶瓷阀芯的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图2的陶瓷阀芯的动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图2的陶瓷阀芯的定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图2的陶瓷阀芯与阀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图8的阀体的剖视图。

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的外密封部与衬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见图2-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陶瓷阀芯包括阀杆1、卡簧2、壳体3、阀杆O型圈4、外O型圈5、垫片6、拨盘7、动片8、定片9、内密封部10、衬环11、外密封部12。

阀杆1用于驱动动片8从流通缺口82与流通口131对应的打开位置旋转到封闭部覆盖流体缺口的封闭位置。阀杆1设有用于分别用于容纳阀杆O型圈4和卡簧2的凹槽101、102。阀杆1还设有用于放置垫片6的台阶103。阀杆1的底部设有朝向拨盘7的阀杆凸起104。阀杆凸起104用于带动拨盘7旋转。

阀杆O型圈4使阀杆1与壳体3转动密封。阀杆O型圈4的数量为2个。

垫片6用于阻隔阀杆1与壳体3直接接触摩擦,减少阀杆1与壳体3的磨损。垫片6的一端面与阀杆1的端面接触,另一端面与壳体3内的平面接触。垫片6的最大径向尺寸与阀杆1的最大径向尺寸相同。

卡簧2用于轴向固定阀杆1,限制阀杆1的旋转角度。进一步的,卡簧2使阀杆1在壳体3内可绕壳体3的中心轴线旋转90度。

壳体3外表面具有用于和阀体13连接固定的外螺纹31。外O型圈5位于螺纹上方,保证壳体3与阀体13的密封性。壳体3的周面开设有与一对流通缺口82对应的窗口32。

请参见图5,拨盘7位于阀杆1与动片8之间。拨盘7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容纳阀杆凸起104的凹槽71,下端面设有朝向动片8的拨盘凸起72。动片8设有容纳拨盘凸起72的凹槽81。使拨盘7的上端面与阀杆1承插,下端面与动片8承插。

拨盘7固定有容纳在流通缺口82内且对称的过滤柱73。进一步的,一侧的过滤柱的数量为3根,3根过滤柱等距排列。过滤柱73的端面为圆弧面,可防止在安装过程中出现扎手现象。过滤柱73能够有效的阻隔较大的杂物,避免其进入下一级管道,造成管道堵塞。并且具有减缓流道突变,降低流道突变所引发的噪音的作用。

请参见图6-7,动片8和定片9由陶瓷制成。动片8具有一对对称的流通缺口82。定片9具有一对对称的流通孔91和封闭部92。内密封部10位于定片9边缘与衬环11之间,用于密封定片9和衬环11的边缘。

衬环11由刚性材料制成,位于壳体3与外密封部12之间。衬环11与壳体3下端连接固定。优选的,衬环11与壳体3下端卡扣固定。衬环11设有围绕衬环中心的防掉凸环110。衬环11朝向外密封部的端面具有环形的定位凸起112。

外密封部12固定于壳体3下端,用于和阀体13相互密封。外密封部12具有容纳在衬环11的防掉落凹槽111内的环形的防掉落配合部121,防掉凸环110用于和防掉落配合部121配合防止外密封部12与衬环11分离。外密封部12还包括环状主体122。环状主体122下表面具有向下截面逐渐减小的密封凸楞122a。

外密封部12还具有与环形的定位凸起112配合的定位凹槽12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阀芯组装好后,转动阀杆,阀杆依次带动拨盘和动片,使动片相对定片转动。当动片的流通缺口和定片上的流通孔接通时,阀芯打开,水流通过。动片的流通缺口和定片上的流通孔接通的范围越大,水流越大。当动片的流通缺口和定片上的封闭部完全相接时,阀芯关闭,水流被阻拦无法通过。

请参见图8-9,阀体13开设有与流通缺口82连通的流通口131。阀体13还具有管状嵌件132,管状嵌件132的内表面具有与外螺纹31配合连接的内螺纹132a。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暗阀包括上述的陶瓷阀芯和阀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阀门包括上述的陶瓷阀芯和阀体。

请参见图10,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衬环11设有围绕衬环中心的防掉凸环110。外密封部12固定于壳体3下端,用于和阀体13相互密封。外密封部12具有容纳衬环11的防掉凸环110的防掉落配合部121。防掉凸环110用于和防掉落配合部121配合防止外密封部12与衬环11分离。防掉落配合部121为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中,拨盘固定有等距排列的过滤柱,能够有效的阻隔水质中较大的杂物,避免其进入下一级管道,造成管道堵塞。并且具有减缓流道突变,降低流道突变所引发的噪音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衬环设有围绕衬环中心的防掉凸环。外密封部具有与防掉凸环配合的防掉落配合部。防掉凸环和防掉落配合部配合增强了外密封部与衬环的装配牢固度和可靠性,有效的防止了外密封部与衬环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中,衬环具有环形的定位凸起,外密封部具有与环形的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凹槽。定位凸起与定位凹槽配合保证外密封部在不小心将阀芯拧动后遭水压的冲击也不会发生位置偏移从而导致阀门失效、不能切断管路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中,陶瓷阀芯通过管状嵌件与阀体连接密封,使陶瓷阀芯的安装维护更方便。管状嵌件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使陶瓷阀芯在使用过程中稳定性好、寿命更长。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和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