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移动的光电转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2866发布日期:2019-01-29 18:30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移动的光电转台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光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移动的光电转台。



背景技术:

随着光电技术的日益发展,光电转台在边海防、森林防火、边境线监控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

现有技术中,大部分光电转台上无用于人工搬运的把手,为了搬运光电转台,通常在俯仰组件的顶部或外部单独安装搬运把手或吊环,用于光电转台的搬运及吊装运输。单独安装的把手多数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凭空增加整机成本。

实际应用中,在组装光电转台时,只能通过吊装工具进行俯仰组件与方位组件的定位,吊装工具在吊装过程中移动的位移较大,很难实现俯仰组件与方位组件的精准卡位组装;当需要将光电转台移动位置时,往往需要多位操作人员同时用手和手臂抱住光电转台,才能实现光电转台的移动,操作起来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方便移动的光电转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电转台搬运不便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俯仰组件、方位组件、球仓组件和光电传感装置,光电传感装置设置在球仓组件中;

俯仰组件包括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的中部设有纵截面为U型的U型槽,球仓组件设置在U型槽内,球仓组件与U型支架转动连接,U型支架与方位组件转动连接;

方位组件包括底座,底座内设有控制装置,U型支架与底座的连接处设有凹槽。

可选的,所述U型支架的宽度大于底座的宽度,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凹槽相对的设置在U型支架的底部,并且与U型支架一体设置。

可选的,所述底座的宽度大于U型支架的宽度,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凹槽相对的设置在底座的两侧,并且与底座一体设置。

可选的,所述U型支架与底座的连接处设有一个托盘,托盘分别于U型支架和底座固定连接,凹槽的数量为两个,凹槽设置在托盘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托盘上设有安装孔,所述U型支架上设有与安装孔相适应的第一定位孔,底座上设有与安装孔相适应的第二定位孔;

还包括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

所述第一锁紧件插入到第一定位孔及对应的安装孔中,将托盘和U型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锁紧件插入到第二定位孔及对应的安装孔中,将托盘与底座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锁紧件第二锁紧件为螺栓或螺钉。

可选的,所述凹槽为倾斜向上的凹槽。

可选的,所述凹槽的宽度为80-100mm,高度为30-40mm,深度为35-40mm。

可选的,所述凹槽的内表面设有防滑纹。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包括俯仰组件、方位组件、球仓组件和光电传感装置,光电传感装置设置在球仓组件中;方位组件包括底座,底座内设有控制装置,U型支架与底座的连接处设有一个凹槽。通过在U型支架与底座的连接处设置一个凹槽,可以作为光电转台的一个暗把手槽,能够便于光电转台在装配时的精准定位,能够便于光电转台的搬运及移动。

2、本实用新型中U型支架的宽度大于底座的宽度,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凹槽相对的设置在U型支架的底部,并且与U型支架一体设置,在U型支架的基础上设置暗把手槽,即不增加零部件数量,又节省了额外安装把手的成本。

3、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宽度大于U型支架的宽度,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凹槽相对的设置在底座的两侧,并且与底座一体设置,在底座的基础上设置暗把手槽,即不增加零部件数量,又节省了额外安装把手的成本。

4、本实用新型中U型支架与底座的连接处设有一个托盘,托盘分别于U型支架和底座固定连接,凹槽的数量为两个,凹槽设置在托盘的两侧,托盘与U型支架和底座可拆卸连接,当需要搬运光电转台时,可以将托盘安装上,当不需要时,可以拆卸下来。

5、本实用新型中托盘上设有安装孔,U型支架上设有与安装孔相适应的第一定位孔,底座上设有与安装孔相适应的第二定位孔;还包括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第一锁紧件插入到第一定位孔及对应的安装孔中,将托盘和U型支架固定连接;第二锁紧件插入到第二定位孔及对应的安装孔中,将托盘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一锁紧件第二锁紧件为螺栓或螺钉,采用螺纹连接,能够便于托盘的安装及拆卸。

6、本实用新型中凹槽为倾斜向上的凹槽,便于搬运时手可以充分用力。

7、本实用新型中凹槽的宽度为-mm,高度为-mm,深度为-mm,凹槽的尺寸与正常成年人手的大小相适应,便于搬运。

8、本实用新型中凹槽的内表面设有防滑纹,能够增大手与凹槽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搬运时手可以充分用力。

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地说明背景技术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仅是用于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电转台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电转台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电转台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凹槽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凹槽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凹槽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俯仰组件,11-U型支架,2-方位组件,21-底座,3-球仓组件,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电转台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电转台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电转台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便移动的光电转台,包括俯仰组件1、方位组件2、球仓组件3和光电传感装置,光电传感装置设置在球仓组件3中。光电传感装置包括红外镜头、探测器、高清镜头、摄像机等元器件。

本实施例中,俯仰组件1包括U型支架11,U型支架11的中部设有纵截面为U型的U型槽,球仓组件3设置在U型槽内,U型支架11的两侧均设有俯仰转动轴,俯仰转动轴的自由端伸入到U型槽内,并且与球仓组件3相连,球仓组件3通过俯仰转动轴与U型支架11转动连接,实现球仓组件3的上下摆动。俯仰组件1内设有驱动俯仰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

方位组件2的中部设有竖直转轴,竖直转轴伸入到U型支架11中,U型支架11通过竖直转轴与方位组件2转动连接,方位组件2内设有驱动竖直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竖直转轴转动,从而带动U型支架11相对方位组件2进行周向转动。

方位组件2包括底座21,底座21内设有控制装置,U型支架11与底座21的连接处设有凹槽4。

本实施例中,凹槽4的内表面设有防滑纹,能够增大手与凹槽4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搬运时手可以充分用力。

通过在U型支架11与底座21的连接处设置一个凹槽4,可以作为光电转台的一个暗把手槽,能够便于光电转台在装配时的精准定位,能够便于光电转台的搬运及移动。

本实施例中,U型支架11的宽度大于底座21的宽度,凹槽4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凹槽4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成其他数量。两个凹槽4相对的设置在U型支架11的底部,并且与U型支架11一体设置。

当光电转台的体积较小时,只需一位操作人员即可实现光电转台的搬运;当光电转台的体积较大时,两位操作人员可以通过两个凹槽4协同操作进行搬运。

通过在U型支架11的基础上设置暗把手槽,即不增加零部件数量,又节省了额外安装把手的成本。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底座21的宽度设置成大于U型支架11的宽度,凹槽4的数量同样设置为两个,两个凹槽4相对的设置在底座21的两侧,并且与底座21一体设置。同样在底座21的基础上设置暗把手槽,即不增加零部件数量,又节省了额外安装把手的成本。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U型支架11与底座21的连接处设置一个托盘,托盘分别于U型支架11和底座21固定连接,凹槽4的数量为两个,凹槽4设置在托盘的两侧。

托盘上设有安装孔,U型支架11上设有与安装孔相适应的第一定位孔,底座21上设有与安装孔相适应的第二定位孔;

还包括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第一锁紧件插入到第一定位孔及对应的安装孔中,将托盘和U型支架11固定连接;

第二锁紧件插入到第二定位孔及对应的安装孔中,将托盘与底座21固定连接。

上述第一锁紧件第二锁紧件可以优选螺栓或螺钉。

托盘与U型支架11与底座21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能够便于托盘的安装及拆卸。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凹槽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凹槽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凹槽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4-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凹槽4为倾斜向上的凹槽,便于搬运时手可以进一步充分用力。

凹槽4的宽度为80-100mm,高度为30-40mm,深度为35-40mm,凹槽4的尺寸与正常成年人手的大小相适应,便于搬运。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方便移动的光电转台进行了详细介绍。本实施例中的“上”、“下”、“左”和“右”是相对说明书附图中的位置说明的。本部分采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