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可调的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2860发布日期:2019-01-29 18:30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角度可调的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角度可调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摄像头是一种视频输入设备,被广泛的运用于视频会议、拍照检测定位、实时监控以及用于数码摄影拍照等方面;其中,目前行业内的很多摄像装置的摄像头的拍摄视角一般都是可调节的,且为了降低成本,大部分的转动调节都是需要通过手动转动调节的;

现有技术中的摄像装置的手动转动调节的根本结构在于两个转动连接件之间的过盈连接,当通过施加外力,便可克服过盈挤压力从而进行转动调节,当撤除外力之后,又会由于过盈挤压力使两个转动连接件固定保持在调节后的设定角度状态,但这种结构的过盈挤压力较难控制,太紧则不利于转动调节,太松则存在转动调节后角度固定不稳的问题,另一方面,转动调节过程中由于摩擦损耗,也容易使得两个转动连接件之间连接变松,影响继续使用。

故需要提供一种角度可调的摄像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角度可调的摄像装置,其通过设置连通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使得凸台可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切换转动连接,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摄像装置的两个转动连接件连接太紧则不利于转动调节,太松则存在转动调节后角度固定不稳的问题,以及转动调节过程中由于摩擦损耗,也容易使得两个转动连接件之间连接变松,影响继续使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角度可调的摄像装置,其包括:

底座;

第一旋转座,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

第二旋转座,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旋转座上,所述第二旋转座的旋转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旋转座的旋转平面;

摄像头模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座上;

其中,在所述第二旋转座的两侧设置有凸台,在所述第一旋转座上设置有用于套接所述第二旋转座的设置腔,在所述设置腔内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凸台转动连接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一侧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连通,两侧的所述第一凹槽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侧的所述第二凹槽之间的距离;

当两端的所述凸台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第一凹槽转动连接时,利于所述第二旋转座的旋转;

当两端的所述凸台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第二凹槽转动连接时,利于所述第二旋转座旋转后的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上均设置有环形凸条,在所述凸台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环形凸条转动连接的环形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旋转座由弹性塑料材质制成,所述第二旋转座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在所述主体部两侧的侧板,所述凸台设置在所述侧板上,所述侧板的一侧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侧板的其他侧与所述主体部相距设定距离,以使得所述侧板与所述主体部之间可形成较大的弹性形变量,进而利于所述凸台从所述第一凹槽移动至所述第二凹槽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之间通过斜面过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第二旋转座上设置有利于拿持以推动所述第二旋转座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切换连接的粗糙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一侧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之间的高度差为1~3mm。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座、所述第一旋转座以及第二旋转座连接形成椭球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摄像头模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座内,在所述第二旋转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摄像头模块的摄像头相对应的避位孔,在所述第二旋转座上还设置有红外灯,所述红外灯位于所述摄像头模块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底座的周侧还设置有电源接口以及存储卡接口。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底座远离所述第一旋转座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连接的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角度可调的摄像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使得凸台与两侧的第一凹槽转动连接时,连接较松,利于第二旋转座的旋转,当调节好设定角度后,可将凸台切换至与两侧的第二凹槽转动连接,连接较紧,利于角度调节后的固定;

其中,第一凹槽的底面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之间通过斜面过渡连接,非常利于第二旋转座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切换连接;

另外,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上均设置有环形凸条,在凸台上设置有用于与环形凸条转动连接的环形凹槽,两端的凸台位于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内时,均能通过环形凹槽与环形凸条的配合实现稳定的定位连接及转动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角度可调的摄像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角度可调的摄像装置的第一旋转座与第二旋转座的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角度可调的摄像装置的凸台与第一凹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的摄像装置的两个转动连接件连接太紧则不利于转动调节,太松则存在转动调节后角度固定不稳的问题,以及转动调节过程中由于摩擦损耗,也容易使得两个转动连接件之间连接变松,影响继续使用的问题。

如下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角度可调的摄像装置的优选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角度可调的摄像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角度可调的摄像装置的第一旋转座与第二旋转座的分离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角度可调的摄像装置的凸台与第一凹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角度可调的摄像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为:一种角度可调的摄像装置,其包括底座11、转动连接在底座11上的第一旋转座12、转动连接在第一旋转座12上的第二旋转座13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二旋转座13上的摄像头模块14;

其中,第二旋转座13的旋转平面垂直于第一旋转座12的旋转平面;

摄像头模块14固定设置在第二旋转座13内,在第二旋转座13上设置有与摄像头模块14的摄像头相对应的避位孔,以用于摄像头模块14的摄像头对外部进行拍摄,同时,在第二旋转座13上还设置有红外灯17,红外灯17位于摄像头模块14的一侧。

第一旋转座12与第二旋转座13之间的具体连接在于:在第二旋转座13的两侧设置有凸台133,在第一旋转座12上设置有用于套接第二旋转座13的设置腔,在设置腔内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与凸台133转动连接的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2,一侧的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2连通,两侧的第一凹槽121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侧的第二凹槽122之间的距离;

当两端的凸台133分别与两侧的第一凹槽121转动连接时,连接较松,利于第二旋转座13的旋转;

当两端的凸台133分别与两侧的第二凹槽122转动连接时,连接较紧,利于第二旋转座13旋转后的固定。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在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2上均设置有环形凸条123,在凸台133上设置有用于与环形凸条123转动连接的环形凹槽134,两端的凸台133位于第一凹槽121或第二凹槽122内时,均能通过环形凹槽134与环形凸条123的配合实现稳定的定位连接及转动连接。

本优选实施例中的第二旋转座13由弹性塑料材质制成,第二旋转座13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在主体部两侧的侧板132,凸台133设置在侧板132上,侧板132的一侧与主体部连接,侧板132的其他侧与主体部相距设定距离,以使得侧板132与主体部之间可形成较大的弹性形变量,进而利于凸台133从第一凹槽121移动至第二凹槽122上。

另外,在第一凹槽121的底面和第二凹槽122的底面之间通过斜面过渡连接,非常利于凸台133在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2之间切换连接。

优选的,一侧的第一凹槽121的底面和第二凹槽122的底面之间的高度差为1~3mm,高度差过大,不利于凸台133在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2之间切换连接,高度差过小,第二旋转座13连接在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2内的松紧差异性也会过小。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在第二旋转座13上设置有利于拿持以推动第二旋转座13在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2之间切换连接的粗糙部131。

本优选实施例中的底座11、第一旋转座12以及第二旋转座13连接形成椭球状结构。

另外,在底座11的周侧还设置有电源接口15以及存储卡接口16。

在底座11远离第一旋转座1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连接的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需要调节拍摄角度时,分别拿持第一旋转座12和第二旋转座13,并向互相远离的两个方向发力拉扯,以将第二旋转座13上的凸台133从第二凹槽122内移动切换至第一凹槽121内,凸台133与第一凹槽121的连接较松,可顺利将拍摄角度转动调节至设定位置;

拍摄角度调节完毕后,将第一旋转座12和第二旋转座13向互相靠近的两个方向按压,使得凸台133从第一凹槽121内移动切换至第二凹槽122内,凸台133与第二凹槽121的连接较紧,从而可将拍摄角度固定在调节后的设定位置;

其中,拿持拉扯或按压过程中,可注意与粗糙部131接触以利于发力。

这样即完成了本优选实施例的角度可调的摄像装置调节拍摄角度的过程。

本优选实施例的角度可调的摄像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使得凸台与两侧的第一凹槽转动连接时,连接较松,利于第二旋转座的旋转,当调节好设定角度后,可将凸台切换至与两侧的第二凹槽转动连接,连接较紧,利于角度调节后的固定;

其中,第一凹槽的底面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之间通过斜面过渡连接,非常利于第二旋转座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切换连接;

另外,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上均设置有环形凸条,在凸台上设置有用于与环形凸条转动连接的环形凹槽,两端的凸台位于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内时,均能通过环形凹槽与环形凸条的配合实现稳定的定位连接及转动连接。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