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7387发布日期:2019-03-22 19:14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切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换结构,具体用于水路的切换。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水路切换结构,在受到低压、高压的切换时,容易出现切换不良的情况,且水路切换结构中,无法通过一个控制件实现两种水路的切换。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换结构,通过一个控制件实现两种水路的切换。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切换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分水处,所述分水处的一端连通第一过水道,所述分水处的另一端连通第二过水道,所述第一过水道与第一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过水道与第二出水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水道内设置有一堵头开关,所述第一过水道与第二过水道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一能活动的控制件,所述控制件通过在空腔内的移动实现切换控制第一出水口出水或第二出水口出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堵头开关与控制件之间设置有第一进水口,所述分水处的另一端与控制件之间设置有第二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件包括压轴和切换栓,所述压轴与切换栓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切换栓上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压轴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面,所述压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凸柱,所述切换栓的一端设置有沉槽,所述切换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凸柱。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内设置有与限位面配合的配合面,所述本体内设置有与第二凸柱相配合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凸柱配合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沉槽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保证第二进水口的密封性,所述第二密封圈保证第一过水道与第二过水道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切换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体内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控制件,控制件能在空腔内活动,从而实现一个控制件实现两种水路的切换。

2、控制件在空腔内可活动,提供了可变的弹簧力,低压只需克服小的弹簧力,高压可以提供更大的弹簧力来密封第二进水口,从而实现产品高低压的切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进水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水路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水路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水路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10-本体;20-分水处;30-第一过水道;40-第二过水道;51-第一出水口;52-第二出水口;60-堵头开关;70-空腔;80-控制件;81-压轴;82-切换栓;83-密封圈;85-弹簧;91-第一进水口;92-第二进水口;811-限位面;812-第一凸柱;821-沉槽;822-第二凸柱;831-第一密封圈;832-第二密封圈;10a-配合面;10b-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说明书附图,一种切换结构,包括本体(10),所述本体(10)上设置分水处(20),所述分水处(20)的一端连通第一过水道(30),所述分水处(20)的另一端连通第二过水道(40),所述第一过水道(30)与第一出水口(51)相连通,所述第二过水道(40)与第二出水口(52)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水道(30)内设置有一堵头开关(60),所述第一过水道(30)与第二过水道(40)之间设置有空腔(70),所述空腔(70)内设置有一能活动的控制件(80),所述控制件(80)通过在空腔(70)内的移动实现切换控制第一出水口(51)出水或第二出水口(52)出水,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一个控制件(80)操控两种水路的切换。

进一步的,所述堵头开关(60)与控制件(80)之间设置有第一进水口(91),所述分水处(20)的另一端与控制件(80)之间设置有第二进水口(92),所述用户通过堵头开关(60)的控制,控制堵头开关(60)封闭第一进水口(91)或打开第一进水口(91),当堵头开关(60)封闭第一进水口(91)时,使水源无法进入第一过水道(30),从而无法冲击控制件(80),从而无法实现控制件(80)的右移,从而无法实现第一出水口(51)的开启,此时第一出水口(51)不出水;当堵头开关(60)与第一进水口(91)不接触,即打开了第一进水口(91),此时水源能进入第一过水道(30),从而冲击控制件(80),使控制件(80)向右移动,从而实现了第一出水口(51)的开启,此时第一出水口(51)出水。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件(80)包括压轴(81)和切换栓(82),所述压轴(81)与切换栓(82)之间设置有弹簧(85),所述切换栓(82)上设置有密封圈(83)。

进一步的,所述压轴(8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面(811),所述压轴(8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凸柱(812),所述切换栓(82)的一端设置有沉槽(821),所述切换栓(8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凸柱(822),所述弹簧(85)的一端套设于第一凸柱(812)上,所述弹簧(85)的另一端嵌套于沉槽(821)内。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10)内设置有与限位面(811)配合的配合面(10a),所述本体(10)内设置有与第二凸柱(822)相配合的凹槽(10b),所述限位面(811)与配合面(10a)接触时,达到控制件(80)在空腔(70)内移动的一极限值;所述第二凸柱(822)与凹槽(10b)的底部接触时,达到控制件(80)在空腔(70)内移动的另一极限值。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83)包括第一密封圈(831)和第二密封圈(832),所述第一密封圈(831)保证第二进水口(92)的密封性,所述第二密封圈(832)保证第一过水道(30)与第二过水道(40)之间的密封性,当堵头开关(60)打开时,水源进入第一过水道(30),水源冲击控制件(80),使控制件(80)在空腔(70)内向右移动,第一密封圈(831)封堵第二进水口(92),从而实现第二出水口(52)的不出水;所述第二密封圈(832)的设置,使水源进入空腔(70)后,不会产生在第一过水道(60)与第二过水道(70)之间的漏水现象,保证第一出水口(51)与第二出水口(52)不会同时出水。

在使用过程中,在本体(10)无进水时,控制件(80)在弹簧(85)的作用下,限位面(811)和配合面(10a)接触,第二凸柱(822)与凹槽(10b)的底部接触,弹簧(85)压缩后的长度为H1,此时弹簧(85)提供的弹力为F=K*(H-H1),K为弹簧(85)弹性系数,H为弹簧(85)的自由长度;当堵头开关(60)打开时,即堵头开关(60)与第一进水口(91)不接触,第一过水道(30)打开,水源进入本体(10)后,经第一进水口(91)后流入第一过水道(30),然后水源冲击控制件(80)的压轴(81),使控制件(80)在空腔(70)内向右移动,第一密封圈(831)完全封堵第二进水口(92),水源从第一出水口(51)流出,形成第一出水状态,此时弹簧(85)压缩后的长度为H2,因此弹簧(85)此时提供的弹力为F1=K*(H-H2);当堵头开关(60)关闭时,即堵头开关(60)与第一进水口(91)接触,使第一过水道(30)关闭,水源无法进入第一过水道(30)冲击压轴(81),从而水源往第二过水道(40)方向流动,冲击控制件(80)上的切换栓(82),控制件(80)在水源冲击的作用下,在空腔(70)内向左移动,直至限位面(811)与配合面(10a)接触,此时弹簧(85)压缩后的长度为H3,此时弹簧(85)提供的弹力为F2=K*(H-H3)。在堵头开关(60)打开时,冲击压轴(81)的水压大于冲击切换栓(82)的水压,因此打开堵头开关(60)时,控制件(80)还是位于空腔(70)的最右端,第二出水口(52)不出水。

如说明书附图2-4所示,弹簧(85)压缩后的长度为H>H1>H3>H2,因此弹簧(85)压缩后提供的弹力F<F2<F1,因此在第二出水状态下,只需克服一点点弹簧(85)的弹力,即可使第一密封圈(831)不封堵第二进水口(92),从而实现第二出水口(52)的出水;而在第一出水状态下,弹簧(85)提供较大的弹力,因此第一密封圈(831)能紧紧封堵第二进水口(92),即使切换栓(82)受到高压的冲击,也不会出现过水状态的失效,从而保证了高压水与低压水的可靠性。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