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金单件的压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8733发布日期:2019-03-22 19:2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五金单件的压平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五金制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五金单件的压平结构。
背景技术
:在五金产品中有些单件为增加强度,一般设计压平的结构,即将材料的两端通过折弯反压叠在一起,同时为防止生锈,会进行进一步电镀处理,但是,此类五金单件往往电镀后压边处会有吐酸现象,即会产生发黄,使该区域颜色与其它区域正常颜色有明显的区分,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两个料叠得太死或者间隙过小,导致电镀液体无法进入该区域,或者进入后无法顺利流出而导致电镀工艺失效,进而影响产品品质。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五金单件的压平结构,以解决电镀不良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五金单件的压平结构,包括五金单件本体,所述的五金单件本体通过两端折弯反压以使得所述的五金单件本体的其中一部分形成弧度端部的折弯结构、另一部分形成延伸上端和延伸下端,所述的延伸上端和延伸下端的间隙大于0.1mm,所述的延伸上端的下端面和延伸下端的上端面是相互平行的。优选地,所述的延伸上端的上端面是水平的。优选地,所述的延伸下端的下端面是水平的。优选地,所述的延伸上端的长度大于延伸下端的长度。优选地,所述的延伸上端的长度与延伸下端的长度相同。优选地,所述的延伸上端的长度小于延伸下端的长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五金单件的压平结构,电镀时有效杜绝压边处有吐酸的现象发生。产品不良率大为降低,从而确保大货交货顺畅,从根本上杜绝因结构导致电镀不良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传统的五金单件的压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五金单件的压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五金单件本体2弧度端部3延伸上端4延伸下端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该五金单件的压平结构,包括五金单件本体1,所述的五金单件本体1通过两端折弯反压以使得所述的五金单件本体1的其中一部分形成弧度端部2的折弯结构、另一部分形成延伸上端3和延伸下端4,所述的延伸上端3和延伸下端4的间隙大于0.1mm,使得电镀时电镀液体顺利的进入到间隙内,或者进入间隙后顺利流出而无法导致电镀工艺失效,进而保证产品品质,有效杜绝压边处有吐酸的现象,产品不良率大为降低,从而确保大货交货顺畅,从根本上杜绝因结构导致电镀不良的问题。进一步地,电镀完后再对延伸上端3和延伸下端4进行简单二次压平,使得所述的延伸上端3的下端面和延伸下端4的上端面是相互平行的。同时使得所述的延伸上端3的上端面是水平的、所述的延伸下端4的下端面是水平的。大大减低产品的不良率,增加产品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的延伸上端3的长度大于或小于延伸下端4的长度,也可以是延伸上端3的长度与延伸下端4的长度相同。根据产品实际需要进行工艺设计。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