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启闭的通风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3434发布日期:2019-04-20 04:29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于启闭的通风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于启闭的通风阀。



背景技术:

工业通风设备需要将足够的新鲜空气有效的送到工作场所,保证生产和良好的劳动条件;同时通风系统需要简单稳定,易于管理,通风阀需要具备良好的通风效果,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同时便于维护。

传统的通风阀的阀板类似百叶窗的叶片,其阀板为数个联动一起启闭,驱动阀板启闭与传统的蝶阀相类似,这种驱动装置需要占据大量空间。

鉴于此,本案的发明人设计出了一种易于启闭的通风阀,其结构简单,便于维护,设计新颖,同时能够快速启闭阀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易于启闭的通风阀,包括圆柱形的通风管、若干阀板和驱动阀板启闭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由前往后依次设有阀轮、驱动轴和固定轴,所述阀轮通过连杆与所述驱动轴相连接,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固定轴相枢接,所述固定轴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于所述通风管侧壁,所述驱动轴设有由前往后环绕侧壁向内凹陷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数量与所述阀板数量相同;所述阀板一侧边设有枢接杆和驱动杆,所述枢接杆与所述固定轴相枢接,所述驱动杆插设于所述导向槽内。

进一步的,连杆的截面呈多边形,驱动轴设有与所述连杆相匹配的多边形凹槽。

进一步的,多边形凹槽内设有沿多边形凹槽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连杆的与所述多边形凹槽连接的端部设有与所述限位槽相匹配的限位块。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阀轮,阀轮驱动驱动轴发生转动,驱动轴内的导向槽发生转动会带动驱动杆在导向槽内滑动,驱动杆的滑动会使得阀板进行翻转,这样就能达到快速启闭的作用;采用该结构,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同时驱动组件占用空间小。

2、在驱动轴上设计可以容置连杆凹槽,使得阀轮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将连杆收放到凹槽中,更加节省空间,凹槽设计成多边形,可以不影响阀轮的转动驱动。

3、限位槽和限位块的相互配合可以防止连杆完全脱出凹槽中。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侧面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驱动轴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通风管;2、阀板;21、枢接杆;22、驱动杆;3、驱动组件;31、阀轮;32、驱动轴;321、导向槽;322、凹槽;33、固定轴;331、固定块;4、连杆;41、限位槽;42、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并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易于启闭的通风阀,包括圆柱形的通风管1、若干阀板2和驱动阀板2启闭的驱动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由前往后依次设有阀轮31、驱动轴32和固定轴33,所述阀轮31通过连杆4与所述驱动轴32相连接,所述驱动轴32与所述固定轴33相枢接,所述固定轴33通过固定块331固定连接于所述通风管1侧壁,所述驱动轴32设有由前往后环绕侧壁向内凹陷的导向槽321,所述导向槽321的数量与所述阀板2数量相同;所述阀板2一侧边设有枢接杆21和驱动杆22,所述枢接杆21与所述固定轴33相枢接,所述驱动杆22插设于所述导向槽321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阀轮31来驱动阀板2翻转,阀轮31通过连杆4驱动驱动轴32发生转动,驱动轴32转动的同时会使驱动杆22在导向槽321内发生滑动,因此,阀板2以枢接杆21为支点,在驱动杆22的带动下进行翻转;从而达到快速启闭的作用。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同时驱动组件3占用空间小。

需要注意的是,导向槽321虽然环绕驱动轴32设置,但是导向槽321的开口朝向并不是沿着驱动轴32转动向驱动轴32的四周扩散,当枢接杆21和驱动杆22相互平行,导向槽321的开口方向始终朝向同一方向,这样导向槽321才能带动驱动杆22进行转动。导向槽321的开口方向应当随着驱动杆22运动过程中的变化而变化。

进一步的,连杆4的截面呈多边形,驱动轴32设有与所述连杆4相匹配的多边形凹槽322。该设置可以将连杆4收束于多边形凹槽322中,由于阀板2翻转只开启状态的时候,阀板2的边缘将会占用阀轮31的操作空间,工作人员难以将手握持阀轮31进行转动;这时便可以将连杆4从多边形凹槽322中抽出,当操作完毕后再将连杆4插设进去。

进一步的,多边形凹槽322内设有沿多边形凹槽322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限位槽41,所述连杆4的与所述多边形凹槽322连接的端部设有与所述限位槽41相匹配的限位块42。在拉动连杆4的时候,限位块42可以在限位槽41中滑动,同时限位块42卡在限位槽41边缘中可以防止连杆4直接从凹槽322中抽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