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系统以及显示装置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5795发布日期:2019-06-13 12:5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显示系统以及显示装置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系统以及显示装置底座。



背景技术:

目前,例如液晶电视的显示装置普遍采用悬挂方式固定安装,这种固定方式虽然简单、方便,但用户如需清晰、方便地观看电视必须在电视前的某个范围内。例如,正常的55寸液晶电视的最佳观看距离是电视尺寸的3倍,在用户视角为20度时,是电视尺寸的2.5倍,视角30度时,是电视尺寸的 1.6倍。另外,根据本领域相关学科的研究表明,55寸液晶电视的理想视角范围为90度,一旦采用墙面固定,对理想观看距离和观看视角范围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在例如室内的环境中观看电视会存在一定的死角区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扩展显示装置观看范围且减少观看死角区域的显示装置底座。

本公开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显示装置底座的显示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底座。其中,所述显示装置底座包括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第二滑轨、第二滑块、支架以及转轴。所述第一滑轨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滑轨,并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滑轨沿垂直于第一水平方向的第二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且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二滑轨,并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转轴竖直设置并可以自身为轴水平旋转,所述转轴下端连接于所述支架,上端用于安装显示装置,所述转轴由第三驱动机构驱动。

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滑轨包括第一基板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多根第一轨道,多根所述第一轨道平行且间隔地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滑块为分别滑动配合于多根所述第一轨道的多个,所述第二滑轨固定于多个所述第一滑块上。

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滑轨包括第二基板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基板的多根第二轨道,多根所述第二轨道平行且间隔地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滑块为分别滑动配合于多根所述第二轨道的多个,所述支架固定于多个所述第二滑块上。

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丝杠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相对固定于所述第一滑轨的一端,所述第一丝杠一端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螺接配合。

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丝杠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相对固定于所述第二滑轨的一端,所述第二丝杠一端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螺接配合。

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固定于所述支架,并传动连接于所述转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系统。其中,所述显示系统包括显示装置、调节底座以及控制器。所述显示装置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被配置为采集用户相对于所述显示装置的位置信息。所述调节底座支撑于所述显示装置底部,所述调节底座被配置为通过驱动机构调节显示装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水平方向上移动或在水平方向上旋转。所述控制器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控制所述驱动机构,使得显示装置保持朝向用户。

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调节底座包括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第二滑轨、第二滑块、支架以及转轴。所述第一滑轨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滑轨,并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滑轨沿垂直于第一水平方向的第二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且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二滑轨,并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转轴竖直设置并可以自身为轴水平旋转,所述转轴下端连接于所述支架,上端用于安装显示装置,所述转轴由第三驱动机构驱动。

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传感器为超声波扫描传感器。

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显示系统还包括供用户穿戴的穿戴装置,所述穿戴装置上设有接收器,所述接收器被配置为作为代表用户的参照物,供所述传感器采集用户相对于所述显示装置的位置信息。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公开提出的显示系统以及显示装置底座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公开提出的显示装置底座,利用“显示装置底座包括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第二滑轨、第二滑块、支架以及转轴。第一滑块可滑动地设于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固定于第一滑块上。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设于第二滑轨。支架固定于第二滑块上。转轴竖直设置并可以自身为轴水平旋转,转轴下端连接于支架,上端用于安装显示装置”的结构设计,使得将显示装置安装于该显示装置底座时,能够在两个不同的水平方向上移动或在水平方向上旋转,提升显示装置位置和方向调节的自由度,使得扩展显示装置观看范围和减少观看死角区域成为可能。

本公开提出的显示系统,利用“显示系统包括显示装置、调节底座以及控制器。显示装置设有传感器,传感器被配置为采集用户相对于显示装置的位置信息。调节底座支撑于显示装置底部,调节底座被配置为通过驱动机构调节显示装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水平方向上移动或在水平方向上旋转。控制器连接于驱动机构,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位置信息控制驱动机构,使得显示装置保持朝向用户”的结构设计,使得显示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相对于显示装置的位置,通过调节底座调节显示装置保持朝向用户,从而扩展显示装置的观看范围,减少观看死角区域。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显示装置底座的一角度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示出的显示装置底座的另一角度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显示系统的用户移动模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显示装置底座;

111.第一滑轨;

1111.第一基板;

1112.第一轨道;

112.第一滑块;

1131.第一电机;

1132.第一丝杠;

1133.第一联轴器;

1134.第一安装座;

121.第二滑轨;

1211.第二基板;

1212.第二轨道;

122.第二滑块;

1231.第二电机;

1232.第二丝杠;

1233.第二联轴器;

1234.第二安装座;

131.支架;

132.转轴;

133.第三电机;

134.固定座;

1341.紧固螺栓;

200.显示装置;

210.传感器;

X.第一水平方向;

Y.第二水平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公开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公开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公开。

在对本公开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公开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公开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的是,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上”、“之间”、“上端”等来描述本公开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显示装置底座实施方式

参阅图1,其代表性地示出了本公开提出的显示装置底座的一角度的侧视图。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公开提出的显示装置底座是以应用于液晶电视的底座为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将本公开的相关设计应用于其他类型的电视或其他显示装置中,而对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公开提出的显示装置底座的原理的范围内。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公开提出的显示装置底座100用于安装和承载例如液晶电视的显示装置200,并可提供显示装置200在互成角度的两个水平方向上移动或在水平方向上旋转的位置调节功能。其中,该显示装置底座100主要包括第一水平位移机构、第二水平位移机构以及旋转机构。配合参阅图2,图2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公开原理的显示装置底座的另一角度的侧视图。以下结合上述附图,对本公开提出的显示装置底座的各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连接方式和功能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水平位移机构主要包括第一滑轨111、第一滑块112以及第一驱动机构。具体而言,第一滑轨111沿第一水平方向X延伸设置。第一滑块112设置在第一滑轨111上并与其滑动配合。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滑块112沿第一滑轨111滑动。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水平位移机构主要包括第二滑轨121、第二滑块122以及第二驱动机构。具体而言,第二滑轨121固定在第一滑块112上,并沿第二水平方向Y延伸设置,该第二水平方向Y与上述第一水平方向X之间具有夹角,且本实施方式中该夹角优选为90°,即第一水平方向X与第二水平方向Y优选为相互垂直的关系。第二滑块122设置在第二滑轨121上并与其滑动配合。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滑块122沿第二滑轨121滑动。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机构主要包括支架131、转轴132以及第三驱动机构。具体而言,支架131固定在第二滑块122上。转轴132竖直设置并能够以自身为轴水平旋转。转轴132的下端可旋转地连接于支架131,转轴132的上端用于安装显示装置200。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转轴132旋转,从而带动显示装置200旋转。

据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公开提出的显示装置底座100,通过第一滑轨111、第一滑块112、第二滑轨121、第二滑块122、支架131以及转轴132 的结构和相互配合关系的设计,能够实现显示装置200在互呈角度(例如 90°)的两个水平方向上的平移,同时能够实现显示装置200的在水平方向上的旋转。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滑轨111主要包括第一基板1111以及两根第一轨道1112。具体而言,第一基板1111用于放置在地面或其他承载平面上,两根第一轨道1112固定在第一基板1111上。两根第一轨道1112平行且间隔地沿第一水平方向X延伸。承上,第一滑块 112亦为两个,两个第一滑块112分别滑动配合于两根第一轨道1112,第二滑轨121固定在两个第一滑块112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轨道1112 的数量亦可为一根或相互平行且间隔布置的多根。再者,当第一轨道1112 的数量为多根时,第一滑块112可以为与第一轨道1112数量相同的多个,或可为一个具有多个滑槽的整体,则多个滑槽分别与多根第一轨道1112滑动配合,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机构主要包括第一丝杠1132和第一电机1131。具体而言,第一电机1131与第一滑轨111相对固定,且优选地位于第一滑轨111的一端。第一丝杠1132的一端传动连接于第一电机1131的输出端,另一端与第一滑块112螺接配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亦可采用例如直线电机的其他结构或装置替代上述设计作为第一驱动机构,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上述第一水平位移机构具有第一基板1111的结构设计,第一电机1131可以优选地通过第一安装座1134固定安装在第一基板1111上。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机1131可以优选为小型伺服电机。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丝杠1132的该一端优选地通过第一联轴器1133传动连接于第一电机1131的输出端。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滑轨121主要包括第二基板1211以及两根第二轨道1212。具体而言,第二基板1211固定在第一滑块112上。两根第二轨道1212固定在第二基板1211上,两根第二轨道1212平行且间隔地沿第二水平方向Y延伸。承上,第二滑块122亦为两个,两个第二滑块122分别滑动配合于两根第二轨道1212,支架131固定在两个第二滑块122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轨道1212的数量亦可为一根或相互平行且间隔布置的多根。再者,当第二轨道1212的数量为多根时,第二滑块122可以为与第二轨道1212数量相同的多个,或可为一个具有多个滑槽的整体,则多个滑槽分别与多根第二轨道1212滑动配合,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机构主要包括第二丝杠1232和第二电机1231。具体而言,第二电机1231与第二滑轨121相对固定,且优选地位于第二滑轨121的一端。第二丝杠1232的一端传动连接于第二电机1231的输出端,另一端与第二滑块122螺接配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亦可采用例如直线电机的其他结构或装置替代上述设计作为第二驱动机构,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上述第二水平位移机构具有第二基板1211的结构设计,第二电机1231可以优选地通过第二安装座1234固定安装在第二基板1211上。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电机1231可以优选为小型伺服电机。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丝杠1232的该一端优选地通过第二联轴器1233传动连接于第二电机1231的输出端。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131可以优选地采用“E”字型的结构。具体而言,支架131包括立架和三个横架。立架固定在第二滑块122上,三个横架分别水平固定在立架的相同一侧,并分隔出两个空间。承上,第三电机133固定在两个空间中的相对靠下的一个种,转轴132穿过三个横架的相对靠上的两个并传动连接于第三电机133的输出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架131亦可采用其他结构,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驱动机构主要包括第三电机133。具体而言,第三电机133固定在支架131中,并传动连接于转轴 132。

更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电机133可以优选地设置在位于转轴132下端下方的位置,即第三电机133传动连接于转轴132 的下端。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电机133可以优选为小型伺服电机。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转轴132的上端可以优选地通过一固定座134与显示装置200固定连接。并且,该固定座134与转轴132 之间可以通过紧固螺栓1341可调节地连接。

在此应注意,附图中示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显示装置底座仅仅是能够采用本公开原理的许多种显示装置底座中的几个示例。应当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原理绝非仅限于附图中示出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显示装置底座的任何细节或显示装置底座的任何部件。

综上所述,利用“显示装置底座包括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第二滑轨、第二滑块、支架以及转轴。第一滑块可滑动地设于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固定于第一滑块上。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设于第二滑轨。支架固定于第二滑块上。转轴竖直设置并可以自身为轴水平旋转,转轴下端连接于支架,上端用于安装显示装置”的结构设计,使得将显示装置安装于该显示装置底座时,能够在两个不同的水平方向上移动或在水平方向上旋转,提升显示装置位置和方向调节的自由度,使得扩展显示装置观看范围和减少观看死角区域成为可能。

显示系统实施方式

基于上述对显示装置底座的示例性说明,以下对本公开提出的显示系统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公开提出的显示系统是以液晶电视为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将本公开的相关设计应用于其他类型的电视或其他显示装置中,而对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公开提出的显示系统的原理的范围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公开提出的显示系统主要包括例如液晶电视的显示装置、调节底座以及控制器。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液晶电视的屏幕一侧设置有传感器210(可配合参阅图2观察传感器210与显示装置200的相对位置),该传感器210 可以被配置为采集用户相对于显示装置的位置信息。调节底座支撑在液晶电视的底部,该调节底座被配置为通过驱动机构调节显示装置在互呈夹角(例如90°)的两个水平方向上移动或在水平方向上旋转。控制器连接于驱动机构,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位置信息控制驱动机构,使得显示装置保持朝向用户。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节底座可以优选地采用本公开提出的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详细说明的显示装置底座的结构设计。即,调节底座包括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第二滑轨、第二滑块、支架以及转轴。第一滑轨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第一滑块可滑动地设于第一滑轨,并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滑轨沿垂直于第一水平方向的第二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且固定于第一滑块上。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设于第二滑轨,并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支架固定于第二滑块上。转轴竖直设置并可以自身为轴水平旋转,转轴下端连接于支架,上端用于安装液晶电视,转轴由第三驱动机构驱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调节底座亦可选择其他能够实现上述对液晶电视的调节功能的底座结构。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210可以优选为超声波扫描传感器。具体而言,超声波扫描传感器的旋转角度优选为120°,其能够将超声波信号转换成其他能量信号(通常是电信号)。其中,超声波是指振动频率高于20KHz的机械波,其具有频率高、波长短、绕射现象小,特别是方向性好、能够成为射线而定向传播等特点。超声波对液体、固体的穿透性能较强,尤其适用于不透明固体。超声波碰到杂质或分界面时会产生显著反射形成反射成回波,碰到活动物体会产生多普勒效应。

为了便于理解,配合参阅图3,图3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公开提出的显示系统的用户移动模型示意图。其中,A为传感器210的位置,即为显示装置的位置。B1和B2为用户移动的不同位置,即用户是由B1移动至B2。α为用户在由B1移动至B2时相对于A位置的移动角度。a为B1与B2之间的距离,即用户的移动距离,b为A与B1之间的距离,c为A与B2之间的距离。ΔLx为用户由B1移动至B2时在第一水平方向X上的偏移距离,ΔLy为用户由B1移动至B2时在第二水平方向Y上的偏移距离。另外,为了便于描述,图3中示出的移动模型是将B1作为用户在正视液晶电视的某个位置,即B1与A之间的连线方向为第二水平方向Y。

承上,如图3所示,用户位于B1位置时,超声波扫描传感器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碰到用户时形成反射波,超声波扫描传感器记录一个超声波往返的时间,记为t1,超声波的速度已知为V(V=340m/s),此时距离b为b=Vt1/2。当用户发生任意移动(例如移动至B2位置),超声波扫描传感器的记录时间为t2,此时用户距离位置A的距离c为c=Vt2/2。

根据以下公式:

①余弦定理,cosα=(b2+c2-a2)/2bc;

②cosα=(b+ΔLy)/c;

③c2=a2+(c+ΔLy)2

其中,距离a,偏移角度α和偏移距离ΔLy为未知数,根据公式①②③,则可计算出偏移角度α,第二水平方向Y的偏移距离ΔLy,同时也可以计算出第一水平方向X的偏移距离ΔLx。据此,控制器(或传感器)向调节底座 (例如各电机)给出调节信号,来补偿用户在两个水平方向上的偏移距离ΔLx、ΔLy以及偏移角度α,从而使用户一直处于最佳的观看距离和角度,从而实现液晶电视的基于物联网原理的全自动的智能调节。另外,可以通过液晶电视的遥控器来开启和关闭上述调节功能。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系统还可以优选地包括供用户穿戴的穿戴装置。具体而言,穿戴装置上设置有接收器。该接收器被配置为接收超声波扫描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以在超声波扫描传感器采集用户相对于液晶电视的位置信息时,作为反射超声波的分界面,即作为代表用户的参照物。据此,当超声波扫描传感器(或其他类型的传感器)的扫描范围内存在多个用户时,可以穿戴该穿戴装置的用户作为调节的基准,使得该显示系统的智能调节功能进一步适用于多个用户同时观看时的场景。

在此应注意,附图中示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显示系统仅仅是能够采用本公开原理的许多种显示系统中的几个示例。应当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原理绝非仅限于附图中示出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显示系统的任何细节或显示系统的任何步骤。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出的显示系统,利用“显示系统包括显示装置、调节底座以及控制器。显示装置设有传感器,传感器被配置为采集用户相对于显示装置的位置信息。调节底座支撑于显示装置底部,调节底座被配置为通过驱动机构调节显示装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水平方向上移动或在水平方向上旋转。控制器连接于驱动机构,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位置信息控制驱动机构,使得显示装置保持朝向用户”的结构设计,使得显示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相对于显示装置的位置,通过调节底座调节显示装置保持朝向用户,从而扩展显示装置的观看范围,减少观看死角区域。

以上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了本公开提出的显示系统以及显示装置底座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特定实施方式,相反,每个实施方式的组成部分和/或步骤可与这里所描述的其它组成部分和 /或步骤独立和分开使用。一个实施方式的每个组成部分和/或每个步骤也可与其它实施方式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结合使用。在介绍这里所描述和/ 或图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时,用语“一个”、“一”和“上述”等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此外,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字限制。

虽然已根据不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公开提出的显示系统以及显示装置底座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可在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公开的实施进行改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