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专用铜基轴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9689发布日期:2019-05-24 21:34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专用铜基轴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瓦,尤其涉及到一种发电机专用的铜基轴瓦。



背景技术:

轴瓦是滑动轴承和轴接触的部分,现有的轴瓦一般用青铜、减摩合金等耐磨材料制成,是发电机中非常重要的摩擦易损件,与发动机曲轴、活塞销、凸轮轴及汽车底盘上的某些轴类零件组成重要的摩擦副。摩擦会产生很高的温度,虽然轴瓦是由于特殊的耐高温合金材料制成,但轴瓦和转轴之间因润滑不良而产生直接摩擦产生的高温仍然足于将其损坏。轴瓦还可能由于负荷过大、温度过高、润滑油存在杂质或黏度异常等因素造成烧瓦,会间接导致滑动轴承损坏,而用于高爆发力的大功率发动机的轴瓦更是如此,因此需要一种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和抗疲劳强度,同时还应该有一种具有良好的顺应性、嵌入性和耐磨性的轴瓦,以满足大功率发电机对轴瓦的要求。

为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专用铜基轴瓦,相比于现有的轴瓦,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铜基合金层中Sn的含量,使得铜基合金层的硬度及承载能力得到提高。除此之外,在铜基合金层表面电镀一层较软的减摩合金层,使其顺应性及嵌入性更好,可以和高硬度的曲轴匹配,更好的提高了轴瓦的承载能力、抗疲劳强度和耐磨性。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能力强、抗疲劳强度好、耐磨性能高和嵌入性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发动机专用铜基轴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轴瓦不能满足高爆发力的大功率发动机所需要的大承载能力和抗疲劳强度以及耐磨性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能力强、抗疲劳强度好、耐磨性能高和嵌入性好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专用铜基轴瓦,轴瓦为半圆形片状结构,轴瓦上关于横向中心轴线对称开设有“U”形油槽,油槽的中心处还开设有一圆形油孔,圆形油孔为径向通孔;轴瓦还包括有半圆形片状的钢背层,以及从外往内依次设置在钢背层的凹面处且与钢背层形状相同的铜基合金层和减摩合金层,铜基合金层采用材料Cu22Pb5Sn,减摩合金层材料采用Pb10Sn4Cu,铜基合金层通过烧结均匀固定在钢背层的凹面处,减摩合金层通过电镀均匀固定在铜基合金层的凹面处。

优选地,为了提高轴瓦的承载能力,钢背层的厚度在2-2.2mm范围之内。

优选地,为了提高铜基合金层的硬度和承载能力;所述铜基合金层的厚度在0.3-0.7mm范围之内且其内圆精镗后粗糙度在Ra0.6之内。

优选地,为了提高轴瓦的顺应性和嵌入性,减摩合金层的厚度为0.02mm。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专用铜基轴瓦,包括有半圆形片状的钢背层,以及从外往内依次设置在所述钢背层的凹面处且与所述钢背层形状相同的铜基合金层和减摩合金层。与现有技术中的现有技术中的轴瓦不能满足高爆发力的大功率发动机所需要的大承载能力和抗疲劳强度以及耐磨性能相比,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铜基合金层中Sn的含量,使得铜基合金层的硬度及承载能力得到提高。除此之外,在铜基合金层表面电镀一层较软的减摩合金层,使其顺应性及嵌入性更好,可以和高硬度的曲轴匹配,更好的提高了轴瓦的承载能力、抗疲劳强度和耐磨性。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能力强、抗疲劳强度好、耐磨性能高和嵌入性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专用铜基轴瓦,如图1所示,轴瓦1为半圆形片状结构,轴瓦1上关于横向中心轴线对称开设有“U”形油槽2,油槽2的中心处还开设有一圆形油孔3,圆形油孔3为径向通孔;如图2所示,轴瓦1还包括有半圆形片状的钢背层4,以及从外往内依次设置在钢背层4的凹面处且与钢背层4形状相同的铜基合金层5和减摩合金层6,钢背层4的厚度为2.2mm。铜基合金层5采用材料Cu22Pb5Sn,铜基合金层5的内圆精镗后粗糙度为Ra0.6且厚度为0.3mm。减摩合金层6材料采用Pb10Sn4Cu,减摩合金层6的厚度为0.02mm。铜基合金层5通过烧结均匀固定在钢背层4的凹面处,减摩合金层6通过电镀均匀固定在铜基合金层5的凹面处。通过实验测得实施例1中的发动机专用铜基轴瓦的承载能力和抗耐磨性能均为7级,抗疲劳强度和嵌入性均为10级,而普通轴瓦在相同测试条件下承载能力和抗耐磨性能为6级,抗疲劳强度和嵌入性能为7级。

实施例2

实施例2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专用铜基轴瓦,轴瓦1为半圆形片状结构,轴瓦1上关于横向中心轴线对称开设有“U”形油槽2,油槽2的中心处还开设有一圆形油孔3,圆形油孔3为径向通孔;轴瓦1还包括有半圆形片状的钢背层4,以及从外往内依次设置在钢背层4的凹面处且与钢背层4形状相同的铜基合金层5和减摩合金层6,钢背层4的厚度在2.mm。铜基合金层5采用材料Cu22Pb5Sn;铜基合金层5的内圆精镗后粗糙度为Ra0.3且厚度为0.7mm。减摩合金层6材料采用Pb10Sn4Cu,减摩合金层6的厚度为0.02mm。铜基合金层5通过烧结均匀固定在钢背层4的凹面处,减摩合金层6通过电镀均匀固定在铜基合金层5的凹面处。通过实验测得实施例2中的发动机专用铜基轴瓦的承载能力和抗耐磨性能均为7级,抗疲劳强度和嵌入性均为10级,而普通轴瓦在相同测试条件下承载能力和抗耐磨性能为6级,抗疲劳强度和嵌入性能为7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