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器支撑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9681发布日期:2019-05-24 21:34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向器支撑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转向器支撑轴承。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转向器同步系统上使用一般为普通深沟球结构,轴承与壳体安装时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在一起,安装时因过盈配合很容易伤损轴承内部结构。目前市场上的转向器支撑轴承厚度较厚,容易导致过盈量大,安装不便,装配效率低,但若减小厚度,致使密度降低,进而容易导致过盈量小配合不够,轴承容易打滑甚至相对的移动,令安全性能缺乏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厚度薄、密度大、机械性能强的转向器支撑轴承。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转向器支撑轴承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转向器支撑轴承,包括一体连接的内环体和外环体,所述内环体上端与外环体上端相持平,所述内环体下端高于外环体下端,且内环体下端通过下弧面与外环体下端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内环体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覆设于内环体表面的内弧面、设于内弧面底部的过渡面以及与过渡面垂直相交的平衡面,所述内环体和内弧面之间形成球状,所述内弧面顶端开设有V形开口,所述内弧面两侧与内环体之间设有矩形凹槽,所述过渡面上部曲线为弧形,下部曲线为直线形,所述平衡面截面呈月牙状,沿水平方向延伸,直至其弧形端与外环体边沿固定连接为一体,靠近所述矩形凹槽处的下弧面与平衡面边沿之间通过弧形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环体外围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锯齿,锯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20°。

优选的,所述内环体内径达1.11cm,所述外环体外径达1.271cm,所述内弧面之间的距离达1.025cm。

优选的,所述内环体位置度为0.005,圆跳动为0.005。

优选的,所述内弧面位置度为0.005,垂直度为0.1。

优选的,所述矩形凹槽中心线与V形开口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0°。

优选的,所述V形开口之间的夹角为86°。

优选的,所述转向器支撑轴承密度大于6.8g/cm3,硬度最小为HRC35。

优选的,所述转向器支撑轴承的粉末冶金组分质量百分比为:Fe:余量,C:0.6~0.9%,Cu:1.5~3.9%。

优选的,所述转向器支撑轴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成形:将铁基冶金粉末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填入成形模具内,成形机台60T,常温下压制成形;

烧结:在连续式烧结炉内烧结,烧结温度1120±10℃,网带速度120mm/min,RX气氛;

一次油浸:将烧结坯置于普通油浸机内,采用CRC3.36润滑油浸泡,时间约为10s;

加工:采用63T成形机台整形加工;

热处理:在渗碳炉内进行渗碳处理,温度850±10℃,时间1~3h,然后进入油槽淬火,油温100℃,最后送入回火炉内180℃回火1h;

机加工:采用数控机床车削内孔;

品管:对零件进行品质检查;

洗净干燥:采用超声清洗零件,并进行干燥;

普通油浸:将零件置于普通油浸机内,采用CRC3.36润滑油浸泡,时间约为10s;

包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零件厚度薄,有效减少占用空间,提升零件传递的时效性,同时通过采用粉末冶金工艺,解决了较薄零件密度小的问题,令零件的机械性能以及安全性能得到保障;而且本实用新型质量好,精度高,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内环体;2.外环体;3.下弧面;4.内弧面;5.过渡面;6.平衡面;7.V形开口;8.矩形凹槽;9.弧形面;10.锯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一种转向器支撑轴承,包括一体连接的内环体1和外环体2,所述内环体1上端与外环体2上端相持平,所述内环体1下端高于外环体2下端,且内环体1下端通过下弧面3与外环体2下端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内环体1位置度为0.005,圆跳动为0.005,所述内环体1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覆设于内环体1表面的内弧面4、设于内弧面4底部的过渡面5以及与过渡面5垂直相交的平衡面6,所述内环体1和内弧面4之间形成球状,所述内弧面4位置度为0.005,垂直度为0.1,所述内弧面4顶端开设有V形开口7,所述V形开口7之间的夹角为86°,所述内弧面4两侧与内环体1之间设有矩形凹槽8,所述矩形凹槽8中心线与V形开口7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0°,所述过渡面5上部曲线为弧形,下部曲线为直线形,所述平衡面6截面呈月牙状,沿水平方向延伸,直至其弧形端与外环体2边沿固定连接为一体,靠近所述矩形凹槽8处的下弧面3与平衡面6边沿之间通过弧形面9连接,所述外环体2外围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锯齿10,锯齿10之间形成的夹角为20°。其中,所述内环体1内径达1.11cm,所述外环体2外径达1.271cm,所述内弧面4之间的距离达1.025cm。

所述转向器支撑轴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0.6~0.9%C、1.5~3.9%Cu以及剩余Fe混合均匀后填入成形模具内,成形机台60T,常温下压制成形;在连续式烧结炉内烧结,烧结温度1120±10℃,网带速度120mm/min,RX气氛;将烧结坯置于普通油浸机内,采用CRC3.36润滑油浸泡,时间约为10s;采用63T成形机台整形加工;在渗碳炉内进行渗碳处理,温度850±10℃,时间1~3h,然后进入油槽淬火,油温100℃,最后送入回火炉内180℃回火1h;采用数控机床车削内孔;对零件进行品质检查;采用超声清洗零件,并进行干燥;将零件置于普通油浸机内,采用CRC3.36润滑油浸泡,时间约为10s;包装。

对制备出的成品进行检测,密度:6.8g/cm3,硬度:HRC35,有效解决了零件厚度薄而导致的密度小的问题,具有高强度以及良好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