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旋转档位的水龙头出水接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8727发布日期:2019-05-15 22:53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旋转档位的水龙头出水接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配件,尤其是一种具有旋转档位的水龙头出水接头组件。



背景技术:

水龙头是水阀的通俗称谓,是一种用来控制水流的大小开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龙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之一就是要求水龙头的出水管能够相对于水龙头本体转动,这一功能通常依靠连接在出水管和水龙头本体之间的出水接头组件来实现。然而,传统的水龙头的出水管在转动时是没有档位的,用力甩动时容易转过头,使用较不方便。

同时,传统的出水接头组件通常包括铜本体以及套设在铜本体上的卡环和密封圈,铜本体固定连接在水龙头本体上,卡环套设在铜本体上并通过定位销或定位柱与出水管连接,密封圈位于卡环的上方以防止漏水,即卡环的长度受限于密封圈的安装位置。出水管转动时带动卡环相对于铜本体转动。然而实际使用时,使用者推动出水管旋转所产生的扭力或者水龙头的出水管的水锤效应所产生的扭力都会使得出水管往某一个方向摆动,进而单边压缩密封圈并与铜本体相互碰触,由于铜本体和出水管都为金属件,两者相互碰触会导致旋转时产生较大的噪音,影响水龙头的产品质量。

此外,传统的铜本体的直径大小通常取决于出水管的内径大小,导致铜本体的重量相对较大,成本相对较高。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水龙头出水接头组件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水龙头的产品质量相对较高且成本相对较低的水龙头出水接头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旋转档位的水龙头出水接头组件,包括内接头和套设在所述内接头上的塑料套,所述内接头的外侧壁开设有卡槽和位于所述卡槽下方的内密封槽,且所述内接头的外侧壁设置有位于所述卡槽下方的档位环,所述档位环上开设有多个以所述内接头的轴线为中心匀布的弧形槽,所述内密封槽内设置有内密封环,所述塑料套具有用于穿插所述内接头的内孔,所述内孔包括第一孔段和位于所述第一孔段下方的第二孔段,所述第二孔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径,且所述第二孔段朝向所述第一孔段的一端形成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上设置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朝向所述内孔的中心轴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弧形槽配合的凸柱,所述塑料套的外侧壁开设有外密封槽和与水龙头出水管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外密封槽内设置有外密封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台阶面上还设置有具有缺口的包覆环,所述弹性片位于所述包覆环的缺口处,所述档位环穿插在所述包覆环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包覆环的外侧壁和所述第二孔段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筋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卡槽内穿插有卡环,所述卡环抵顶在所述塑料套的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塑料套的上端开设有与所述内孔连通的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内设置有卡簧,所述卡簧的上端设置有用于穿插在所述卡槽内的扣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内密封槽位于所述档位环上方或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内接头在位于所述内密封槽下方的位置处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将所述内接头分隔为上段和下段,所述卡槽和所述内密封槽位于所述上段,所述下段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内接头靠近所述外螺纹段的一端的端面开设有沉孔,所述沉孔的孔底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的横截面呈正六边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塑料套为POM材料的塑料件,所述内接头为铜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内密封槽和所述外密封槽分别有两个以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凸柱和弧形槽形成转动档位,有效避免转过头的问题,使用较为方便;同时通过在塑料套的内外侧分别设置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使得塑料套的长度可以不受密封圈位置的限制,当出现出水管单边压缩密封圈时,出水管只可能与塑料套接触而不会与内接头直接接触,旋转时不易产生噪音,水龙头的产品质量相对较高;此外,塑料套的存在使得内接头对应位置的外径可以尽可能往小尺寸设计,有效降低了内接头的重量,成本相对较低。

2、通过在塑料套的上端设置避让槽和卡簧,利用卡簧和卡槽的相互配合实现塑料套和内接头之间的连接,组装效率相对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龙头出水接头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密封环;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塑料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10-内接头; 11-卡槽;

12-内密封槽; 13-档位环;

14弧形槽; 15-凸块;

16-定位环; 17-外螺纹段;

18-沉孔; 19-穿孔;

20-塑料套; 21-内孔;

22-避让槽; 23-卡簧;

24-外密封槽; 25-定位孔;

26-台阶面; 27-弹性片;

28-凸柱; 29-包覆环;

30-筋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水龙头出水接头组件,既是一种具有旋转档位的水龙头出水接头组件,也是一种扣接式水龙头出水接头组件,该水龙头出水接头组件包括内接头10和套设在内接头10上的塑料套20,其中,内接头10最好为铜件,便于进行机加工,塑料套20最好为POM材料的塑料件。为了便于描述,在本实施例中以水龙头出水接头组件安装在水龙头上且水龙头安装在台面上时的上下方向为各零部件的上下方向,此时,内接头10和塑料套20都竖直布置。

内接头10的外侧壁开设有卡槽11和位于卡槽11下方的内密封槽12,且内接头10的外侧壁设置有位于卡槽11下方的档位环13,其中,内密封槽12最好有两个以上,各密封槽12内都设置有内密封环(图中未示出),以便形成双重密封。档位环13可以位于各内密封槽12的上方,也可以位于各内密封槽12的下方,即内密封槽12位于档位环13的上方或下方。在本实施例中档位环13位于各内密封槽12的下方。档位环13上开设有多个以内接头10的轴线为中心匀布的弧形槽14,各弧形槽14上下通透,相邻两个弧形槽14之间形成有凸块15。此外,内接头10在位于内密封槽12和档位环13下方的位置处设置有定位环16,该定位环16将内接头10分隔为上段和下段,卡槽11和内密封槽12和档位环13的都位于上段,而下段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段17,使用时,外螺纹段17螺旋连接在水龙头本体上,实现内接头10和水龙头本体之间的连接。

当然,内接头10上还需要开设用于供水从水龙头本体流到出水管上的进水孔,台进水孔通常为直通式的圆孔。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内接头10靠近外螺纹段的一端的端面开设有沉孔18,沉孔18的孔底开设有穿孔19,该穿孔19的横截面呈正六边形,这样穿孔19可以作为内六角扳手孔使用,便于将内接头10拧紧在水龙头本体上,而沉孔18的存在主要是为了降低内接头10的重量,降低成本。

塑料套20具有用于穿插内接头10的内孔21,具体的,塑料套20的内孔21套设在内接头10的上段,这样,在保证内接头10的壁厚符合强度要求且内接头10的内孔的最小内径符合水龙头流量要求的情况下,上段的最大外径可以尽可能往小尺寸设计,以减轻内接头10的重量。

为了防止塑料套20在使用时被从内接头10上拔出,可在卡槽11内穿插有卡环,并让该卡环抵顶在塑料套20的上端,进而使得塑料套20被限制在该卡环和定位环16之间,但是组装较为麻烦,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塑料套20的上端开设有与内孔21连通的避让槽22,避让槽22最好有两个以上,各避让槽22以内孔21为中心匀布,各避让槽22内都设置有卡簧23,各卡簧23的上端朝向内孔21的一侧都设置有用于穿插在卡槽11内的扣接部。在将塑料套20组装在内接头10上的过程中,扣接部会被往远离内孔21的方向顶压,同时使得卡簧23产生弹性变形,当扣接部运动到与卡槽11对应的位置是,卡簧23复位使得扣接部穿入卡槽11中,限制塑料套20沿内接头10轴向的运动,但并不影响塑料套20相对于内接头10的转动,这样无需额外组装卡环,组装较为方便,组装效率也相对较高。

塑料套20的外侧壁开设有外密封槽24和与水龙头出水管配合的定位孔25,其中外密封槽24最好有两个以上,各外密封槽24内设置有外密封环(图中未示出),这同样可以形成双重密封。当然,水龙头出水管在与定位孔25对应的位置处也需要开设穿孔,通过将销钉或定位柱同时穿插在该穿孔和定位孔25中实现水龙头出水管和塑料套20之间的连接。

内孔21包括第一孔段和位于第一孔段下方的第二孔段,其中,第二孔段和第一孔段同轴布置,第二孔段的内径小于第一孔段的内径,且第二孔段朝向第一孔段的一端形成有台阶面26,即内孔21为倒置的台阶孔。台阶面26上设置有与内孔21平行布置的弹性片27,弹性片27朝向内孔21的中心轴的一侧设置有与弧形槽14配合的凸柱28。

在初始状态下,凸柱28穿插在某一个弧形槽14中;在出水管转动的过程中,会通过销钉或定位柱带动塑料套20转动,弹性片27和凸柱28也会随之转动使得凸柱28从上述弧形槽14中滑出,当凸柱28转动到与凸块15对应的位置时,凸块15通过凸柱28推动弹性片27往远离内孔21的中心轴的方向顶压,同时弹性片27产生弹性变形;当凸柱28转动到与弧形槽14对应的位置时,弹性片27复位使得凸柱28穿入对应的弧形槽14,阻止惯性力带动出水管继续转动,同时敲击弧形槽14的槽底并发出声音,提醒使用者已转动了一个档位。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台阶面26上还设置有具有缺口的包覆环29,弹性片27位于该包覆环29的缺口处,档位环13穿插在包覆环29中,此外,包覆环29的外侧壁和第二孔段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筋条30。这样可有效避免包覆环29变形,放置出水管晃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