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支架与导水槽安装用压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5600发布日期:2019-03-30 09:19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支架与导水槽安装用压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连接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太阳能支架与导水槽安装用压块。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目前现有技术中,为了在雨季中保护太阳能功能光伏组件不受雨水堆积造成损坏,一般通过将太阳能支架与导水槽进行结合形成具有防水效果的太阳能板支架。在安装时往往都需要使用到压块将水槽与太阳能支架结合起来,现有的压块通常采用太阳能板与太阳能支架连接时用的压块。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049966U、公开日为2011.11.2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用中间压块,它包括压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本体包括一个 U 型槽,所述 U 型槽的两侧壁顶端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压板,所述 U 型槽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安装孔。

通过采用压块分别抵在水槽以及太阳能支架上进行安装,从而将水槽与太阳能支架安装在一起。但是在水槽通常搭接在太阳能支架上后进行安装,由于水槽底部厚度的因素,为了找到稳定的位置安装,导致在安装时需要不断调整压块位置,以使压块的两侧压板能够分别抵在水槽以及太阳能支架上,使得安装过程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支架与导水槽安装用压块,具有提高其安装便捷性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支架与导水槽安装用压块,包括主板、设置于主板一侧的第一侧板以及设置于主板另一侧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主板形成U形结构,所述第一侧板远离主板的一端一体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与主板相互平行,所述压板用于抵接于导水槽的槽底上,所述第二侧板的长度长于第一侧板的长度,且所述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的长度差对应于导水槽的底部厚度设置,所述第二侧板用于抵接于太阳能支架上,在所述主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设螺栓的连接孔。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的压板,使得压板抵接于导水槽的槽底上,且由于压板与顶板相互平行,使得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平行,在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主板形成U形结构后,第一侧板与压板垂直,从而使得第一侧板受限于导水槽的挡沿上,第二侧板抵接于太阳能支架上,由于第二侧板的长度长于第一侧板的长度,使得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长度差适应于导水槽的槽底厚度,直接将压板放置导水槽内,第二侧板即可抵在太阳能支架上,之后通过设置的连接孔穿设螺栓将压块固定在太阳能支架上,实现导水槽与太阳能支架通过压块进行安装。整个安装过程只需将压块的压板放置于导水槽内,从而使得压板以及第二侧板配合将导水槽限制于太阳能支架上,并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将压块固定即可,安装十分便捷,实现提高其安装便捷性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压板与导水槽槽底抵触的表面上设置有波浪纹。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的波浪纹,一方面在安装后,压板抵触于导水槽的槽底上时,能够增大二者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压板固定后的稳定性,实现提高其安装稳定性的效果。另一方面,波浪纹的设置,使得水流能够通过波浪纹之间存在的间隙通过,比平面更利于在水槽中减少水流阻力,实现便于雨水排放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孔对称开设于主板上,且两所述连接孔之间的间距大小大于太阳能支架的宽度大小。

如此设置,通过将连接孔对称开设形成两连接孔,使得能够通过两连接孔进行固定连接,结合两点定位,提高安装后的稳定性。通过将两连接孔之间的间距大小大于太阳能支架的宽度大小设置,使得两连接孔位于太阳能支架外侧,避免雨水透过连接孔渗入太阳能支架的导槽内从而造成导槽积水的问题。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高于导水槽挡沿的高度。

如此设置,在安装后,第一侧板能够高于导水槽的挡沿,从而使得主板高于挡沿,避免压块安装后主板与挡沿接触造成挡沿损坏,实现保护导水槽挡沿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主板与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内侧的连接处上设置有多个加强筋。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的多个加强筋,使主板与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的连接处强度较高,提高其抗压性能,实现提高压块强度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加强筋的外表面呈弧形设置。

如此设置,通过将加强筋的外表面呈弧形设置,在取用时更为柔和,提高取用时的舒适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加强筋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加强筋均等分布。

如此设置,通过将四个加强筋均等分布,使得整体的受力更为均匀,避免应力集中,实现提高整体结构强度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压板、第一侧板、主板以及第二侧板的连接处上均设置有倒角,且所述压板、第一侧板、主板以及第二侧板一体连接。

如此设置,通过将压板、第一侧板、主板以及第二侧板一体连接,使得生产过程能够一体成型,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设置的倒角,能够在受力时减缓倒角处的应力集中,从而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实现提高其结构强度的效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的加强筋,提高主板与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连接处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其抗压性能,具有提高压块强度的效果;

2、通过设置在压板上的波浪纹,一方面增大压板与导水槽抵触时产生的摩擦力,提高压板固定后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便于雨水通过波浪纹之间的间隙流通,比平面更利于在水槽中减少水流阻力,实现便于雨水排放的效果;

3、通过设置的压板、第一侧板、主板以及第二侧板,将压块的压板放置于导水槽内,第二侧板即可抵接于太阳能支架上,从而使得压板以及第二侧板配合将导水槽限制于太阳能支架上,并通过螺栓将压块固定即可,安装十分便捷,实现提高其安装便捷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压块正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压块仰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压块与太阳能支架以及导水槽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板;11、连接孔;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压板;41、波浪纹;5、加强筋;6、倒角;7、垫块;8、导水槽;9、太阳能支架;10、螺栓;101、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太阳能支架与导水槽安装用压块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太阳能支架与导水槽安装用压块,如图1所示,包括主板1、设置于主板1一侧的第一侧板2以及设置于主板1另一侧的第二侧板3,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以及主板1形成U形结构,第一侧板2远离主板1的一端一体连接有压板4,压板4与顶板相互平行,形成第一侧板2与压板4垂直并与第二侧板3平行的结构。

如图1和图3所示,压板4、第一侧板2、主板1以及第二侧板3的连接处上均设置有倒角6,且压板4、第一侧板2、主板1以及第二侧板3一体连接。第二侧板3的长度长于第一侧板2的长度,且所述第二侧板3与第一侧板2的长度差对应于导水槽8的底部厚度设置,以将压板4放置于导水槽8内时,第二侧板3即抵在太阳能支架9上。

如图2所示,在压板4与导水槽8的槽底抵触的表面上设置有波浪纹41,波浪纹41根据压板4的实际宽度布局,本实施例设置为四个波浪纹41,以形成便于雨水排水的间隙,提高压块安装后导水槽8的排水性能。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侧板2的高度高于导水槽8挡沿的高度设置,以避免主板1与挡沿接触。在主板1与第一侧板2以及第二侧板3内侧的连接处上设置有多个加强筋5,加强筋5的外表面呈弧形设置。本实施例将加强筋5设置为四个,且四个加强筋5均等分布,以受力均匀避免应力集中。

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主板1上开设有用于穿设螺栓10的连接孔11,连接孔11对称开设于主板1上,且两连接孔11之间的间距大小大于太阳能支架9的宽度大小。本实施例结合垫块7、螺栓10以及螺母101进行使用,压块与垫块7分别抵触于太阳能支架9的顶部与底部,压块的压板4抵接于导水槽8的槽底,第一侧板2限位于导水槽8的挡沿上,第二侧板3抵接于太阳能支架9上。通过螺栓10穿设过压块上的连接孔11并穿设过垫块7后与螺母101螺纹连接,采用两点定位稳定地利用压块与垫块7的配合将导水槽8固定于太阳能支架9上。

工作原理:安装时,通过将压块的压板4放入导水槽8的槽底内,使得压板4抵接于导水槽8的槽底,第二侧板3抵接于太阳能支架9上。接着控制压块,使得第一侧板2抵在导水槽8的挡沿上,从而减少压块暂用导水槽8的使用面积,确保导水槽8的排水效果。之后通过两螺栓10穿过两连接孔11,将垫块7抵在太阳能支架9的底部,并控制两螺栓10穿设过垫块7,采用螺母101与两螺栓10螺纹连接固定,从而将螺栓10的螺帽抵触于主板1的表面,压块一侧抵在导水槽8内,另一侧抵在太阳能支架9顶端,垫块7抵在太阳能支架9底端,螺母101抵在垫块7远离太阳能支架9的表面上,实现将导水槽8固定于太阳能支架9上的效果。整个安装过程只需将压块的压板4放置于导水槽8内,第二侧板3即可抵接于太阳能支架9上,从而使得压板4以及第二侧板3配合将导水槽8限制于太阳能支架9上,并通过螺栓10与螺母101配合将压块固定即可,安装十分便捷,实现提高其安装便捷性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