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2030发布日期:2019-04-05 20:15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排水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给排水排污管道。



背景技术:

智能建筑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节能是世界性的大潮流和大趋势,同时也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求,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是21世纪中国建筑事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和热点。

排水管主要承担雨水、污水、农田排灌等排水的任务,排水管分为塑料排水管、混凝土管(CP)和钢筋混凝土管(RCP),其中用于建筑排水的塑料排水管在用于建筑排水时,由于排水管的管壁大多较为薄弱,使得排水管在安装使用时容易发生折断,影响排水管的使用,同时现有的排水管在使用时,管内的异味容易回流回排水管入口,从而令外界环境被异味污染,因此,需要在新风处理装置上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排水排污管道强度不佳以及异味容易回流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该装置中通过设置加强筋、支撑杆和隔离板,通过将加强筋嵌入管体外壁中,将支撑杆设置在管体内部,使得管体整体强度得到提升,从而提高管体的耐用性,在管体内部设置隔离板,使得隔离板对管体内的异味进行阻挡,防止异味溢散,实用性较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较好的使用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包括管体和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设置于管体内部;

所述管体包括通槽和隔音层,所述管体内部开口设置有若干个通槽,所述通槽一侧嵌入设置有滤网,所述管体外壳中固定连接有隔音层,所述管体内部转动连接有隔离板;

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加强筋和支撑杆,所述加强筋嵌入设置设置在管体外壳中,所述管体内部焊接设置有四个支撑杆,所述加强筋之间焊接设置有连接筋。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加强筋设有若干个呈“环形”状设置,且加强筋之间间距与管体尺寸大小呈相匹配设置。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通槽呈“梯形”状设置,且通槽数量为8个均匀排布在管体内壁。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隔离板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管体内部,且隔离板和与之连接的转轴均相对管体内壁水平呈70-80°倾斜。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杆呈90°垂直设置,且支撑杆与加强筋交错分布。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加强筋之间间距与管体尺寸大小关系为:管体尺寸越大则加强筋之间间距越大。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隔音层厚度至少为管体厚度的四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设置有加强筋,通过将加强筋设置在管体中,同时利用连接筋将加强筋之间连接起来,使得连接筋与加强筋配合对管体外壁进行支撑,从而提高管体的整体强度。

(2)为进一步的提高管体强度,可通过在管体内等距的设置支撑杆,并且将支撑杆呈垂直设置,使得支撑杆对管体达到进一步支撑的目的,有效防止管体被外力挤压变形。

(3)为防止管内的异味回流,可在管体内部设置可活动转动的隔离板,当水流行进至隔离板位置时,水流将隔离板冲开,水流在管体中流过,当水流流过后隔离板利用重力复位,将异味进行阻挡,有效的防止异味回流。

(4)为将水流流动时产生的产生的声音进行隔离,可通过在管体外壳中设置隔音层,利用隔音层中的隔音材料将水流声进行阻挡吸收,达到隔音的目的。

综上,该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强度不佳以及异味容易回流的问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较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筋与连接筋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中:1-管体;101-加强筋;102-通槽;1021-滤网;1022-连接;103- 隔音层;104-支撑杆;105-连接筋;106-隔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包括管体1和支撑部件,支撑部件设置于管体1内部,管体1包括通槽102和隔音层103,管体1内部开口设置有若干个通槽102,通槽102一侧嵌入设置有滤网1021,管体1外壳中固定连接有隔音层103,管体1内部转动连接有隔离板106,支撑部件包括加强筋101和支撑杆104,加强筋101嵌入设置设置在管体1外壳中,管体1内部焊接设置有四个支撑杆104,加强筋101之间焊接设置有连接筋105。

该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使用时具有更好的耐用性以及隔音效果。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强筋101设有若干个呈“环形”状设置,且加强筋101之间间距与管体1尺寸大小呈相匹配设置,加强筋101之间间距与管体1尺寸大小关系为:管体1尺寸越大则加强筋101之间间距越大,通过将加强筋101设置在管体1中,同时利用连接筋105将加强筋101之间连接起来,使得连接筋105与加强筋101配合对管体1外壁进行支撑,从而提高管体1的整体强度;通槽102呈“梯形”状设置,且通槽102数量为8个均匀排布在管体1内壁;隔离板106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管体1内部,且隔离板106和与之连接的转轴均相对管体1内壁水平呈70-80°倾斜,在管体1内部设置可活动转动的隔离板106,当水流行进至隔离板106位置时,水流将隔离板106冲开,水流在管体1中流过,当水流流过后隔离板106利用倾斜惯性,使得隔离板106以重力作用复位,将异味进行阻挡,有效的防止异味回流;支撑杆104呈90°垂直设置,且支撑杆104与加强筋101交错分布,通过在管体1内等距的设置支撑杆104,并且将支撑杆104呈垂直设置,使得支撑杆104对管体1达到进一步支撑的目的,有效防止管体1被外力挤压变形;隔音层103厚度至少为管体1厚度的四分之一,通过在管体1外壳中设置隔音层103,利用隔音层103中的隔音材料将水流声进行阻挡吸收,达到隔音的目的。

该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较好的使用体验和良好的隔音效果。

实施例三: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时,首先,将管体1安装在所需的工作位置,安装完毕后即可将管体1投入使用,使用时,水流行进至管体1内部时,由于水流自身具有一定的水流速度,当水流行进至隔离板106位置时,水流将隔离板106通过转轴向流动方向冲开,当水流流过后隔离板106利用倾斜惯性,使得隔离板106以重力作用复位,令隔离板106 对管体1内部异味进行隔离阻挡,同时为防止管体1被外力损坏,可通过将加强筋101嵌入管体1外壁中,利用加强筋101与连接筋105配合使用,使得管体1抗压性得到提升,同时将将支撑杆104设置在管体1内部,使得管体1整体强度得到提升,从而提高管体1的耐用性,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使用,可有效解决强度不佳以及异味容易回流的问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较好的使用体验效果。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