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阀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7447发布日期:2019-02-26 17:44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阀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阀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阀芯,它包括杆体以及与杆体连接的密封垫。传统的阀芯在对其安装至阀体内时,与阀体之间的密封效果较差,容易导致漏水的现象发生,因此如何提高阀芯的密封效果都目前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以及实用性强的阀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阀芯,包括杆体以及与杆体连接的密封垫,所述杆体上设有环形挡圈,挡圈包括与密封垫抵触的外抵触面、与外抵触面相对设置的内抵触面以及设置于外抵触面和内抵触面之间的侧面,所述内抵触面上设有第一环槽,侧面上设有第二环槽,所述挡圈上设有密封件,密封件的一端包覆于第一环槽外,密封件的第二端包覆于第二环槽外,所述密封垫与挡圈抵触一侧的另一侧端面上设有若干吸附孔,各吸附孔的截面均呈圆台状,吸附孔的孔内壁呈圆弧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杆体上设有环形挡圈,挡圈包括与密封垫抵触的外抵触面、与外抵触面相对设置的内抵触面以及设置于外抵触面和内抵触面之间的侧面,内抵触面上设有第一环槽,侧面上设有第二环槽,挡圈上设有密封件,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则提高了挡圈和阀体之间的密封效果,将密封件的一端包覆于第一环槽外,密封件的第二端包覆于第二环槽外,则确保了密封件对挡圈的包覆效果,进一步的在密封垫与挡圈抵触一侧的另一侧端面上设有若干吸附孔,各吸附孔的截面均呈圆台状,吸附孔的孔内壁呈圆弧状,则提高了良好的吸附效果,并且在阀芯密封垫受力时,吸附孔则会在阀体上形成包覆效果,进而提高了良好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附孔包括第一吸附孔以及第二吸附孔,第一吸附孔和第二吸附孔均呈环形阵列设置与外抵触面上,且第一吸附孔环形阵列所形成的圆形直径大于第二吸附孔环形阵列所形成的圆形直径,所述第一吸附孔和第二吸附孔错位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附孔包括第一吸附孔以及第二吸附孔,第一吸附孔和第二吸附孔均呈环形阵列设置与外抵触面上,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设置的第一吸附孔以及第二吸附孔,将第一吸附孔环形阵列所形成的圆形直径大于第二吸附孔环形阵列所形成的圆形直径设置则提高吸附的范围,以提高良好的密封效果,进一步的将第一吸附孔和第二吸附孔错位设置,则确保了吸附孔覆盖的面积,进而确保了良好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垫内设有环形状弹性孔,各吸附孔的孔深在1mm-1.5mm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垫内设有环形状弹性孔,各吸附孔的孔深在1mm-1.5mm之间,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在密封垫内设置弹性孔,使得在对密封垫进行作用力时,弹性孔会对密封垫形成一个反向的作用力,进而确保了良好的密封效果,进一步的将吸附孔的孔深控制在1mm-1.5mm之间,使得吸附孔在受力时容易形成包覆效果,进而确保了良好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阀芯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1-杆体,10-挡圈,101-外抵触面,102-内抵触面,103-侧面,11-第一环槽,12-第二环槽,13-密封件,2-密封垫,20-吸附孔,201-第一吸附孔,202-第二吸附孔,21-弹性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阀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新型阀芯,包括杆体1以及与杆体1连接的密封垫2,杆体1上设有环形挡圈10,挡圈10包括与密封垫2抵触的外抵触面101、与外抵触面101相对设置的内抵触面102以及设置于外抵触面101和内抵触面102之间的侧面103,内抵触面102上设有第一环槽11,侧面103上设有第二环槽12,挡圈10上设有密封件13,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则提高了挡圈10和阀体之间的密封效果,将密封件13的一端包覆于第一环槽11外,密封件13的第二端包覆于第二环槽12外,则确保了密封件13对挡圈的包覆效果,进一步的在密封垫2与挡圈10抵触一侧的另一侧端面上设有若干吸附孔20,各吸附孔20的截面均呈圆台状,吸附孔20的孔内壁呈圆弧状,则提高了良好的吸附效果,并且在阀芯密封垫2受力时,吸附孔20则会在阀体上形成包覆效果,进而提高了良好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吸附孔20包括第一吸附孔201以及第二吸附孔202,第一吸附孔201和第二吸附孔202均呈环形阵列设置与外抵触面101上,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设置的第一吸附孔201以及第二吸附孔202,将第一吸附孔201环形阵列所形成的圆形直径大于第二吸附孔202环形阵列所形成的圆形直径设置则提高吸附的范围,以提高良好的密封效果,进一步的将第一吸附孔201和第二吸附孔202错位设置,则确保了吸附孔覆盖的面积,进而确保了良好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密封垫2内设有环形状弹性孔21,各吸附孔的孔深在1mm-1.5mm之间,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在密封垫2内设置弹性孔21,使得在对密封垫2进行作用力时,弹性孔21会对密封垫2形成一个反向的作用力,进而确保了良好的密封效果,进一步的将吸附孔的孔深控制在1mm-1.5mm之间,使得吸附孔在受力时容易形成包覆效果,进而确保了良好的密封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