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钢管端口全屏蔽双密封圈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8398发布日期:2019-04-23 23:25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钢管端口全屏蔽双密封圈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钢管端口全屏蔽双密封圈连接件,属于复合管材连接件领域。



背景技术:

复合型管材因为其内管与外管材质不同的特殊性,所述其对连接件的要求也较高,其连接件需要对管材的内管和外管进行双层密封,且其对于内管和外管的接合面密封要求也较高,其不仅需要保证内管中的液体无法与外管接触,同时也要保证内管与连接件之间的完好密封,防止高压液体的漏出,而且不锈钢相比于低碳钢,其抗变形能力较差,其在进行挤压成型后,很难保证管壁的完整和防漏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过盈配合结构的连接件管壁完整性差,而结合结构密封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复合钢管端口全屏蔽双密封圈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钢管端口全屏蔽双密封圈连接件,其包括外壳部、内壳部和密封部;其中外壳部包括两段分外壳,在分外壳的端部设置有一个朝向分外壳外侧翻折的环形的凸起环A;所述两个分外壳的凸起环A之间设置有一个环形的夹紧区间;内壳部包括一个连接内壳,所述两组分外壳均套接固定于前述的连接内壳上;所述密封部包括一个密封胶环,所述密封胶环包括一个环形的连接圈,所述连接圈的外圆侧设置有一个环形的包覆环,在包覆环的轴向两端的内壁上各设置有一个密封圈;其中连接圈夹紧于夹紧区间之间且与夹紧区间的外径相同;包覆环的内侧壁与前述的凸起环A接触,密封圈的底部环形表面压紧在凸起环A的上部环形表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内壳的两端部各设置有一个朝向连接内壳外侧翻折的环形的凸起环B;所述凸起环B的外径比分外壳的外径至多大1mm;分外壳的另一侧端部通过凸起环B进行轴向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部还包括一个外壁连接壳,所述包覆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个环形的镶嵌槽,镶嵌槽的中心位于包覆环的轴向中部,所述外壁连接壳包括一个环形的壳本体,在壳本体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缩口结构的密封部;所述壳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一个环形的镶嵌凸起,所述镶嵌凸起嵌入到前述的镶嵌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壁连接壳采用低碳钢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内壳采用不锈钢制成,所述分外壳采用低碳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采用不锈钢内管和钢质外管结构的接头,其中不锈钢内管的加工程度较低,且内壁较为完整,其通过端部的翻折部分用于与不锈钢内管之间的密封连接,密封效果好;本结构的两个外管之间自然构成一个密封圈加持部分,不需要通过车削等方式对外管进行加工,成本低,而且密封圈的固定性能强。

2、本实用新型通过凸起环B略大于分外壳的外径,使得不锈钢内管可以与凸起环B形成良好的密封。

3、外壁连接壳可以进行一步保证整个用于连接的管材之间的固定效果,对管材外壁之间的固定连接也可以进一步保证密封效果,同时整个外壁连接壳固定于橡胶的密封件上,可以吸收外管的抖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笨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外壳;2、凸起环A;3、连接内壳;4、凸起环B;5、连接圈;6、包覆环;7、密封圈;8、镶嵌槽;9、镶嵌凸起;10、外壁连接壳;11、密封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复合钢管端口全屏蔽双密封圈7连接件,其包括外壳部、内壳部和密封部11;其中外壳部包括两个分外壳1;内壳部包括一个连接内壳3;两个分外壳1为低碳钢镜像对称的连接于连接内壳3两侧,连接内壳3为不锈钢,连接内壳3与分外壳1之间为过盈配合;其中在分外壳1的端部设置有一个朝向分外壳1外侧翻折的环形的凸起环A2,所述两个分外壳1的凸起环A2之间设置有一个环形的夹紧区间;所述连接内壳3的两端部各设置有一个朝向连接内壳3外侧翻折的环形的凸起环B4;所述凸起环B4的外径比分外壳1的外径至多大1mm;分外壳1的另一侧端部通过凸起环B4进行轴向限位;所述密封部11包括一个密封胶环,所述密封胶环包括一个环形的连接圈5,所述连接圈5的外圆侧设置有一个环形的包覆环6,在包覆环6的轴向两端的内壁上各设置有一个密封圈7;在包覆环6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个环形的镶嵌槽8,镶嵌槽8的中心位于包覆环6的轴向中部,通过前述的镶嵌槽8连接有一个外壁连接壳10,所述外壁连接壳10包括一个环形的壳本体,在壳本体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缩口结构的密封部11;所述壳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一个环形的镶嵌凸起9,所述镶嵌凸起9嵌入到前述的镶嵌槽8中;其中,所述外壁连接壳10采用低碳钢制成,所述连接内壳3采用不锈钢制成,所述分外壳1采用低碳钢制成;

凸起环A2和凸起环B4采用扩管机加工而成,分外壳1通过静压机压入到连接内壳3上;

组合时,两侧的复合管通过静压机与两侧的分外壳1接触,并使得复合管的不锈钢内管与分外壳1外壁接触,同时,连接内壳3的凸起环B4与不锈钢内管壁面之间密封接触连接;此外,两个复合管的端部通过前述的密封胶环进行密封连接,同时两侧复合管的外壁则通过过盈配节连接到外壁连接壳10的两个缩口结构的密封部11上。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