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斜齿自动闭合转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4704发布日期:2019-05-21 20:44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斜齿自动闭合转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四斜齿自动闭合转轴。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等便捷式电子装置,常见的结构包括本体及盖体,为保护电子装置盖体上的屏幕不收损害,此类电子装置中一般通过转轴结构可转动将盖体连接至本体,使得盖体相对本体打开与闭合。

现有的转轴结构一般包括A轴系统和B轴系统,A轴系统是通过铆钉将LCD支架片铆接于运动轴上,构成LCD系统轴,简称A轴,并通过LCD支架片上的螺丝孔及定位孔锁附固定于笔记本上盖上。B轴系统是通过铆钉将LCD支架片铆接于运动轴上,构成B系统,再通过号支架片上的螺丝孔及定位孔锁附于系统本体上。A轴系统和B轴系统通过中间的滑块与两侧轴轨道,来实现AB两轴反向同步运转的效果,且通过滑块上下滑动的方式传递,如上图所示,从而达到实现连动的效果。

然而这种转轴的连接方式,在实现同步转动时手感不好,运动轴安装困难,容易产生不良品,加工成本和生成周期较长,而且产品稳定性不好,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动手感好、运动轴安装容易、生产效率高且产品稳定性好的四斜齿自动闭合转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四斜齿自动闭合转轴,包括LCD系统轴和与所述LCD系统轴铰接的BASE系统轴,所述LCD系统轴与计算机显示屏连接,所述BASE系统轴与计算机底座连接;所述LCD系统轴包括LCD齿轮轴、LCD支架和支撑板,所述LCD齿轮轴包括第一斜齿部和第一铆接部,所述LCD支架与所述第一铆接部铆接固定,所述第一斜齿部的下方设有与之啮合并且交错设置的第一惰轮,所述第一惰轮与所述第一斜齿部的螺旋角大小相同且旋向相反,所述第一惰轮的下方设有与之啮合并且交错设置的第二惰轮,所述支撑板的上部嵌装于所述第一斜齿部和第一铆接部之间,所述第一惰轮和第二惰轮的一端均安装于所述支撑板;所述BASE系统轴包括BASE齿轮轴、BASE支架和连接板,所述BASE齿轮轴包括第二斜齿部和第二铆接部,所述第二铆接部与所述BASE之间通过键齿和键槽实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齿部与所述第二惰轮啮合且交错设置,所述第二斜齿部与所述第二惰轮的螺旋角大小相同且旋向相反,所述支撑板的上部嵌装于所述第二斜齿部和第二铆接部之间,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斜齿部的末端,所述第一斜齿部、第一惰轮和第二惰轮的末端均安装于所述连接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铆接部下表面为平面,且有竖直设置的上铆接孔,所述上铆接孔内设有铆钉,铆钉竖直贯穿于所述上铆接孔和所述LCD支架,以实现将LCD支架和第一铆接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铆接部下表面为平面,且有竖直设置的下铆接孔,所述下铆接孔内设有铆钉,铆钉竖直贯穿于所述下铆接孔和所述BASE支架,以实现将所述BASE支架和第二铆接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的旁侧设有一凸轮板,所述第一斜齿部和第二斜齿部的轴端贯穿于所述凸轮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斜齿部选用螺旋角为45°、右旋的齿形。

作为补充替代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斜齿部选用螺旋角为20°、右旋的齿形。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1、通过选用四斜齿交差啮合,从而实现LCD系统轴和BASE系统轴的同步正反向转,而且转动时省时省力;2、四斜齿的结构通过支撑板进行固定,支撑板直接通过冲压工艺进行轴心定位,四斜齿安装时直接安装在支撑板上即可,简化了齿轮座的连接结构,生产效率提高,而且产品的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LCD齿轮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BASE齿轮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四斜齿自动闭合转轴,包括LCD系统轴1和与所述LCD系统轴1铰接的BASE系统轴2,所述LCD系统轴1与计算机显示屏连接,所述BASE系统轴2与计算机底座连接;所述LCD系统轴1包括LCD齿轮轴11、LCD支架12和支撑板13,所述LCD齿轮轴11包括第一斜齿部11a和第一铆接部11b,所述LCD支架12与所述第一铆接部11b铆接固定,所述第一斜齿部11a的下方设有与之啮合并且交错设置的第一惰轮3,所述第一斜齿部11a选用螺旋角为45°、右旋的齿形,所述第一惰轮3与所述第一斜齿部11a的螺旋角大小相同且旋向相反,所述第一惰轮3的下方设有与之啮合并且交错设置的第二惰轮4,所述支撑板13的上部嵌装于所述第一斜齿部11a和第一铆接部11b之间,所述第一惰轮3和第二惰轮4的一端均安装于所述支撑板13;所述BASE系统轴2包括BASE齿轮轴21、BASE支架22和连接板23,所述BASE齿轮轴21包括第二斜齿部21a和第二铆接部21b,所述第二铆接部21b与所述BASE之间通过键齿和键槽实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齿部21a与所述第二惰轮4啮合并且交错设置,所述第二斜齿部21a的螺旋角大小相同且旋向相反,所述支撑板13的上部嵌装于所述第二斜齿部21a和第二铆接部21b之间,所述连接板23设置在所述第二斜齿部21a的末端,所述第一斜齿部11a、第一惰轮3和第二惰轮4的末端均安装于所述连接板23。

在本实施中,所述第一铆接部11b下表面为平面,且有竖直设置的上铆接孔,所述上铆接孔内设有铆钉,铆钉竖直贯穿于所述上铆接孔和所述LCD支架12,以实现将LCD支架12和第一铆接部11b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中,所述第二铆接部21b下表面为平面,且有竖直设置的下铆接孔,所述下铆接孔内设有铆钉,铆钉竖直贯穿于所述下铆接孔和所述BASE支架22,以实现将所述BASE支架22和第二铆接部21b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中,所述连接板23的旁侧设有一凸轮板5,所述第一斜齿部11a和第二斜齿部21a的轴端贯穿于所述凸轮板5。

工作原理:在使用前,首先将LCD支架12与计算机的LCD屏幕进行铆接固定,BASE支架22与计算机的底座进行铆接固定,在不使用计算机时,转轴处于闭合状态,翻转时,LCD支架12随着屏幕与BASE支架22分开,分离过程中,由于第一斜齿部11a和第二斜齿部21a之间是通过两个惰轮进行传动连接,因此可以实现同步正反转动,在张开或者闭合的过程中省时省力;另外由于第二斜齿部21a的末端通过键槽键齿与BASE支架22固定连接,所以在转动的时候,BASE系统轴2整体是相对静止的,第一斜齿部11a、第一惰轮3和第二惰轮4均围绕着第二斜齿部21a转动,转动手感极佳。

另外,四斜齿结构的设计,在制造时只需要通过冲压工艺在支撑板13对应的位置定好轴心孔,随后将LCD齿轮轴11、BASE齿轮轴21、第一惰轮3和第二惰轮4安装于对应的位置即可,对位方便,制造效率高,而且产品稳定性好。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