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榫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0198发布日期:2019-06-18 23:58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榫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具连接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榫卯结构。



背景技术:

榫卯是古代中国家具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榫卯也被称作木质家具的灵魂,木构件上凸出的榫头与凹进去的卯眼,简单地咬合,便将木构件结合在一起,由于连接构件的形态不同,由此衍生出千变万化的组合方式,使木质家具达到功能与结构的完美统一。现有技术中采用暗榫结构的家具经过多年的使用会出现松动或者内部榫头变形等问题,故将各种木质连接结构复合应用,在平整美观的基础上能够获得更强的结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木材连接结构中强度不够导致松动影响产品的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榫卯结构,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构件、一对沉头木钉和一个楔钉,所述构件上设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为所述构件上的延伸段;所述连接端沿构件长度方向延伸的顶部设有第一榫头,所述连接端跟部设有第一卯槽;所述连接端的第一榫头和第一卯眼之间的表面设有第二榫头、第二卯槽和沿构件宽度方向上的通槽;所述第二榫头和第二卯槽上设有适配于沉头木钉的沉头钉孔,所述沉头木钉的长度与所述沉头钉孔的深度相等;一对所述构件连接后形成的截面与所述构件的截面相同;一对所述构件连接后两个构件宽度方向上的通槽配合形成一通孔,所述楔钉可插入所述通孔。

其中,所述构件的截面为正方形。

其中,所述沉头木钉包括倒角处理的帽檐。

其中,所述楔钉的横截面为方形,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小,且所述楔钉的横截面略大于所述通孔。

其中,所述第二榫头的高度与第二卯槽的深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榫卯结构,构件的咬合、沉头木钉和楔钉的钉入使得一对构件固定连接呈直线固定,整体外侧无凹凸,平整美观,体现了高档木质家具的光润感;在简单的榫卯结构上复合应用了辅助固定的楔钉、钉接两个构件的沉头木钉,相比单次的榫卯咬合结构强度较大,安全牢固,提高了包含该结构的木制家具的使用寿命;拼装该结构时,构件易于咬合,咬合后插入楔钉和沉头木钉即可,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榫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榫卯结构的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构件;2、连接端;3、沉头木钉;4、楔钉;5、第一榫头;6、第二卯槽;7、通槽;8、沉头钉孔;9、第二榫头;10、第一卯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榫卯、楔钉和钉接的复合使用,在外观平整美观的基础上,增大了结构强度。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榫卯结构,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构件1、一对沉头木钉3和一个楔钉4,所述构件上设有连接端2,所述连接端2为所述构件1上的延伸段;所述连接端4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顶部设有第一榫头5,所述连接端4跟部设有第一卯槽10;所述连接端4的第一榫头5和第一卯眼10之间的表面设有第二榫头9、第二卯槽6和构件宽度方向上的通槽7;所述第二榫头9和第二卯槽6上设有适配于沉头木钉3的沉头钉孔8,所述沉头木钉3的长度与所述沉头钉孔8的深度相等;一对所述构件1连接后形成的截面与所述构件1的截面相同;一对所述构件1连接后两个构件宽度方向上的通槽7配合形成一通孔,所述楔钉4可插入所述通孔。

由上述描述可知,采用榫卯结构,构件的咬合、沉头木钉和楔钉的钉入使得一对构件固定连接呈直线固定,整体外侧无凹凸,平整美观,体现了高档木质家具的光润感;在简单的榫卯结构上复合应用了辅助固定的楔钉、钉接两个构件的沉头木钉,相比单次的榫卯咬合结构强度较大,安全牢固,提高了包含该结构的木制家具的使用寿命;拼装该结构时,构件易于咬合,咬合后插入楔钉和沉头木钉即可,省时省力。

进一步的,所述构件1的截面为正方形。

由上述描述可知,截面采用常用形状,制造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沉头木钉3包括倒角处理的帽檐。

由上述描述可知,整体外侧无凹凸,平整美观。

进一步的,所述楔钉4的横截面为方形,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小,且所述楔钉的横截面略大于所述通孔。

由上述描述可知,楔钉的钉入,加大了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榫头9的高度与第二卯槽6的深度相等。

由上述描述可知,榫头与卯槽完全配合,内部不留空隙,使结构更加牢固。

上述榫卯结构的拼接过程:上下两片的连接端,在连接端顶部出榫嵌接,两片榫头交搭,相对应的榫头入榫眼,使其不能上下移动。然后在连接端相互贴合的面的中部剔凿凹槽组成方孔,将一枚横截面为方形,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小的楔钉插入贯穿过去,能使连接材上下、左右不错移。最后在两个所述沉头钉孔中钉入沉头木钉,加固连接结构。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榫卯结构,构件的咬合、沉头木钉和楔钉的钉入使得一对构件固定连接呈直线固定,整体外侧无凹凸,平整美观,体现了高档木质家具的光润感;在简单的榫卯结构上复合应用了辅助固定的楔钉、钉接两个构件的沉头木钉,相比单次的榫卯咬合结构强度较大,安全牢固,提高了包含该结构的木制家具的使用寿命;拼装该结构时,构件易于咬合,咬合后插入楔钉和沉头木钉即可,省时省力。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榫卯结构,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构件1、一对沉头木钉3和一个楔钉4,所述构件上设有连接端2,所述连接端2为所述构件1上的延伸段;所述连接端2在沿构件长度方向上的顶部设有第一榫头5,所述连接端2跟部设有第一卯槽10;

所述连接端的第一榫头5和第一卯槽10之间的表面设有第二榫头9、第二卯槽6和沿构件宽度方向上的通槽7;所述第二榫头9和第二卯槽6上设有适配于沉头木钉3的沉头钉孔8,所述沉头木钉3的长度与所述沉头钉孔8的深度相等;一对所述构件1连接后形成的截面与所述构件1的截面相同;一对所述构件1连接后两个构件宽度方向上的通槽配合形成一通孔,所述楔钉4可插入所述通孔。

所述构件1的截面为正方形。

所述沉头木钉3包括倒角处理的帽檐。

所述楔钉4的横截面为方形,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小,且所述楔钉的横截面略大于所述通孔。

所述第二榫头9的高度与第二卯槽6的深度相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榫卯结构,采用榫卯结构,构件的咬合、沉头木钉和楔钉的钉入使得一对构件固定连接呈直线固定,整体外侧无凹凸,平整美观,体现了高档木质家具的光润感;在简单的榫卯结构上复合应用了辅助固定的楔钉、钉接两个构件的沉头木钉,相比单次的榫卯咬合结构强度较大,安全牢固,提高了包含该结构的木制家具的使用寿命;拼装该结构时,构件易于咬合,咬合后插入楔钉和沉头木钉即可,省时省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