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缸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7752发布日期:2019-05-15 22:50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浴缸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龙头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浴缸龙头。



背景技术:

现有浴缸龙头一般具有浴缸出水口和花洒出水口,并设置分水阀来切换浴缸出水或花洒出水,现有设置在浴缸龙头上的分水阀都是靠人为拔按来切换浴缸出水或花洒出水;其中拔按操作对分水阀损害比较大,而且其中的密封结构容易老化,存在漏水现象;而且龙头的左右两边呈平面直线设计,直接成型于龙头的平面直线设计部位内的冷热进水流道内腔很大,积水较多;当温度较低的情况下,龙头内部的冷热进水流道内腔比较大且水流处于密闭状态,不能及时有效地排空龙头内的水流,而这些水流则会在低温结冰后体积膨胀,造成水龙头本体爆裂,给人们生活造成不便和经济损失。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浴缸龙头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浴缸龙头,设置了可转动切换水路的分水阀,相对于现有拔按切换水路的分水阀体来说,操作便捷、密封性好且可延长使用寿命。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浴缸龙头,其包括龙头本体和设置龙头本体上且可转动切换水路的分水阀体,所述龙头本体的左右两边后面设置有连接冷热进水管路的冷、热进水口,中间前面设置有浴缸出水口和花洒出水口,顶面设置有供分水阀体组装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设置有与龙头本体内的进水流道连通的分水进水孔、与浴缸出水口连通的第一出水孔和与花洒出水口连通的第二出水孔。

所述第一出水孔和第二出水孔对称设置于所述安装口的槽底。

所述第一出水孔、第二出水孔为半圆弧出水孔。

所述第一出水孔和浴缸出水口之间、第二出水孔和花洒出水口之间皆连接设置有出水流道。

所述分水阀组装口设置有两分水阀定位孔。

所述龙头本体具有成型于龙头本体左右两边内的内腔,成型于内腔内且分别连通冷、热进水口的冷进水流道、热进水流道,和供混水阀体组设的组装口;所述内腔形成环绕所述冷进水流道、热进水流道的周缘的空气隔冻层;所述组装口设置有与冷进水流道连通的冷进水孔、与热进水流道连通的热进水孔、和与浴缸出水口、花洒出水口连通的混水出水孔;所述进水流道包括有冷进水流道、热进水流道。

环绕在冷进水流道、热进水流道上方的空气隔冻层大于环绕在冷进水流道、热进水流道下方的空气隔冻层。

所述冷进水流道和热进水流道分别由冷、热进水口向混水阀体下方的前面延伸,所述冷进水孔、热进水孔与所述花洒出水口之间间距小于所述混水出水孔与花洒出水口之间间距;所述冷进水流道和热进水流道之间具有间隔;所述混水出水孔和分水进水孔之间具有混水出水流道,所述混水出水流道设置于混水出水孔下方且穿过冷进水流道和热进水流道之间的间隔向分水进水孔延伸。

所述组装口上还设置有两混水阀体定位孔。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浴缸龙头在龙头本体上设置了可转动切换水路的分水阀体,在使用时,可转动分水阀体进而通过分水阀体来控制导通或关闭第一进水孔或第二进水口,实现浴缸出水或花洒出水;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可转动切换水路的分水阀,相对于现有拔按切换水路的分水阀体来说,操作便捷、密封性好、不容易老化漏水且可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浴缸龙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浴缸龙头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浴缸龙头的横向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浴缸龙头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符合说明

龙头本体1 冷、热进水口11、12

出水口13 内腔14

冷进水流道15 热进水流道16

组装口17 冷进水孔171

热进水孔172 混水出水孔173

混水出水流道18 混水阀体定位孔174

安装口19 浴缸出水口131

花洒出水口132 分水进水孔191

第一出水孔192 第二出水孔193

分水阀定位孔19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浴缸龙头,一种浴缸龙头,其包括龙头本体1和设置龙头本体1上且可转动切换水路的分水阀体,所述龙头本体1的左右两边后面设置有连接冷热进水管路的冷、热进水口11、12,中间前面设置有浴缸出水口15和花洒出水口16,顶面设置有供分水阀体组装的安装口19;所述安装口19设置有与龙头本体1内的进水流道连通的分水进水孔191、与浴缸出水口15连通的第一出水孔192和与花洒出水口16连通的第二出水孔193。

本实用新型浴缸龙头在龙头本体上设置了可转动切换水路的分水阀体,在使用时,可转动分水阀体进而通过分水阀体来控制导通或关闭第一进水孔192或第二进水口193,实现浴缸出水或花洒出水;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可转动切换水路的分水阀,相对于现有拔按切换水路的分水阀体来说,操作便捷、密封性好、不容易老化漏水且可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出水孔192和第二出水孔193对称设置于所述安装口19的槽底;所述第一出水孔192、第二出水孔193为对称设置的半圆弧出水孔,可在安装口19上设置有一可转动切换水路的分水阀体,方便浴缸出水口和花洒出水口的设置,使龙头结构更简单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出水孔192和浴缸出水口131之间、第二出水孔193和花洒出水口132之间皆连接设置有出水流道;所述龙头本体1划分出二个单独出水流道,方便精准操控分水阀体切换浴缸龙头出水或花洒出水。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分水阀组装口19设置有两分水阀定位孔194;方便将分水阀体定位固定,方便分水阀体切换浴缸龙头出水或花洒出水。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龙头本体1具有成型于龙头本体1左右两边内的内腔14,成型于内腔14内且分别连通冷、热进水口11、12的冷进水流道15、热进水流道16,和供混水阀体组设的组装口17;所述内腔14形成环绕所述冷进水流道15、热进水流道16的周缘的空气隔冻层;所述组装口17设置有与冷进水流道15连通的冷进水孔171、与热进水流道16连通的热进水孔172和与出水口13连通的混水出水孔173;所述进水流道包括有冷进水流道15、热进水流道16;浴缸龙头在使用时,使用者操控混水阀体来控制冷热进水量,冷热水由冷热进水管路进入冷、热进水口11、12输送至冷进水流道15、热进水流道16,并通过冷进水孔171、热进水孔172进入混水阀体内混水,之后由混水出水孔173流向出水口13,完成龙头出水工作;本实用新型在龙头本体的内腔14内成型的冷进水流道15、热进水流道16较小,使得龙头内积水少,在低温条件下较小积水结冰结冰的膨胀力,有效防止龙头冻裂且可延长使用寿命;而且内腔14和冷进水流道15、热进水流道16之间的间隔,可起到冷空气隔离作用,进一步减低积水结冰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环绕在冷进水流道15、热进水流道16上方的空气隔冻层大于环绕在冷进水流道15、热进水流道16下方的空气隔冻层;空气隔冻层可起到冷空气隔离作用,进一步减低积水结冰的可能性,防止冷进水流道15、热进水流道16结冰冻裂;当然也可在内腔14内填充保温材料,更加有效防止冷进水流道、热进水流道结冰冻裂。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冷进水流道15和热进水流道16分别由冷、热进水口11、12向混水阀体下方的前面延伸,所述冷进水孔171、热进水孔172与所述花洒出水口132之间间距小于所述混水出水孔173与花洒出水口132之间间距;所述冷进水流道15和热进水流道16之间具有间隔;所述混水出水孔173和出水口13之间具有混水出水流道18,所述混水出水流道18设置于混水出水孔173下方且穿过冷进水流道15和热进水流道16之间的间隔向出水口13延伸;龙头本体1内的冷进水流道15和热进水流道16和混水出水流道18之间的结构分布更合理,水流更顺畅。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组装口17上还设置有两混水阀体定位孔174;方便将混水阀体定位固定,方便混水阀体操控龙头冷热混水。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