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用挡油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9958发布日期:2019-08-07 01:37阅读:1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轮机用挡油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挡油环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轮机用挡油环。



背景技术:

挡油环一般用在有油、而油量又不能太多、需要把多余的油挡回去、不让油外流外漏的地方,其安在旋转的轴上与轴同步转动。汽轮机也称蒸汽透平发动机,是一种旋转式蒸汽动力装置,高温高压蒸汽穿过固定喷嘴成为加速的气流后喷射到叶片上,使装有叶片排的转子旋转,同时对外做功,汽轮机是现代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设备,也用于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舰船动力装置中,汽轮机在使用时需要使用挡油环用来阻止润滑油的外泄以及防止异物进入轴承内部污染润滑油。

但市面上一般的汽轮机用挡油环,不能方便的安装和拆卸,从而不能方便的检修该装置和节约维修成本,且不能方便的收集流出的润滑油,并且不能防止刮伤汽轮机轴承,如申请号为201410723952.6的中国专利,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汽轮机用挡油环,以便于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轮机用挡油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面上一般的汽轮机用挡油环,不能方便的安装和拆卸,从而不能方便的检修该装置和节约维修成本,且不能方便的收集流出的润滑油,并且不能防止刮伤汽轮机轴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轮机用挡油环,包括汽轮机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轮机轴承的外侧紧密连接有内环,且内环的外侧连接有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通过贯穿连接的螺栓相固定,且该螺栓的螺纹上配合连接有螺帽;所述汽轮机轴承的下方设置有下部挡块,且汽轮机轴承的上方设置有上部挡块,所述上部挡块和下部挡块通过两侧贯穿设置有螺栓相固定,并且该螺栓的螺纹配合连接有螺帽;所述上部挡块和下部挡块的内壁一侧粘贴连接有外环,且外环位于内环的外侧,所述上部挡块和下部挡块的内壁另一侧焊接固定有挡环,所述上部挡块和下部挡块之间形成腔体结构;所述下部挡块的下方固定有支撑架,且下部挡块的中部贯穿设置有预留管,所述预留管的上端与所述腔体结构连通,所述预留管的下端连通有落油管,且落油管固定在下部挡块的下表面上,所述预留管的内部设置有堵块,且堵块的下方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设置在落油管的下方,且落油管的侧面开设有落油口。

优选的,所述内环与汽轮机轴承采用卡槽连接的方式相连接,且内环的外侧呈凹凸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的形状均呈弧形,且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均在内环上构成拆卸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部挡块与下部挡块上均等间距贯穿连接有螺栓,且下部挡块与落油管采用焊接连接的方式相连接,且落油管和预留管均与堵块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落油口、落油管和预留管构成三通结构,且落油口的内径尺寸小于堵块的高度尺寸。

优选的,所述挡环的内侧倾斜设置,且挡环与汽轮机轴承相向的一侧设置有弧形结构。

上述的汽轮机用挡油环的使用方法如下:首先将2个内环分别与汽轮机轴承1的上下两侧卡槽固定,并将2个内环相接触,然后将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分别与内环的两侧卡槽固定,将2个螺栓贯穿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并将螺栓与螺帽螺纹连接,通过转动螺帽缩短第一连接环与第二连接环之间的距离,从而将内环与汽轮机轴承紧密相连接;之后将下部挡块放置在内环的下方,使第二连接环位于内环的外侧,将上部挡块放置在下部挡块的上方,再将螺栓依次贯穿上部挡块和下部挡块并与螺帽螺纹连接,上部挡块即固定在下部挡块上,汽轮机用挡油环的安装过程完成;使用时,由于内环的外侧呈凹凸状结构,且内环与外环之间紧密接触,故内环隔绝大部分油,仅有小部分油通过内环与外环之间的间隙并被收集在上部挡块与下部挡块之间的腔体结构内,挡环与汽轮机轴承相接触,防止油通过挡环流出,且挡环与汽轮机轴承相向的一侧呈弧形设置,能减小接触面积,防止将汽轮机轴承刮伤;由于堵块与预留管和落油管均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定期转动连接杆,则堵块向下移动,即能将预留管和落油口连通,从而使油流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该汽轮机用挡油环,可以方便的安装和拆卸,从而可以方便的检修该装置节约维修成本,且可以方便的收集流出的润滑油,并且可以防止刮伤汽轮机轴承;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螺栓和螺帽,内环与汽轮机轴承卡槽连接,第二连接环与第一连接环通过螺栓与螺帽相连接,且转动螺帽可以缩短第二连接环与第一连接环之间的距离,则可以将内环与汽轮机轴承连接更加紧密,从而减小油的溢流,上部挡块和下部挡块上均等间距贯穿连接有螺栓,则通过螺栓和螺帽可以方便的安装和拆卸上部挡块和上部挡块;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堵块、连接杆、落油口和预留管,堵块与预留管和落油管均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接,则通过转动连接杆可以方便的调节堵块的位置,当堵块转动至落油口下方时,预留管将与落油口连通,则收集在下部挡块和上部挡块中的润滑油将通过落油口流出,方便收集;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上部挡块、下部挡块和挡环,挡环的内侧倾斜设置,且挡环靠近汽轮机轴承的一侧设置为弧形结构,可以减小挡环与汽轮机轴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划伤汽轮机轴承,并且挡环与上部挡块和下部挡块均采用焊接连接的方式相连接,可以增加该装置的密封性,从而将油收集在上部挡块和下部挡块组成的腔体结构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1中A-A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2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汽轮机轴承;2、内环;3、第一连接环;4、第二连接环;5、螺栓;6、螺帽;7、外环;8、上部挡块;9、下部挡块;10、落油管;11、落油口;12、堵块;13、连接杆;14、支撑架;15、挡环;16、预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6,一种汽轮机用挡油环,包括汽轮机轴承1、内环2、第一连接环3、第二连接环4、螺栓5、螺帽6、外环7、上部挡块8、下部挡块9、落油管10、落油口11、堵块12、连接杆13、支撑架14、挡环15和预留管16;汽轮机轴承1的外侧紧密连接有内环2,且内环2的外侧连接有第一连接环3和第二连接环4,第一连接环3和第二连接环4通过贯穿连接的螺栓5相固定,且该螺栓5的螺纹上配合连接有螺帽6;汽轮机轴承1的下方设置有下部挡块9,且汽轮机轴承1的上方设置有上部挡块8,上部挡块8和下部挡块9通过两侧贯穿设置有螺栓5相固定,并且该螺栓5的螺纹配合连接有螺帽6;上部挡块8和下部挡块9的内壁一侧粘贴连接有外环7,且外环7位于内环2的外侧,上部挡块8和下部挡块9的内壁另一侧焊接固定有挡环15,上部挡块8和下部挡块9之间形成腔体结构;下部挡块9的下方固定有支撑架14,且下部挡块9的中部贯穿设置有预留管16,预留管16的上端与腔体结构连通,预留管16的下端连通有落油管10,且落油管10固定在下部挡块9的下表面上,预留管16的内部设置有堵块12,且堵块12的下方连接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贯穿设置在落油管10的下方,且落油管10的侧面开设有落油口11。

参见图1、图4,内环2与汽轮机轴承1采用卡槽连接的方式相连接,且内环2的外侧呈凹凸状结构,可以方便的安装和拆卸内环2,且可以减小油通过内环2与外环7之间的间隙流出的量。

参见图2、图6,第一连接环3和第二连接环4的形状均呈弧形,且第一连接环3和第二连接环4均在内环2上构成拆卸式结构,可以使内环2与汽轮机轴承1的连接更加紧密,且可以方便的拆卸内环2。

参见图1、图3,上部挡块8与下部挡块9上均等间距贯穿连接有螺栓5,且下部挡块9与落油管10采用焊接连接的方式相连接,且落油管10和预留管16均与堵块12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接,使上部挡块8与下部挡块9的连接更加紧密,且可以方便的同构转动连接杆13来调节堵块12的位置,控制润滑油的下料。

参见图1,落油口11、落油管10和预留管16构成三通结构,且落油口11的内径尺寸小于堵块12的高度尺寸,可以通过堵块12的位置来控制润滑油是否下料,且可以防止当预留管16与落油口11联通后油从落油管10下落。

参见图5,挡环15的内侧倾斜设置,且挡环15与汽轮机轴承1相向的一侧设置有弧形结构,可以防止油通过挡环15向右侧流动,且可以减小挡环15与汽轮机轴承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有利于防止刮伤汽轮机轴承1。

上述的汽轮机用挡油环的使用方法如下:首先将2个内环2分别与汽轮机轴承1的上下两侧卡槽固定,并将2个内环2相接触,然后将第一连接环3和第二连接环4分别与内环2的两侧卡槽固定,将2个螺栓5贯穿第一连接环3和第二连接环4,并将螺栓5与螺帽6螺纹连接,通过转动螺帽6缩短第一连接环3与第二连接环4之间的距离,从而将内环2与汽轮机轴承1紧密相连接;之后将下部挡块9放置在内环2的下方,使第二连接环4位于内环2的外侧,将上部挡块8放置在下部挡块9的上方,再将螺栓5依次贯穿上部挡块8和下部挡块9并与螺帽6螺纹连接,上部挡块8即固定在下部挡块9上,汽轮机用挡油环的安装过程完成;该装置各部件均能拆卸,方便检修该装置,节约维修成本。

使用时,由于内环2的外侧呈凹凸状结构,且内环2与外环7之间紧密接触,故内环2隔绝大部分油,仅有小部分油通过内环2与外环7之间的间隙并被收集在上部挡块8与下部挡块9之间的腔体结构内,挡环15与汽轮机轴承1相接触,防止油通过挡环15流出,且挡环15与汽轮机轴承1相向的一侧呈弧形设置,能减小接触面积,防止将汽轮机轴承1刮伤;由于堵块12与预留管16和落油管10均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定期转动连接杆13,则堵块12向下移动,即能将预留管16和落油口11连通,从而使油流出,可以方便的收集润滑油,这就是汽轮机用挡油环使用的整个过程。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