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云台的折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7316发布日期:2019-07-17 05:24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云台的折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持云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持云台的折叠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越来越多人开始使用手持云台进行摄影。在用传统的手持云台进行摄影时,移动终端处于摄影模式下,手持云台对移动终端的成像起到稳定的作用,而且需要调整拍摄设备的运动状态和位置,使得拍摄设备能够稳定地拍照和摄像。但是,现有的手持云台不能灵活转动不同角度至不同方向,难以满足高难度的拍摄需求,不方便使用。

而且,现有的手持云台还存在以下缺陷:

1.产品本身空间利用不合理,体积大,占用生产场地和仓储空间大;

2.增加包装体积和成本,运输成本高,提高整个产品的成本;

3.产品体积大、形状不规整,不便携带。

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024182.X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持云台,具有用于连接负载的支架部,支架部包括能够以相对伸缩活动的方式进行连接的第一臂和第二臂,第二臂插入第一臂中进行连接,在第一臂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二条开口槽,在第一臂与第二臂之间的连接部位配置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用于在将第二臂插入到第一臂中时对第一臂和第二臂进行锁紧;其中,锁紧机构对第一臂和第二臂进行锁紧时,第一侧壁上开口槽之间的部分产生变形,产生作用于第一臂和第二臂的压紧力,进而锁定第一臂与第二臂的相对位置。据此,利用支架部的自身伸缩变形来调节负载相对手持云台的位置,调完平衡后锁紧,而调整手持云台及负载的整体重心,避免手持云台各轴承受非预期的扭矩,保证手持云台的控制精度。

但是,上述公开的手持云台,体积大,不方便携带,占用生产场地和仓储空间大,而且增加包装体积和成本,运输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云台的折叠结构,该手持云台通过结构设置不仅实现3个转动自由度,能够灵活转动不同角度至不同方向来调节手机及其他拍摄设备来增稳或者控制其姿态,而且合理利用自身空间,减小了体积,形状规整,方便携带,占用生产场地和仓储空间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云台的折叠结构,包括有夹持件、手柄、折叠力臂组件、配重力臂组件,所述折叠力臂组件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折叠力臂组件可相对手柄实现水平方向的转动,且所述折叠力臂组件可折叠至靠近或远离所述手柄,所述配重力臂组件与所述折叠力臂组件连接,所述配重力臂组件可相对折叠力臂组件在手柄上方实现竖直方向的转动,所述配重力臂组件与夹持件连接,且夹持件能够在配重力臂组件上转动,所述折叠力臂组件折叠至靠近所述手柄时,带动配重力臂组件连着夹持件折叠至靠近所述手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移动终端,手柄起到支撑作用,通过折叠力臂组件与配重力臂组件的设置使该手持云台不仅实现了3个转动自由度,能够灵活转动不同角度至不同方向来调节手机及其他拍摄设备来增稳或者控制其姿态,而且通过上述结构设置,折叠后可以合理利用自身空间,减小了体积,形状规整,方便携带,占用生产场地和仓储空间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力臂组件包括有折叠第一力臂、折叠第二力臂、第一电机模块,所述折叠第二力臂与所述配重力臂组件连接,且所述配重力臂组件可通过折叠第二力臂在手柄上方实现竖直方向的转动,所述折叠第一力臂与手柄通过第一电机模块连接,且所述折叠第一力臂可通过第一电机模块在手柄上实现水平方向的转动,所述折叠第二力臂与所述折叠第一力臂连接且所述折叠第二力臂可沿与折叠第一力臂的衔接面转动至靠近所述手柄,实现折叠效果,从而带动配重力臂组件连着夹持件折叠至靠近所述手柄。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电机模块为现有技术,能够驱动折叠第一力臂在手柄上水平转动的即可,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实现折叠第一力臂在手柄上水平转动,折叠第二力臂能够转动至使折叠力臂组件折叠至靠近手柄,从而带动配重力臂组件连着夹持件折叠至靠近所述手柄,折叠后能够减小体积,方便携带,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力臂组件还包括有旋转轴,所述折叠第一力臂与所述折叠第二力臂衔接的一端开设有与旋转轴相适配的第一通孔,所述折叠第二力臂与所述折叠第一力臂衔接的一端开设有与旋转轴相适配的第二通孔,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折叠第二力臂可通过旋转轴相对折叠第一力臂转动至靠近手柄,从而带动配重力臂组件连着夹持件折叠至靠近所述手柄。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旋转轴、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设置连接折叠第一力臂与折叠第二力臂,实现了折叠第二力臂能够通过旋转轴相对折叠第一力臂进行转动至靠近手柄,从而带动配重力臂组件连着夹持件折叠至靠近所述手柄,折叠后能够减小体积,方便携带,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第一力臂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侧边还开设有2个或2个以上的凹坑,所述折叠第二力臂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侧边还开设有与所述凹坑相适配的限位凸起,当所述折叠第二力臂通过旋转轴相对折叠第二力臂进行转动时,所述限位凸起从其中一个凹坑滑落至相邻的另一个凹坑。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2个或2个以上的凹坑的设置与限位凸起的设置,使折叠第一力臂通过旋转轴相对折叠第二力臂可以通过限位凸起与凹坑的适配进行定位,从而实现折叠第一力臂相对手柄可以有2个或2个以上方向的定位,更加方便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力臂组件还包括有压缩弹簧、螺母,所述压缩弹簧穿过所述旋转轴且位于所述限位凸起远离所述凹坑的一端,所述旋转轴远离所述凹坑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所述螺母与所述旋转轴设置有螺纹的一端适配旋扭固定,且所述螺母的横截面比所述压缩弹簧的横截面大,当所述折叠第二力臂通过旋转轴相对折叠第二力臂进行转动时,限位凸起挤压所述压缩弹簧产生变形,从而使所述限位凸起能够从其中一个凹坑滑落至相邻的另一个凹坑。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螺母的设置能够使压缩螺母被阻挡在旋转轴上且位于所述限位凸起远离所述凹坑的一端,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实现折叠第一力臂通过旋转轴相对折叠第二力臂转动时,限位凸起可以从其中一个凹坑滑落至相邻的另一个凹坑,从而实现折叠第一力臂相对手柄可以有2个或2个以上方向的定位,更加方便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凹坑为弧形凹坑,所述限位凸起为弧形凸起。在本实用新型中,弧形凹坑与弧形凸起的设置能够更有利于凹坑与限位凸起的相对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第二力臂相对折叠第一力臂的一端还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限位凸起的外侧,所述折叠第一力臂相对折叠第二力臂的一端还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凹槽为环形,所述环形凹槽的角度为90°~360°,当所述折叠第二力臂相对所述折叠第一力臂旋转时,所述限位柱在环形凹槽内滑动至相应的角度度数。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限位柱与环形凹槽的设置可以实现折叠第二力臂相对所述折叠第一力臂旋转时,保护该手持云台中的线路不被扭断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力臂组件包括有配重第一力臂、配重第二力臂、第二电机模块,所述配重第一力臂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电机模块与所述折叠第二力臂连接,且所述配重第一力臂可通过第二电机模块在手柄上方实现竖直方向的转动,所述配重第一力臂的另一端与所述配重第二力臂的一端滑动连接,且所述配重第二力臂可基于与配重第一力臂连接的一端上下转动,所述配重第二力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件连接,且夹持件可相对配重第二力臂进行转动。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电机模块为现有技术,能够驱动配重第一力臂实现上竖直转动的即可,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实现配重第一力臂在手柄上方竖直转动,而且配重第二力臂可相对配重第一力臂上下转动,从而调节该手持云台的质量平衡,同时夹持件能够相对配重力臂进行转动,使该手持云台不仅实现了3个转动自由度,能够灵活转动不同角度至不同方向来调节手机及其他拍摄设备来增稳或者控制其姿态。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力臂组件还包括有连接轴,所述配重第一力臂的另一端与所述配重第二力臂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轴实现滑动连接,且所述配重第二力臂可基于连接轴相对配重第一力臂上下转动。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连接轴的设置能够更好的调节配重第二力臂相对于配重第一力臂的转动。

进一步地,该折叠结构还包括有直力臂、第三电机模块,所述直力臂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电机模块与所述配重第二力臂连接,所述直力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件固定连接,所述直力臂通过所述第三电机模块实现相对所述配重第二力臂转动,从而带动夹持件进行转动。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三电机模块为现有技术,能够驱动直力臂实现在相对配重第二力臂转动的即可,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实现夹持件进行转动,能够灵活调节手机及其他拍摄设备控制其姿态。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折叠第二力臂与配重第一力臂可转动至呈180°,所述配重第二力臂可相对折叠第二力臂带动直力臂与夹持件转动至围合形成一个容纳手柄的空间。

当手持云台由展开状态至折叠状态时,先将折叠第二力臂与配重第一力臂转动至呈180°相对置状态,再将手柄与折叠第一力臂转动至相对应位置,最后通过折叠第二力臂相对折叠第一力臂转动180°,使手柄可嵌入折叠第二力臂、直力臂、夹持件与配重第一力臂围合后的中间位置,形成折叠状态,折叠后的手持云台外形体积至少可减小至原来展开状态的手持云台的外形体积的三分之二,实现了减小体积,方便携带,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的技术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手持云台由展开状态至折叠状态时,上述操作顺序并不是唯一顺序,顺序可相应调换,最后可实现形成折叠状态的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移动终端,手柄起到支撑作用,通过折叠力臂组件与配重力臂组件的设置使该手持云台不仅实现了3个转动自由度,能够灵活转动不同角度至不同方向来调节手机及其他拍摄设备来增稳或者控制其姿态,而且通过上述结构设置,折叠后可以合理利用自身空间,减小了体积,形状规整,方便携带,占用生产场地和仓储空间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云台的折叠结构的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云台的折叠结构的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云台的折叠结构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云台的折叠结构的折叠第一力臂连接在手柄上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云台的折叠结构,包括有夹持件1、手柄2、折叠力臂组件3、配重力臂组件4,折叠力臂组件3与手柄2连接,折叠力臂组件3可相对手柄2实现水平方向的转动,且折叠力臂组件3可折叠至靠近或远离手柄2,配重力臂组件4与折叠力臂组件3连接,配重力臂组件4可相对折叠力臂组件3在手柄2上方实现竖直方向的转动,配重力臂组件4与夹持件1连接,且夹持件1能够在配重力臂组件4上转动,折叠力臂组件3折叠至靠近手柄2时,带动配重力臂组件4连着夹持件1折叠至靠近手柄2。在本实用新型中,夹持件1用于夹持移动终端,手柄2起到支撑作用,通过折叠力臂组件3与配重力臂组件4的设置使该手持云台不仅实现了3个转动自由度,能够灵活转动不同角度至不同方向来调节手机及其他拍摄设备来增稳或者控制其姿态,而且通过上述结构设置,折叠后可以合理利用自身空间,减小了体积,形状规整,方便携带,占用生产场地和仓储空间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折叠力臂组件3包括有折叠第一力臂31、折叠第二力臂32、第一电机模块33,折叠第二力臂32与配重力臂组件4连接,且配重力臂组件4可通过折叠第二力臂32在手柄2上方实现竖直方向的转动,折叠第一力臂31与手柄2通过第一电机模块33连接,且折叠第一力臂31可通过第一电机模块33在手柄2上实现水平方向的转动,折叠第二力臂32与折叠第一力臂31连接且折叠第二力臂32可沿与折叠第一力臂31的衔接面转动至靠近手柄2,实现折叠效果,从而带动配重力臂组件4连着夹持件1折叠至靠近手柄2。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电机模块33为现有技术,能够驱动折叠第一力臂31在手柄2上水平转动的即可,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实现折叠第一力臂31在手柄2上水平转动,折叠第二力臂32能够转动至使折叠力臂组件3折叠至靠近手柄2,从而带动配重力臂组件4连着夹持件1折叠至靠近手柄2,折叠后能够减小体积,方便携带,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折叠力臂组件3还包括有旋转轴34,折叠第一力臂31与折叠第二力臂32衔接的一端开设有与旋转轴34相适配的第一通孔311,折叠第二力臂32与折叠第一力臂31衔接的一端开设有与旋转轴34相适配的第二通孔321,旋转轴34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通孔311与第二通孔321,折叠第二力臂32可通过旋转轴34相对折叠第一力臂31转动至靠近手柄2,从而带动配重力臂组件4连着夹持件1折叠至靠近手柄2。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旋转轴34、第一通孔311、第二通孔321的设置连接折叠第一力臂31与折叠第二力臂32,实现了折叠第二力臂32能够通过旋转轴34相对折叠第一力臂31进行转动至靠近手柄2,从而带动配重力臂组件4连着夹持件1折叠至靠近手柄2,折叠后能够减小体积,方便携带,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折叠第一力臂31位于第一通孔311的侧边还开设有2个或2个以上的凹坑312,折叠第二力臂32位于第二通孔321的侧边还开设有与凹坑312相适配的限位凸起322,当折叠第二力臂32通过旋转轴34相对折叠第二力臂32进行转动时,限位凸起322从其中一个凹坑312滑落至相邻的另一个凹坑312。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2个或2个以上的凹坑312的设置与限位凸起322的设置,使折叠第一力臂31通过旋转轴34相对折叠第二力臂32可以通过限位凸起322与凹坑312的适配进行定位,从而实现折叠第一力臂31相对手柄2可以有2个或2个以上方向的定位,更加方便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折叠力臂组件3还包括有压缩弹簧35、螺母36,压缩弹簧35穿过旋转轴34且位于限位凸起322远离凹坑312的一端,旋转轴34远离凹坑312的一端设置有螺纹341,螺母36与旋转轴34设置有螺纹341的一端适配旋扭固定,且螺母36的横截面比压缩弹簧35的横截面大,当折叠第二力臂32通过旋转轴34相对折叠第二力臂32进行转动时,限位凸起322挤压压缩弹簧35产生变形,从而使限位凸起322能够从其中一个凹坑312滑落至相邻的另一个凹坑312。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螺母36的设置能够使压缩螺母36被阻挡在旋转轴34上且位于限位凸起322远离凹坑312的一端,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实现折叠第一力臂31通过旋转轴34相对折叠第二力臂32转动时,限位凸起322可以从其中一个凹坑312滑落至相邻的另一个凹坑312,从而实现折叠第一力臂31相对手柄2可以有2个或2个以上方向的定位,更加方便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凹坑312为弧形凹坑,限位凸起322为弧形凸起。在本实用新型中,弧形凹坑312与弧形凸起的设置能够更有利于凹坑312与限位凸起322的相对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折叠第二力臂32相对折叠第一力臂31的一端还设置有限位柱323,限位柱323位于限位凸起322的外侧,折叠第一力臂31相对折叠第二力臂32的一端还设置有与限位柱323相适配的凹槽313,凹槽313为环形,环形凹槽313的角度为90°~360°,当折叠第二力臂32相对折叠第一力臂31旋转时,限位柱323在环形凹槽313内滑动至相应的角度度数。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限位柱323与环形凹槽313的设置可以实现折叠第二力臂32相对折叠第一力臂31旋转时,保护该手持云台中的线路不被扭断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配重力臂组件4包括有配重第一力臂41、配重第二力臂42、第二电机模块43,配重第一力臂41的一端通过第二电机模块43与折叠第二力臂32连接,且配重第一力臂41可通过第二电机模块43在手柄2上方实现竖直方向的转动,配重第一力臂41的另一端与配重第二力臂42的一端滑动连接,且配重第二力臂42可基于与配重第一力臂41连接的一端上下转动,配重第二力臂42的另一端与夹持件1连接,且夹持件1可相对配重第二力臂42进行转动。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电机模块43为现有技术,能够驱动配重第一力臂41实现上竖直转动的即可,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实现配重第一力臂41在手柄2上方竖直转动,而且配重第二力臂42可相对配重第一力臂41上下转动,从而调节该手持云台的质量平衡,同时夹持件1能够相对配重力臂进行转动,使该手持云台不仅实现了3个转动自由度,能够灵活转动不同角度至不同方向来调节手机及其他拍摄设备来增稳或者控制其姿态。

在本实施例中,配重力臂组件4还包括有连接轴44,配重第一力臂41的另一端与配重第二力臂42的一端通过连接轴44实现滑动连接,且配重第二力臂42可基于连接轴44相对配重第一力臂41上下转动。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连接轴44的设置能够更好的调节配重第二力臂42相对于配重第一力臂41的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该折叠结构还包括有直力臂5、第三电机模块6,直力臂5的一端通过第三电机模块6与配重第二力臂42连接,直力臂5的另一端与夹持件1固定连接,直力臂5通过第三电机模块6实现相对配重第二力臂42转动,从而带动夹持件1进行转动。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三电机模块6为现有技术,能够驱动直力臂5实现在相对配重第二力臂42转动的即可,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实现夹持件1进行转动,能够灵活调节手机及其他拍摄设备控制其姿态。

在本实用新型中,折叠第二力臂32与配重第一力臂41可转动至呈180°,配重第二力臂42可相对折叠第二力臂32带动直力臂5与夹持件1转动至围合形成一个容纳手柄2的空间。

当手持云台由展开状态至折叠状态时,先将折叠第二力臂32与配重第一力臂41转动至呈180°相对置状态,再将手柄2与折叠第一力臂31转动至相对应位置,最后通过折叠第二力臂32相对折叠第一力臂31转动180°,使手柄2可嵌入折叠第二力臂32、直力臂5、夹持件1与配重第一力臂41围合后的中间位置,形成折叠状态,折叠后的手持云台外形体积至少可减小至原来展开状态的手持云台的外形体积的三分之二,实现了减小体积,方便携带,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的技术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手持云台由展开状态至折叠状态时,上述操作顺序并不是唯一顺序,顺序可相应调换,最后可实现形成折叠状态的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中,夹持件用于夹持移动终端,手柄起到支撑作用,通过折叠力臂组件与配重力臂组件的设置使该手持云台不仅实现了3个转动自由度,能够灵活转动不同角度至不同方向来调节手机及其他拍摄设备来增稳或者控制其姿态,而且通过上述结构设置,折叠后可以合理利用自身空间,减小了体积,形状规整,方便携带,占用生产场地和仓储空间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