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插式液压油管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4250发布日期:2019-09-12 09:49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快插式液压油管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翻转机构系统中用于传输液压油的软管技

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插式液压油管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的轻量化,就是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污染。有研究数字显示,若汽车整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若滚动阻力减少10%,燃油效率可提高3%;若车桥、变速器等装置的传动效率提高10%,燃油效率可提高7%。汽车车身约占汽车总质量的30%,空载情况下,约70%的油耗用在车身质量上。因此,车身变轻对于整车的燃油经济性、车辆控制稳定性、碰撞安全性都大有裨益。当前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的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目前初步在翻转机构管实行轻量化,其措施主要采用轻质材料。

现有的液压油管总成本体采用聚氨酯材料,此材料耐温性能低;增强层采用钢丝编织降低了管体的柔韧性,且总成连接为螺母式降低了工作效率,加重了车身的重量与当前的轻量化技术不相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液压油管总成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的条件下降低液压油管的重量,满足国家轻量化标准的快插式液压油管总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插式液压油管总成,包括液压油管本体、快插式接头、套皮,其特征在于:在液压油管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快插式接头,在液压油管本体与快插式接头的连接处设置有套皮。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油管本体主要由内芯和依次包裹在内芯外侧的聚氨酯增强胶、芳纶线编织层、耐高温保护层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内芯采用耐高温型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制成。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内芯外壁均匀涂覆一层聚氨酯增强胶。

进一步的,所述耐高温保护层采用低硬度耐高温型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芳纶线编织层符合汽车轻量化的要求同时提高了液压油管本体的柔韧性。采用耐高温型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做为液压油管的本体内芯及保护层,提高了液压油管的耐热性及整车的安全性能。采用快插接头做为连接方式提高了总成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B-B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快插式液压油管总成,包括液压油管本体1、快插式接头2、套皮3,其特征在于:在液压油管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快插式接头2,在液压油管本体1与快插式接头2的连接处设置有套皮3,套皮3通过扣压的方式设置在液压油管本体1上。

所述液压油管本体1主要由内芯1-1和依次包裹在内芯1-1外侧的聚氨酯增强胶1-2、芳纶线编织层1-3、耐高温保护层1-4构成;在内芯1-1的外壁上均匀抹胶并编织芳纶线编织层1-3,在芳纶线编织层1-3外涂覆耐高温保护层1-4。

所述内芯1-1采用耐高温型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制成。

在所述的内芯1-1外壁均匀涂覆一层聚氨酯增强胶1-2。

所述耐高温保护层1-4采用低硬度耐高温型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的液压油管本体使用芳纶线编织层提高了液压油管本体的柔韧性;装配时应力的减小使装配更加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内径减小降低了管体的弯曲半径;液压油管本体的爆破性能提高30.8%;液压油管本体重量下降68.3%。

本实用新型中的内芯采用耐高温型热塑性聚酯弹性体进一步提高了液压油管本体的耐温性能。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快插式接头结构提高工作效率,套皮外径及长度的减小符合了汽车轻量化的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芳纶线编织层符合汽车轻量化的要求同时提高了液压油管本体的柔韧性。采用耐高温型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做为液压油管的本体内芯及保护层,提高了液压油管的耐热性及整车的安全性能。采用快插接头做为连接方式提高了总成的安装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