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挖掘机斗轴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0678发布日期:2019-08-20 23:44阅读:2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挖掘机斗轴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斗轴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挖掘机斗轴套。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吹填造地工程迅猛发展,由于中国挖掘机起步较晚,虽然在整体工艺上已经日臻完善,但是在细节的地方、具体的零部件上仍有许多方面需要加强和改进。挖掘机工作装置的作业工况为低速重载,对其连接部位斗轴与斗轴套的工作性能要求很高。斗轴套在机械系统中起着固定作用,在斗轴进行运动的时候,固定斗轴,防止斗轴因为振动而出现方向偏移的现象。斗轴套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防止斗轴和车体直接接触,产生磨损。因此,斗轴套需要具有较强的韧性及耐磨、耐腐蚀等性能,而当前所使用的斗轴套,其结构复杂、装配、拆卸及调整使用不便,同时韧性差使用中易出现断裂的现象,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已不能满足现有挖掘机工作装置的高效、安全及稳定的装配作业需求,这正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不易破损以、使用维护检修方便的挖掘机斗轴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挖掘机斗轴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斗轴套本体,所述斗轴套本体包括上轴套、连接卡座、下轴套,所述连接卡座位于所述上轴套和所述下轴套之间,所述上轴套的结构尺寸与所述下轴套的结构尺寸完全相同,所述上轴套和所述下轴套的外侧壁均镶嵌有自润滑体,所述上轴套和所述下轴套的内侧壁均设置有油槽,所述连接卡座的中间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连接卡座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柱,所述斗轴套本体的两端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上设置有O型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斗轴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污水和细小颗粒等杂质会通过斗轴与斗轴套本体的两端的间隙进入斗轴系统内,对斗轴系统造成损坏。通过在斗轴套本体的两端设置环形凹槽,并在环形凹槽上设置O型密封圈,极大地提升了斗轴套本体的密封性,避免了污水等杂质进入斗轴系统中,对斗轴系统造成损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斗轴套本体的破损率很高,坏了一部分就得整个更换,而且拆卸困难,将斗轴套本体分为上轴套和下轴套,再用连接卡座连接起来,可以使维护、检修、更换更加方便,只要拆卸更换下坏的部分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斗轴套本体的内侧壁为粗糙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斗轴套本体的内侧壁和斗轴的外侧壁之间会形成一层润滑油膜,如果斗轴套本体的内侧壁为光滑表面,会导致润滑油膜的间隙过大,润滑油膜不稳定,粗糙的表面可以缩小润滑油膜间隙,使其接近流体润滑状态,这样就可提高斗轴套本体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自润滑体均匀地分布在所述上轴套的外侧壁和所述下轴套的外侧壁。

作为优选:所述自润滑体采用高纯石墨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斗轴套本体的外侧壁与挖掘机的斗杆贴合,想要从外面加润滑油进去很难,所以在上轴套的外侧壁和下轴套的外侧壁上设置由高纯石墨制成的自润滑体,以达到自润滑的效果,同时具有良好耐高温性和耐磨性。

作为优选:所述油槽在所述上轴套和所述下轴套上各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油槽互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储存更多的润滑油,避免了频繁地更换润滑油,同时油槽的均匀分布也能保证润滑油覆盖全面,形成稳定的润滑油膜。

作为优选:所述上轴套和所述下轴套均与所述连接卡座通过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连接的连接方式方便了斗轴套本体的安装、维护和检修,在斗轴套本体出现损坏时,只要沿着螺纹的反方向将损坏的部位旋转下来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卡座的外径小于所述上轴套的外径。

作为优选:所述螺栓孔插入螺栓用于固定所述斗轴套本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连接卡座的外径小于上轴套的外径,在斗轴套本体的中间位置形成了一个定位卡槽,通过该定位卡槽,能快速精准地定位斗轴套本体,节省了安装时间,同时定位卡槽也和螺栓孔中的螺栓一起固定了斗轴套本体,增强了斗轴套本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通过在斗轴套本体的两端设置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上设置O型密封圈,提升了斗轴套本体的密封性,避免了污水等杂质进入斗轴系统中,对斗轴系统造成损坏;2.通过将斗轴套本体分为上轴套和下轴套,再用连接卡座连接起来,可以使维护、检修、更换更加方便;3.轴套本体的内侧壁为粗糙表面,形成稳定的润滑油膜,使其接近流体润滑状态,提高斗轴套本体的使用寿命;4.通过在斗轴套本体外侧壁打孔镶嵌高纯石墨的方式起到自润滑作用;5.通过在斗轴套本体的内侧壁设置油槽,避免了频繁地更换润滑油,保证润滑油覆盖全面,形成稳定的润滑油膜;6.斗轴套本体的中间位置形成了一个定位卡槽,通过该定位卡槽,能快速精准地定位斗轴套本体,节省了安装时间,同时配合螺栓一起起到了固定作用;7.上轴套和下轴套与连接卡座通过螺纹连接,更加方便于安装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挖掘机斗轴套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挖掘机斗轴套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挖掘机斗轴套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斗轴套本体;2、上轴套;3、连接卡座;4、下轴套;5、自润滑体;6、螺栓孔;7、油槽;8、螺纹柱;9、环形凹槽;10、O型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挖掘机斗轴套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挖掘机斗轴套,包括斗轴套本体1,斗轴套本体1包括上轴套2、连接卡座3、下轴套4,连接卡座3位于上轴套2和下轴套4之间,上轴套2的结构尺寸与下轴套4的结构尺寸完全相同,上轴套2和下轴套4的外侧壁均镶嵌有自润滑体5,上轴套2和下轴套4的内侧壁均设置有油槽7,连接卡座3的中间设置有螺栓孔6,连接卡座3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柱8,斗轴套本体1的两端设置有环形凹槽9,环形凹槽9上设置有O型密封圈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斗轴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污水和细小颗粒等杂质会通过斗轴与斗轴套本体1的两端的间隙进入斗轴系统内,对斗轴系统造成损坏。通过在斗轴套本体1的两端设置环形凹槽9,并在环形凹槽9上设置O型密封圈10,极大地提升了斗轴套本体1的密封性,避免了污水等杂质进入斗轴系统中,对斗轴系统造成损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斗轴套本体1的破损率很高,坏了一部分就得整个更换,而且拆卸困难,将斗轴套本体1分为上轴套2和下轴套4,再用连接卡座3连接起来,可以使维护、检修、更换更加方便,只要拆卸更换下坏的部分即可。

作为优选:斗轴套本体1的内侧壁为粗糙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斗轴套本体1的内侧壁和斗轴的外侧壁之间会形成一层润滑油膜,如果斗轴套本体1的内侧壁为光滑表面,会导致润滑油膜的间隙过大,润滑油膜不稳定,粗糙的表面可以缩小润滑油膜间隙,使其接近流体润滑状态,这样就可提高斗轴套本体1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自润滑体5均匀地分布在上轴套2的外侧壁和下轴套4的外侧壁。

作为优选:自润滑体5采用高纯石墨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斗轴套本体1的外侧壁与挖掘机的斗杆贴合,想要从外面加润滑油进去很难,所以在上轴套2的外侧壁和下轴套4的外侧壁上设置由高纯石墨制成的自润滑体5,以达到自润滑的效果,同时具有良好耐高温性和耐磨性。

作为优选:油槽7在上轴套2和下轴套4上各设置有四个,四个油槽7互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储存更多的润滑油,避免了频繁地更换润滑油,同时油槽7的均匀分布也能保证润滑油覆盖全面,形成稳定的润滑油膜。

作为优选:上轴套2和下轴套4均与连接卡座3通过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连接的连接方式方便了斗轴套本体1的安装、维护和检修,在斗轴套本体1出现损坏时,只要沿着螺纹的反方向将损坏的部位旋转下来即可。

作为优选:连接卡座3的外径小于上轴套2的外径。

作为优选:螺栓孔6插入螺栓用于固定斗轴套本体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连接卡座3的外径小于上轴套2的外径,在斗轴套本体1的中间位置形成了一个定位卡槽,通过该定位卡槽,能快速精准地定位斗轴套本体1,节省了安装时间,同时定位卡槽也和螺栓孔6中的螺栓一起固定了斗轴套本体1,增强了斗轴套本体1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