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悬挂电气仪表的箱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6710发布日期:2019-01-08 21:3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悬挂电气仪表的箱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悬挂电气仪表的箱柜,属于电气仪表仪表箱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安装电表等测量仪表的悬挂式箱柜,包括箱盖和箱体,箱体底板上有安装仪表的螺孔,其安装位置或是不能调整,专表专用,或是利用预先开好的沟槽和螺孔进行适当调整。考虑到箱柜在使用中会安装各种不同尺寸的仪表,安装位置如能随意进行调整,会给使用者带来很大方便。但是由于现有的位置调整因为采用多点式间断调节,所以调节范围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悬挂电气仪表的箱柜,能适应不同规格的电气仪表固定,调节范围不受限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悬挂电气仪表的箱柜,包括箱柜本体,所述箱柜本体的内腔底板两侧均竖直设置有垂直导轨,两个所述垂直导轨均固定设置在箱柜本体上,且两个所述垂直导轨上均竖直设置有第一调节长孔,两个所述垂直导轨之间水平设置有水平导轨,且所述水平导轨的两端活动设置在对应的两个垂直导轨上,所述水平导轨能沿垂直导轨上下移动,所述水平导轨上水平设置有第二调节长孔,所述第二调节长孔上活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螺钉孔,所述箱柜本体的内腔底板上侧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与电气仪表上端固定的螺孔,所述电气仪表下端的固定孔与滑动调节后的螺钉孔相对应,并通过螺钉将二者固定在一起。

所述垂直导轨的上下端均通过螺钉固定在箱柜本体内腔的底板上。

所述第二调节长孔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贯穿第二调节长孔和第一调节长孔设置,将水平导轨固定在垂直导轨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导轨式结构的接线方式除了安装方便,拆卸的时候也很方便,不会影响箱体内其他线路的正常运行,只需在拆除进线后,将整个导轨直接拆卸下来便可,非常的方便,不影响工厂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而且由于采用导轨方式进行调节,安装位置可以连续地无级调节,调节范围较大;另外安装螺钉位于凸台上或塑料块上,安装方便、牢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箱柜本体、2为垂直导轨、3为第一调节长孔、4为水平导轨、5为第二调节长孔、6为滑块、7为螺钉孔、8为凸台、9为电气仪表、10为螺孔、11为固定孔、12为固定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悬挂电气仪表的箱柜,包括箱柜本体1,所述箱柜本体1的内腔底板两侧均竖直设置有垂直导轨2,两个所述垂直导轨2均固定设置在箱柜本体1上,且两个所述垂直导轨2上均竖直设置有第一调节长孔3,两个所述垂直导轨2之间水平设置有水平导轨4,且所述水平导轨4的两端活动设置在对应的两个垂直导轨2上,所述水平导轨4能沿垂直导轨2上下移动,所述水平导轨4上水平设置有第二调节长孔5,所述第二调节长孔5上活动设置有滑块6,所述滑块6上设置有螺钉孔7,所述箱柜本体1的内腔底板上侧设置有凸台8,所述凸台8上设置有与电气仪表9上端固定的螺孔10,所述电气仪表9下端的固定孔11与滑动调节后的螺钉孔7相对应,并通过螺钉将二者固定在一起。

所述垂直导轨2的上下端均通过螺钉固定在箱柜本体1内腔的底板上。

所述第二调节长孔5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螺杆12,所述固定螺杆12贯穿第二调节长孔5和第一调节长孔3设置,将水平导轨4固定在垂直导轨2上。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先将垂直导轨的两端用螺钉和底板凸台相固定,再将水平导轨安装在垂直导轨下面两端用螺钉和垂直导轨预固定,使其可沿垂直导轨的长孔做上、下平动,把需要安装的仪表的顶端用螺钉固定在一个凸台上,然后移动水平导轨使其长孔的位置和表体下端的固定螺孔相一致,将水平导轨内的塑料块移到螺孔位置,然后用螺钉予以固定。由于水平导轨的平动是连续的,固定表体顶端还有上、下两个螺孔可以选择,因此这种箱柜可适应各种规格的仪表,并可进行牢固的安装。导轨可以通过螺丝固定的方式,在箱体内不同的地方按照工艺需求固定安装,一般导轨固定的位置选在箱体的边缘,箱体内的走线不会影响整体的美观,并且能够给后续添加别的走线空余出足够的位置,尽量达到节省空间的要求,导轨式的接线方式能够将表计上的走线整齐的固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不会占用多余的位置,线路很容易做到横平竖直,符合电气接线的规范。

导轨式的接线方式除了安装方便,拆卸的时候也很方便,不会影响箱体内其他线路的正常运行,只需在拆除进线后,将整个导轨直接拆卸下来便可,非常的方便,不影响工厂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由于采用导轨方式进行调节,安装位置可以连续地无级调节,调节范围较大;二、由于安装螺钉位于凸台上或塑料块上,安装方便、牢固。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