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人性化操作的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5532发布日期:2019-09-06 21:08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人性化操作的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龙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人性化操作的水龙头以。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水龙头,包括具有内腔的龙头主体,位于内腔的上部一侧连通有出水通道,位于内腔的中部一侧连通有用于放置把手开关组件的第一通道,内腔的中部另一侧连通有放置冲牙器组件且倾斜设置的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第一进水口设置在第二通道的第二进水口的上方。其存在的问题是:对于上述结构通常结合按键式分水使用,导致使用寿命短、按键凹槽容易存水、流量小,人性化程度低。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人性化操作的水龙头。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人性化操作的水龙头,通过转动旋转分水阀芯能够分别实现冲牙器组件出水和出水通道的面盆出水,实现旋转式分水即两种水路的切换,而且分水手轮位于龙头主体上部非常直观、明了;同时操作简单、结构稳定;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具有人性化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人性化操作的水龙头,包括具有内腔的龙头主体,位于内腔的上部一侧连通有出水通道,位于内腔的中部一侧连通有用于放置把手开关组件的第一通道,内腔的中部另一侧连通有放置冲牙器组件且倾斜设置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进水口的上方,位于所述第一进水口上方的内腔的内壁沿周向延伸有支撑壁,还包括旋转分水阀芯、分水手轮,所述旋转分水阀芯的一端与支撑壁相抵接,另一端开设有沿周向分布的外齿,所述分水手轮具有呈柱状的外筒和与外筒一体成型设置的内筒,所述外筒的底部与所述内筒的底部间隔设置,所述内筒的内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外齿相啮合的内齿。

进一步地,所述冲牙器组件还包括套接在所述第二通道内的冲牙器护套、与所述冲牙器护套可拆卸连接的冲牙器手柄、冲牙器管线以及冲牙用具,所述冲牙器手柄的外壁设置有用于滑动调压和开启、暂停的操作按钮。

优选地,所述操作按钮一侧面开设有四个间隔设置的支柱、位于所述每两个支柱之间的齿条,所述冲牙器手柄外壁开设有支柱相配合的两个滑槽,位于所述两个滑槽之间的冲牙器手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齿条相配合的档位,所述冲牙器管线内可转动套接有流量控制筒,流量控制筒开设有通水孔和七字形的转臂,所述转臂与所述两个支柱构成的间隙相卡合。

优选地,所述冲牙用具包括均可固定在所述冲牙器手柄上端的冲牙器、舌苔清洁器以及冲牙牙刷。

优选地,所述外筒的一侧壁朝向所述内筒的一侧壁开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螺钉。

优选地,位于所述通孔两侧的外筒的一侧壁均开设有持手部,所述持手部由竖直平面和倾斜面构成。

进一步地,远离所述旋转分水阀芯的出水通道的端部套接有起泡器。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开关组件包括均设置在第一通道内的阀芯、压紧盖、半圆盖以及把手,所述压紧盖套接在所述阀芯的外壁上,所述半圆盖套接在所述压紧盖的外壁上,所述把手与所述阀芯的端部相铰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所述龙头主体下方的进水组件,所述进水组件还包括牙管、锁紧螺钉、锁紧螺母、不锈钢片、塑料垫片、胶套、底座、第一O型圈、至少一根进水管、紫铜管、第二O型圈、快速接头,所述进水管一端和紫铜管一端均穿过牙管并伸入所述内腔。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具有人性化操作的水龙头,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上述的具有人性化操作的水龙头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通过在内腔的上方设置旋转分水阀芯和分水手轮,转动旋转分水阀芯能够分别实现冲牙器组件出水和出水通道的面盆出水,实现旋转式分水即两种水路的切换,而且分水手轮位于龙头主体上部非常直观、明了;同时操作简单、结构稳定;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具有人性化的优点。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具有人性化操作的水龙头的立体图;

图2为一种具有人性化操作的水龙头的部分结构分解图;

图3为一种具有人性化操作的水龙头的龙头主体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一种具有人性化操作的水龙头的分水手轮的一视角结构放大图;

图5为一种具有人性化操作的水龙头的分水手轮的另一视角结构放大图;

图6为一种具有人性化操作的水龙头的冲牙器手柄中的部分部件结构分解图;

图7为图6中的操作按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放大图;

图8为一种具有人性化操作的水龙头的冲牙器手柄正视图;

图9为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元件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具体结构可参照专利申请的附图进行说明。

在以下实施例中,以纸面图1箭头标向来定义方向,以纸面的左侧为左方向,纸面的右侧为右方向,纸面的上侧为上方向,纸面的下侧为下方向,以垂直于纸面的前侧为前方向,以垂直于纸面的后侧为后方向,以本体内腔为内,以本体外壁为外。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具有人性化操作的水龙头,包括具有内腔11的龙头主体1,位于内腔11的上部一侧连通有出水通道12,位于内腔11的中部一侧连通有用于放置把手开关组件2的第一通道13,内腔11的中部另一侧连通有放置冲牙器组件3且倾斜设置的第二通道14,所述第一通道13的第一进水口131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14的第二进水口141的上方,位于所述第一进水口131上方的内腔11的内壁沿周向延伸有支撑壁15,还包括旋转分水阀芯4、分水手轮5,所述旋转分水阀芯4的一端与支撑壁15相抵接,另一端开设有沿周向分布的外齿41,所述分水手轮5具有呈柱状的外筒51和与外筒51一体成型设置的内筒52,所述外筒51的底部与所述内筒52的底部间隔设置,所述内筒52的内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外齿41相啮合的内齿52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通过在内腔11的上方设置旋转分水阀芯4和分水手轮5,转动旋转分水阀芯4能够分别实现冲牙器组件3出水和出水通道12的面盆出水,实现旋转式分水即两种水路的切换,而且分水手轮位于龙头主体1上部非常直观、明了;同时操作简单、结构稳定;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具有人性化的优点。

其中,旋转分水阀芯的具体结构可以选用CN201020141292.8所公开披露的结构,也可以选用其他合适的旋转分水阀芯,在此不再作过多的赘述。当用户需面盆出水时,操作分水手轮5使出水通道12开通,在操作把手开关组件2使第一通道13开通即可实现面盆出水;当用户需冲牙器组件出水时,转动分水手轮5使第二通道14即可;若要关闭出水,只需关闭相应的把手开关组件2或分水手轮5或冲牙器组件3;使得面盆出水和冲牙器组件出水是两种可切换的出水方式,互不干扰、操作简单。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冲牙器组件3还包括套接在所述第二通道14内的冲牙器护套31、与所述冲牙器护套31可拆卸连接的冲牙器手柄32、冲牙器管线33以及冲牙用具34,所述冲牙器手柄32的外壁设置有用于滑动调流量和开启、暂停的操作按钮35。通过设置操作按钮35,能够控制冲牙用具34的出水量(即调流量)、开启或关闭,具有人性化的优点,使用非常方便。

优选地,如图6、图7以及图8所示,所述操作按钮35一侧面开设有四个间隔设置的支柱351、位于所述每两个支柱351之间的齿条352,所述冲牙器手柄32外壁开设有支柱351相配合的两个滑槽321,位于所述两个滑槽321之间的冲牙器手柄32外壁设置有与所述齿条352相配合的档位322,所述冲牙器管线33内可转动套接有流量控制筒7,流量控制筒7开设有通水孔(图中未示出)和七字形的转臂71,所述转臂71与所述两个支柱351构成的间隙相卡合。通过设置上述结构,用户在操作操作按钮35时,带动卡接在两个支柱351构成的间隙的转臂71转动,设置档位322,能够控制流量控制筒7的通水孔与冲牙器管线33之间的开启大小,从而实现流量大小的调节或开启、暂停,满足用户对出水量多少的需求,操作简单;此外,并不需要操作把手组件调压,使用起来非常人性化。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冲牙用具34包括均可固定在所述冲牙器手柄32上端的冲牙器341、舌苔清洁器342以及冲牙牙刷343。

优选地,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外筒51的一侧壁朝向所述内筒的一侧壁开设有贯穿的通孔511,所述通孔511内设置有螺钉6。

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位于所述通孔511两侧的外筒的一侧壁均开设有持手部512,所述持手部512由竖直平面5121和倾斜面5122构成。通过设置持手部512,持手部512由竖直平面5121和倾斜面5122构成,用户在操作时,通过手与外筒51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更好的用力,从而便于操作旋转分水阀芯4,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远离所述旋转分水阀芯4的出水通道12的端部套接有起泡器8。通过设置起泡器8,可以节约水,避免浪费、环保。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把手开关组件2包括均设置在第一通道13内的阀芯21、压紧盖22、半圆盖23以及把手24,所述压紧盖22套接在所述阀芯21的外壁上,所述半圆盖23套接在所述压紧盖22的外壁上,所述把手24与所述阀芯21的端部相铰接。其中,以下操作方式的说明仅用于解释以便于理解,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在安装有冲牙器组件的水龙头上,利用旋转分水阀芯4、分水手轮5控制分水,当分水手轮5旋转打开相应的通道并操作把手24时;当旋转把手24往内侧(墙壁为参考点)转动时,为冲牙器组件出水模式,水温渐变过程为冷水-混合水-热水;当旋转把手往前侧(用户站立方向为参考点)转动时,为洗漱盆出水模式,水温渐变过程为冷水-混合水-热水;对于带有冲牙器组件的水龙头,用户只需轻轻转动旋转把手24,满足用户切换所需的出水模式的需求,特别是滑动操作按钮能够控制冲牙器组件的开启或停止或调流量,使得操作简单、便于用户使用,故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具有人性化的优点。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以及图9所示,还包括位于所述龙头主体1下方的进水组件9,所述进水组件9还包括牙管91、锁紧螺钉92、锁紧螺母93、不锈钢片94、塑料垫片95、胶套96、底座97、第一O型圈98、至少一根进水管99、紫铜管901、第二O型圈902、快速接头903,所述进水管99一端和紫铜管901一端均穿过牙管并伸入所述内腔11。这样,在抽拉冲牙器管线33时,可以避免因用力过大使得进水管99产生晃动,从而避免从冲牙器用具34流出的水飞溅,确保不会弄湿用户,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具有人性化操作的水龙头,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上述的具有人性化操作的水龙头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通过在内腔的上方设置旋转分水阀芯和分水手轮,转动旋转分水阀芯能够分别实现冲牙器组件出水和出水通道的面盆出水,实现旋转式分水即两个水路的切换,而且分水手轮位于龙头主体上部非常直观、明了;同时操作简单、结构稳定;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具有人性化的优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