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纸生产线传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8799发布日期:2019-10-08 22:50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纸生产线传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纸生产线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玻璃纸的生产线传动系统中,任何传动和机械结构都会有动力损失和累积误差,无论是轴齿轮传动还是同步带传动都是如此。现有技术中的传动托辊设置在反应池头部,在启动或提速瞬间,当头部托辊开始运转时,反应池尾部的托辊却未能及时同步运转,两者之间有一个运动延迟。此延迟时间的长短会和设备零部件的精密程度、刚性、传动距离紧密相关,延迟时间越长,玻璃纸玻璃纸承受的拉扯应力越大,当拉扯应力超过玻璃纸的承受强度则会造成玻璃纸撕裂。同时,传统的固定式张紧轮需要频繁调整,并且在设备启动的瞬间冲击力较大,固定式张紧轮无间隙补偿,皮带、带轮、轴承等零件容易受损。

基于此,需要一种能减少传动误差、防止传动的玻璃纸被撕裂的玻璃纸生产线传动系统被设计出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得到一种能减少传动误差、防止传动的玻璃纸被撕裂的玻璃纸生产线传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玻璃纸生产线传动系统,包括传动托辊、改向传动托辊、承载托辊、改向托辊,具有相互平行的传动平面和转向平面,传动托辊设置于传动平面中心,改向传动托辊和承载托辊在传动托辊两侧对称设置且位于传动平面内;改向托辊均设置于转向平面内,转向平面位于传动平面下方,所述传动平面所有托辊由驱动系统驱动并由皮带传动,所述改向托辊自由转动。

在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玻璃纸生产线传动系统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二方面为,所述传动平面设置在反应池上,所述转向平面设置在反应池中。

在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玻璃纸生产线传动系统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三方面为,沿玻璃纸输送方向依次为第一托辊至第十二托辊,传动托辊设置在第六托辊和第七托辊之间。

在第三方面所述的一种玻璃纸生产线传动系统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四方面为,所述驱动系统包括主传动轴、由主传动轴带动的二级传动轴、由二级传动轴带动的三级传动轴、由三级传动轴带动的四级传动轴,以主传动轴为中心对称设置,其中主传动轴为传动托辊的传动轴,二级传动轴为第三托辊和第十托辊的传动轴,三级传动轴为第二托辊、第四托辊、第九托辊、第十一托辊的传动轴,四级传动轴为第一托辊、第五托辊、第八托辊、第十二托辊的传动轴,第六托辊自由转动,第七托辊由相邻的第八托辊带动。

在第四方面所述的一种玻璃纸生产线传动系统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五方面为,主传动轴在一端带动两侧的二级传动轴,二级传动轴在托辊两端分别设置皮带带动三级传动轴,位于主传动轴同侧的三级传动轴和四级传动轴的驱动皮带分列于传动轴两侧由上一级传动轴驱动。

在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玻璃纸生产线传动系统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六方面为,所述传动系统还设置有皮带轮弹簧张紧单元,包括用于皮带传动的滚轮、惰轮轴和中心轴,所述滚轮设置在皮带上方以使皮带恒力张紧,所述滚轮通过轴用卡簧卡接在惰轮轴上,所述惰轮轴的另一端沿中心轴的径向插接在中心轴的首端且与中心轴垂直,并通过螺母固定;其中,

所述中心轴的尾端外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上设置有键滑槽,所述键滑槽上滑动适配设置有键,所述键设置在中心轴上,所述中心轴的尾端端部与套筒底部之间还设置压簧。

在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玻璃纸生产线传动系统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七方面为,所述皮带采用圆弧齿型同步带。

在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玻璃纸生产线传动系统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八方面为,托辊采用玻璃制成。

在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玻璃纸生产线传动系统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九方面为,所述改向传动托辊与玻璃纸接触包角为90°~180°,所述改向托辊与玻璃纸的接触包角小于180°,所述承载托辊与玻璃纸的接触包角为0°。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主传动托辊设置在反应池中部,使传动距离缩短一半,皮带的长度减半以控制误差;

2、本实用新型采用跳跃式传动连接设计,将可能产生的传动误差均匀分散在酸槽各个区域,降低转速差绝对值,缓解玻璃纸受拉力不均匀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中二级传动轴和三级传动轴采用对称布置,节约空间,减少传动次数;

4、本实用新型采用弹簧补偿张紧轮对皮带进行张紧,无需经常调整,并可有效吸收启动时的冲击力,减少撕裂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平面和转向平面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平面和转向平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皮带轮弹簧张紧单元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皮带轮弹簧张紧单元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皮带轮弹簧张紧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系统与皮带轮弹簧张紧单元在一起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1、传动托辊,02、改向传动托辊,03、承载托辊,04、改向托辊,001、主传动轴,002、二级传动轴,003、三级传动轴,004、四级传动轴,1、套筒,2、压簧,3、中心轴,4、键,5、滚轮,6、惰轮轴,7、轴用卡簧,8、螺母,9、反应池,10、第一托辊,11、第二托辊,12、第三托辊,13、第四托辊,14、第五托辊,15、第六托辊,16、第七托辊,17、第八托辊,18、第九托辊,19、第十托辊,20、第十一托辊,21、第十二托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6,一种玻璃纸生产线传动系统,包括传动托辊01、改向传动托辊02、承载托辊03、改向托辊04,具有相互平行的传动平面和转向平面,传动托辊01设置于传动平面中心,改向传动托辊02和承载托辊03在传动托辊01两侧对称设置且位于传动平面内;改向托辊04均设置于转向平面内,转向平面位于传动平面下方,所述传动平面所有托辊由驱动系统驱动并由皮带传动,所述改向托辊04自由转动。

具体实施时,所述传动平面设置在反应池9上,所述转向平面设置在反应池9中,保证玻璃纸足够的酸浸时间。

具体实施时,沿玻璃纸输送方向依次为第一托辊10至第十二托辊21,传动托辊01设置在第六托辊15和第七托辊16之间。

具体实施时,所述驱动系统包括主传动轴001、由主传动轴001带动的二级传动轴002、由二级传动轴002带动的三级传动轴003、由三级传动轴003带动的四级传动轴004,以主传动轴001为中心对称设置,其中主传动轴001为传动托辊01的传动轴,二级传动轴002为第三托辊12和第十托辊19的传动轴,三级传动轴003为第二托辊11、第四托辊13、第九托辊18、第十一托辊20的传动轴,四级传动轴004为第一托辊10、第五托辊14、第八托辊17、第十二托辊21的传动轴,第六托辊15自由转动,第七托辊16由相邻的第八托辊17带动。

具体实施时,主传动轴001在一端带动两侧的二级传动轴002,二级传动轴002在托辊两端分别设置皮带带动三级传动轴003,位于主传动轴001同侧的三级传动轴003和四级传动轴004的驱动皮带分列于传动轴两侧由上一级传动轴驱动。

具体实施时,所述传动系统还设置有皮带轮弹簧张紧单元,包括用于皮带传动的滚轮5、惰轮轴6和中心轴3,所述滚轮5设置在皮带上方以使皮带恒力张紧,滚轮5采用铝合金阳极化处理,尽量使负载降低,所述滚轮5通过轴用卡簧7卡接在惰轮轴6上,所述惰轮轴6的另一端沿中心轴3的径向插接在中心轴3的首端且与中心轴3垂直,并通过螺母8固定;其中,

所述中心轴3的尾端外套接有套筒1,所述套筒1上设置有键4滑槽,所述键4滑槽上滑动适配设置有键4,所述键4设置在中心轴3上,所述中心轴3的尾端端部与套筒1底部之间还设置压簧2,采用弹簧补偿皮带的张紧力,无需经常调整,并可有效吸收启动时的冲击力。防止传动轴颤动,提速曲线平滑,动力损失小。

传统的固定式张紧轮需要频繁调整,并且在设备启动的瞬间冲击力较大,固定式张紧轮无间隙补偿,皮带、带轮、轴承等零件容易受损。皮带轮弹簧张紧单元采用弹簧补偿皮带的张紧力,无需经常调整,并可有效吸收启动时的冲击力。玻璃纸在未固化前弹性模量较大,且电机启动时,加速曲线不能匹配造成纸张散卷或是撕裂,使用该结构做实验,弹簧补偿力可适当的调整加速曲线,使纸张内应力释放趋于线性,减少撕裂可能。

该结构运动部件采用IT6-7级精度加工制作,应客户要求,可表面镀铬镀镍处理,有效防止酸雾腐蚀,增强使用寿命;同时,该结构使用高强度合金钢材加工制作,抗疲劳强度好,有效寿命5年以上。

具体实施时,所述皮带采用圆弧齿型同步带,以保证传动精度。

具体实施时,托辊采用玻璃制成,降低与玻璃纸之间的摩擦力。

具体实施时,所述改向传动托辊02与玻璃纸接触包角为90°~180°,所述改向托辊04与玻璃纸的接触包角小于180°,所述承载托辊03与玻璃纸的接触包角为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传动托辊01是使玻璃纸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直径粗,与玻璃纸的接触面积大,摩擦力大;改向传动托辊02主要是改变玻璃纸的运动方向,并传递部分动力;改向托辊04不传递动力,只改变玻璃纸的运动方向;承载滚筒不传递动力,只对玻璃纸起承载作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玻璃纸沿玻璃纸传输方向依次经过两个承载托辊03,然后向下绕过一个改向托辊04后回到传动平面,再经过两个承载托辊03后向下绕过一个改向托辊04后向上经过传动托辊01,绕过传动托辊01后依次经过一个改向托辊04、一个改向传动托辊02、一个改向托辊04、4个承载托辊03、一个改向托辊04,一个承载托辊03后输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