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大扭矩齿轮减速电机专用齿轮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7933发布日期:2019-07-19 23:42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功率大扭矩齿轮减速电机专用齿轮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速电机齿轮箱,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大功率大扭矩齿轮减速电机专用齿轮箱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大功率大扭矩齿轮减速电机齿轮箱都采用两个滚动轴承固定在蜗轮两边,且轴承的位置较宽,需用轴挡或垫套垫实,齿轮安装在合金或塑料外壳的箱体内,固定两滚动轴承的轴承座需精加工才可以达到低噪音的要求,这样的齿轮箱有成本高且装备复杂,齿轮散热差等缺陷,齿轮负载能力差。

另外,现有大功率大扭矩齿轮减速电机齿轮箱传动轴芯的末端都会安装一种可用螺纹调节的轴承定心套,用于防止齿轮力矩过大时,使轴芯弯曲变形,造成断轴或产生齿轮噪音等作用。这种结构安装较复杂且不能在轴上安装散热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安装快、成本低且效果良好的大功率大扭矩齿轮减速电机专用齿轮箱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功率大扭矩齿轮减速电机专用齿轮箱结构,包括相对固定设置在电机动力输出轴两侧的第一蜗轮定位板和第二蜗轮定位板,在第一蜗轮定位板和第二蜗轮定位板之间活动穿设有转轴,在转轴上固定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与固定在电机动力输出轴上的蜗杆相啮合,所述第一蜗轮定位板和第二蜗轮定位板上均设有与转轴相配合的安装孔,在安装孔内固定设置有含油轴承,所述转轴两边通过对应的含油轴承分别与第一蜗轮定位板和第二蜗轮定位板连接;两个含油轴承的内端面分别与蜗轮相接触。

上述的一种大功率大扭矩齿轮减速电机专用齿轮箱结构中,所述含油轴承与蜗轮相对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定位环,位于两个含油轴承上的定位环配合固定蜗轮。

上述的一种大功率大扭矩齿轮减速电机专用齿轮箱结构中,所述含油轴承外壁上沿轴向成形有限位平面,在安装孔内成形有与限位平面相适应的第一限位凸部。

上述的一种大功率大扭矩齿轮减速电机专用齿轮箱结构中,所述第一蜗轮定位板和第二蜗轮定位板相对的端面上均一体成型有定位套;各定位套位于对应的安装孔外围且内径与安装孔内径相同;定位套与安装孔配合固定含油轴承;在定位套内设有与限位平面相适应的第二限位凸部,所述第一限位凸部和第二限位凸部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

上述的一种大功率大扭矩齿轮减速电机专用齿轮箱结构中,所述第一蜗轮定位板上设有蜗杆定位板,在蜗杆定位板上设有与蜗杆相配合的定位缺口,在定位缺口内设有与蜗杆相适应的U形定位套;所述U形定位套的深度值大于蜗杆的半径值;所述蜗杆定位板与第一蜗轮定位板相互垂直;所述定位缺口的朝向为与蜗杆相配合的蜗轮中轴线的延伸方向。

上述的一种大功率大扭矩齿轮减速电机专用齿轮箱结构中,所述定位缺口内底部设有限位缺口;所述U形定位套外壁上设有与定位缺口相适应的定位槽,在定位槽内设有与限位缺口相配合的限位凸台。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在转轴与第一蜗轮定位板和第二蜗轮定位板的接触部之间设置含油轴承,通过含油轴承代替滚动轴承,不仅使得结构变得简单,加工非常方便快捷,而且两边的含油轴承可以直接配合固定蜗轮,不再需要轴挡或垫套等其他辅助配件的配合,使结构进一步简化,组装更加快捷。同时,含油轴承还可以使两块蜗轮定位板上相配合的安装孔在较低的精度下,也具有低噪音的性能。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与蜗杆相配合的定位缺口和定位套,采用独创的U形结构代理常规的全包围结构,不仅能达到相同的定位效果,同时具有拆装方便的优点,使得组装速度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沿转轴轴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含油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蜗轮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U形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蜗轮定位板1、第二蜗轮定位板2、转轴3、蜗轮4、蜗杆5、安装孔6、第一限位凸部6a、含油轴承7、定位环7a、限位平面7b、定位套8、第二限位凸部8a、蜗杆定位板9、定位缺口9a、限位缺口9b、U形定位套10、定位槽10a、限位凸台10b。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功率大扭矩齿轮减速电机专用齿轮箱结构,包括相对固定设置在电机动力输出轴两侧的第一蜗轮定位板1和第二蜗轮定位板2,在第一蜗轮定位板1和第二蜗轮定位板2之间活动穿设有转轴3,在转轴3上固定设置有蜗轮4,所述蜗轮4与固定在电机动力输出轴上的蜗杆5相啮合,在蜗杆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散热叶片。由于采用开放式的齿轮箱结构,散热叶片可以有效地对齿轮箱及电机进行散热。所述第一蜗轮定位板1和第二蜗轮定位板2上均设有与转轴3相配合的安装孔6,在安装孔6内固定设置有含油轴承7,所述转轴3两边通过对应的含油轴承7分别与第一蜗轮定位板1和第二蜗轮定位板2连接;两个含油轴承7的内端面分别与蜗轮4相接触。同时,为防止含油轴承出现自转,在含油轴承7外壁上沿轴向成形有限位平面7b,在安装孔6内成形有与限位平面7b相适应的第一限位凸部6a。

优选地,所述含油轴承7与蜗轮4相对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定位环7a,位于两个含油轴承7上的定位环7a配合固定蜗轮4。通过设置定位环,可以增大与蜗轮的接触面积,使蜗轮转动更加稳定。

优选地,为了使含油轴承固定更加稳固,在第一蜗轮定位板1和第二蜗轮定位板2相对的端面上均一体成型有定位套8;各定位套8位于对应的安装孔6外围且内径与安装孔6内径相同;定位套8与安装孔6配合固定含油轴承7;在定位套8内设有与限位平面7b相适应的第二限位凸部8a,所述第一限位凸部6a和第二限位凸部8a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

进一步地,在第一蜗轮定位板1上设有蜗杆定位板9,在蜗杆定位板9上设有与蜗杆5相配合的定位缺口9a,在定位缺口9a内设有与蜗杆5相适应的U形定位套10;所述U形定位套10的深度值大于蜗杆5的半径值;所述蜗杆定位板9与第一蜗轮定位板1相互垂直;所述定位缺口9a的朝向为与蜗杆5相配合的蜗轮4中轴线的延伸方向。根据蜗轮蜗杆的位置关系,设置定位缺口的朝向,使其可以有效地支撑蜗杆。在工作状态下,蜗杆所受到的力是单一朝向远离蜗轮方向的力,因此,只需要在蜗杆远离蜗轮的一端具有支撑点,即可防止蜗杆弯曲变形。优选地,在定位缺口9a内底部设有限位缺口9b;所述U形定位套10外壁上设有与定位缺口9a相适应的定位槽10a,在定位槽10a内设有与限位缺口9b相配合的限位凸台10b。通过设置限位缺口和限位凸台,可以有效防止U形定位套出现自转或是松动偏移。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