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卷开卷系统的传动皮带张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1772发布日期:2019-07-27 11:25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卷开卷系统的传动皮带张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和造纸行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纸卷开卷系统的传动皮带张紧机构。



背景技术:

在印刷行业的设备如卷筒纸凹印机、烫金、模切机等,都要配备纸卷开卷系统才能工作,此类纸卷开卷系统中大多采用皮带传动,皮带传动因其结构简单应用十分广泛,皮带传动主要由电机驱动轮1、张紧弹簧2、活动支架3、纸芯传动轮4、纸卷5、张紧轮6、传动皮带7组成,在皮带传动系统中,一般采用调节电机驱动轮1与张紧弹簧2的轴芯距离或在传动皮带7松边安装张紧轮6的方式调节皮带的张紧力,其张紧力一般在设备调试或维护时调整到适合的张力,运行过程中不做调整,也有采用弹性张紧机构的方式,保持皮带在运行过程中皮带预紧张力一致,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传动皮带张紧机构的示意图。

纸卷开卷装置工作状况具有以下特点,被开卷的纸卷直径较大,约1.5-1.8米,具有很大的转动惯量,在纸卷开卷的过程中,直径由大到小变化,纸张要求有恒定的张力,纸卷线速度在随主机速度变化较大,经常处于加减速装态,纸卷驱动电机采用变频或伺服电机驱动,工况为四象限工作。从上述工况分析可知,该传动系统工作中,转矩大小及方向变化很大,皮带张力也很大,而且张力不断的变化,为了保证放卷纸张的张力恒定,驱动电机经常处于加减速状态,造成皮带紧边与松边交替变化,在传统的固定式张紧架构中,皮带伸长后得不到及时调整,造成传动换向时主、从动轮的传动滞后,易造成传动系统震荡,同样弹性张紧轮虽然对皮带伸长进行补赏,但在此松边、紧边不但变化的工况下,弹性张紧轮所受的压力波动,张紧机构弹簧被压缩,造成整个传动滞后,系统刚性不足,同样会出现震荡。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传动皮带的松弛易引起传动波动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纸卷开卷系统的传动皮带张紧机构,该传动皮带张紧机构减少了两个传动轮的不同步现象,增加了传动系统的刚性,减小了放卷系统纸张张力和速度出现震荡的趋势,减少了开卷纸张的张力变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纸卷开卷系统的传动皮带张紧机构,包括电机驱动轮、用于安装纸卷的纸芯传动轮、连接所述电机驱动轮和所述纸芯传动轮的传动皮带、通过活动支架压紧于所述传动皮带上的张紧轮,所述活动支架上安装有张紧弹簧和液压阻尼器。

优选地,所述活动支架位于所述传动皮带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活动支架包括靠近所述传动皮带一侧用于安装所述张紧轮的凹槽、连接于所述凹槽两侧的连接杆,所述张紧弹簧和液压阻尼器连接于同侧所述连接杆上。

优选地,所述张紧弹簧和液压阻尼器连接于远离所述纸卷一侧的所述连接杆上。

优选地,所述液压阻尼器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端部,所述张紧弹簧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张紧弹簧和所述液压阻尼器与所述连接杆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纸卷开卷系统的传动皮带张紧机构,应用于印刷行业的设备,如卷筒纸凹印机、烫金、模切机。传动皮带张紧机构包括电机驱动轮、纸芯传动轮、传动皮带、张紧轮,纸芯传动轮用于安装纸卷,传动皮带将电机驱动轮和纸芯传动轮连接起来,张紧轮通过活动支架压紧于传动皮带上,活动支架上安装有张紧弹簧和液压阻尼器。纸卷开卷系统工作状况具有如下,被开卷的纸卷直径较大,约1.5-1.8米,具有很大的转动惯量,在纸卷开卷的过程中,直径由大到小变化,纸张要求有恒定的张力,纸卷线速度在随主机速度变化较大,经常处于加减速装态,纸卷驱动电机采用变频或伺服电机驱动,工况为四象限工作。从上述工况分析可知,传动皮带张紧机构工作中,转矩大小及方向变化很大,皮带张力也很大,而且张力不断的变化,为了保证放卷纸张的张力恒定,驱动电机经常处于加减速状态,造成皮带紧边与松边交替变化,在传统张紧弹簧弹性张紧机构的基础上增加液压阻尼器,改善纸卷开卷系统传动的动态响应速度,增加系统阻尼,避免系统震荡,还可以降低传动皮带预紧张力,增加皮带的使用寿命。

在自由状态时张紧弹簧给张紧轮一定的压力保持传动皮带的适度张紧,由于张紧弹簧的存在,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补偿传动皮带的伸长。在电机制动时,传动皮带上边为紧边,会拉伸,拉伸造成皮带下边松弛,在弹性张紧轮的作用依然能得到张紧。当电机主动时,传动皮带下边成为紧边,传动皮带对张紧轮的压力变大,但由于有液压阻尼器的作用,弹性张紧轮不会快速回弹,依然保持原来的状态,只是以极慢的速度退回,这就减少电机驱动轮和纸芯传动轮两个传动轮的不同步现象,增加了传动系统的刚性,减小纸卷开卷系统纸张张力和速度出现震荡的趋势,减少开卷纸张的张力变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传动皮带张紧机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传动皮带张紧机构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1-电机驱动轮、2-张紧弹簧、3-活动支架、4-纸芯传动轮、5-纸卷、6-张紧轮、7-传动皮带、8-液压阻尼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纸卷开卷系统的传动皮带张紧机构,该传动皮带张紧机构减少了两个传动轮的不同步现象,增加了传动系统的刚性,减小了放卷系统纸张张力和速度出现震荡的趋势,减少了开卷纸张的张力变化。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传动皮带张紧机构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纸卷5开卷系统的传动皮带7张紧机构,应用于印刷行业的设备,如卷筒纸凹印机、烫金、模切机。传动皮带7张紧机构包括电机驱动轮1、纸芯传动轮4、传动皮带7、张紧轮6,纸芯传动轮4用于安装纸卷5,传动皮带7将电机驱动轮1和纸芯传动轮4连接起来,张紧轮6通过活动支架3压紧于传动皮带7上,活动支架3上安装有张紧弹簧2和液压阻尼器8。纸卷5开卷系统工作状况具有如下,被开卷的纸卷5直径较大,约1.5-1.8米,具有很大的转动惯量,在纸卷5开卷的过程中,直径由大到小变化,纸张要求有恒定的张力,纸卷5线速度在随主机速度变化较大,经常处于加减速装态,纸卷5驱动电机采用变频或伺服电机驱动,工况为四象限工作。从上述工况分析可知,传动皮带7张紧机构工作中,转矩大小及方向变化很大,皮带张力也很大,而且张力不断的变化,为了保证放卷纸张的张力恒定,驱动电机经常处于加减速状态,造成皮带紧边与松边交替变化,在传统张紧弹簧2弹性张紧机构的基础上增加液压阻尼器8,改善纸卷5开卷系统传动的动态响应速度,增加系统阻尼,避免系统震荡,还可以降低传动皮带7预紧张力,增加皮带的使用寿命。

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在自由状态时张紧弹簧2给张紧轮6一定的压力保持传动皮带7的适度张紧,由于张紧弹簧2的存在,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补偿传动皮带7的伸长。在电机制动时,传动皮带7上边为紧边,会拉伸,拉伸造成皮带下边松弛,在弹性张紧轮6的作用依然能得到张紧。当电机主动时,传动皮带7下边成为紧边,传动皮带7对张紧轮6的压力变大,但由于有液压阻尼器8的作用,弹性张紧轮6不会快速回弹,依然保持原来的状态,只是以极慢的速度退回,这就减少电机驱动轮1和纸芯传动轮4两个传动轮的不同步现象,增加了传动系统的刚性,减小纸卷5开卷系统纸张张力和速度出现震荡的趋势,减少开卷纸张的张力变化。

上述传动皮带7张紧机构仅是一种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做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活动支架3位于传动皮带7的内侧,使传动皮带7向远离电机驱动轮1和纸芯传动轮4两个传动轮的一侧压紧,传动皮带7对电机驱动轮1和纸芯传动轮4的包角较大,不增大对电机驱动轮1和纸芯传动轮4的摩擦力,保证传动皮带7顺利运动;还可以降低传动皮带7预紧张力,增加传动皮带7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场合的不同,对传动皮带7张紧机构进行若干改变,活动支架3包括凹槽、连接杆,凹槽靠近传动皮带7一侧,用于安装张紧轮6,便于张紧轮6连接。连接杆连接于凹槽的两侧,张紧弹簧2和液压阻尼器8连接于同侧连接杆上,液压阻尼器8对改善纸卷5开卷系统传动的动态响应速度较快,避免系统震荡。优选地,张紧弹簧2和液压阻尼器8连接于远离纸卷5一侧的连接杆上,设置于靠近电机驱动轮1一侧的连接杆上,震动从电机驱动轮1开始,从震动产生的根源消除震动,避免震动扩散。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传动皮带7张紧机构不应被限制于此种情形,液压阻尼器8设置于连接杆的端部,张紧弹簧2设置于连接杆的中部,端部震动振幅较大,易于液压阻尼器8快速响应,实现快速减震。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传动皮带7张紧机构,在其它部件不改变的情况下,张紧弹簧2和液压阻尼器8与连接杆通过螺栓连接,连接方便,易于拆卸,维修方便。当然,张紧弹簧2和液压阻尼器8与连接杆通过螺栓连接只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并不是唯一的,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连接,比如焊接连接,固定更加牢固。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