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电器用的水路三通换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9699发布日期:2019-08-23 22:36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电器用的水路三通换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洗衣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用电器用的水路三通换向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电器如洗衣机所配置的有多个水路的供水水路装置,因此需要设置相应多个电磁进水阀,导致供水水路装置构造较为复杂,采用器件较多而增加成本,装置故障率增加;另一方面一进二出的进水阀大部分是双塑封电磁阀,体积大、安装麻烦、成本高。因此行业中急需,运行可靠、安装方便、成本低的适用于如洗衣机多水路的产品。

现有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8343759A,家用电器用的供水水路装置,具有电磁进水阀和切换器,所述切换器设有进水口、与该进水口贯通的水路A和与该进水口贯通的水路B,所述水路A处设有启闭该水路A所需的阀座A,所述水路B处设有启闭该水路B所需的阀座B,所述阀座A和阀座B之间设有阀芯,所述进水口与电磁进水阀的出口通连。该装置在供水水路装置工作时,切换器需要来回轮流的切换,且需要额外的传感器来判断出水水路是哪一个,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加工电器用供水水路装置构造较为复杂的弊端,提供一种家用电器用的水路三通换向机构,该机构通过浮球的浮力控制不同出水口出水,结构较为简单,无需设置额外的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家用电器用的水路三通换向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管体,管体内固定设有将管体内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两部分的连接座,连接座上设有将上腔与下腔连通的通孔,所述上腔内设有能在水中上浮的浮球,下腔内设有能将通孔下端堵住的减压座,所述管体上端设有与上腔连通的第一出水口,管体侧面设有与上腔连通的进水口,管体上还设有与下腔连通的第二出水口,所述浮球在上腔内上下浮动时能分别堵住通孔或者第一出水口;管体上固定设有控制进水口与上腔连通或断开的电磁阀;所述管体内还设有能将上腔和下腔连通的排水孔,在上腔内充满水、减压座将通孔堵住、电磁阀控制进水口与上腔断开时,浮球会上浮,同时上腔内的水能从排水孔流入下腔,当浮球浮到水面时水面高度高于进水口。

上述方案中,通过电磁阀控制进水口进水、浮球在水中的浮力以及水流对浮球的压力来控制浮球堵住通孔或者第一出水口,从而控制第一出水口或第二出水口出水,结构较为简单,且无需设置额外的传感器就能实现切换出水。

作为优选,所述减压座包括能堵住通孔下端的堵头以及能将堵头推向通孔的弹簧。这种结构的减压座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在上腔内的水压达到一定值时就能冲开减压座使上腔内的水流入下腔,能够符合使用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孔设置在连接座上,排水孔的上端与通孔的内壁连通,排水孔的下端与连接座的下端面连通。这样的设置,在浮球堵住通孔上端、第一出水口出水时,上腔内的水无法通过通孔,也就无法从排水口流动到下腔,进而能够防止在第一出水口出水时第二出水口出水。

作为优选,所述管体下端连接有将管体下端封闭的端盖,端盖朝向管体内部的端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弹簧下端嵌入凹槽内,弹簧上端盘绕在所述堵头上,所述第二出水口与下腔的腔壁连通。端盖的设置,能够方便浮球等部件装入管体内。

作为优选,所述端盖与管体之间通过螺栓实现固定连接,端盖与管体之间固定设有密封圈。端盖与管体通过螺栓实现可拆卸连接,便于整体的装配,密封圈的设置,能够提升该处位置的密封性能,防止漏水。

作为优选,所述管体内固定设有为浮球导向的支架,支架限制浮球只能在上腔内上下浮动。支架能够防止浮球横向移动,保证浮球在上腔内上下浮动时能准备堵住通孔或者第一出水口。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和下支架都为空心圆管形结构,上支架的内腔内径与下支架的内腔内径相等且大于浮球的直径,上支架下端和下支架上端设有互相配合的缺口,上支架与下支架拼合在一起时两个缺口组合形成一个与进水口连通的连接孔,连接孔与进水口的高度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出水口与管体的连接处、通孔上端与连接座的连接处都固定设有密封圈。该处密封圈的设置,在浮球封闭堵住通孔或者第一出水口时,能够提升浮球的密封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磁阀控制进水口进水,并依靠浮球在水中的浮力以及水流对浮球的压力来控制浮球堵住通孔或者第一出水口,从而控制第一出水口或第二出水口出水,整体结构较为简单,成本低,无需设置额外的传感器就能实现切换出水,整体控制过程中仅有电磁阀需要电能,无需设置其他用电的部件,能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A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5为图4中B-B处剖视图;

图6为连接座截面图;

图中标记:1、管体,2、上腔,3、下腔,4、连接座,5、通孔,6、浮球,7、减压座,8、堵头,9、弹簧,10、第一出水口,11、第二出水口,12、电磁阀,13、密封圈,14、端盖,15、凹槽,16、螺栓,17、上支架,18、下支架,19、连接孔,20、进水口,21、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一种家用电器用的水路三通换向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管体1,管体1内固定设有将管体1内腔分隔为上腔2和下腔3两部分的连接座4,连接座4上设有将上腔2与下腔3连通的通孔5,所述上腔2内设有能在水中上浮的浮球6,下腔3内设有能将通孔5下端堵住的减压座7,所述减压座7包括能堵住通孔5下端的堵头8以及能将堵头8推向通孔5的弹簧9,所述管体1上端设有与上腔2连通的第一出水口10,管体1侧面设有与上腔2连通的进水口20,管体1上还设有与下腔3连通的第二出水口11,所述浮球6在上腔2内上下浮动时能分别堵住通孔5或者第一出水口10;管体1上固定设有控制进水口20与上腔2连通或断开的电磁阀12;所述管体1内还设有能将上腔2和下腔3连通的排水孔21,所述排水孔21设置在连接座4上,排水孔21的上端与通孔4的内壁连通,排水孔21的下端与连接座4的下端面连通。在上腔2内充满水、减压座7将通孔5堵住、电磁阀12控制进水口20与上腔2断开时,浮球6会上浮,同时上腔2内的水能从排水孔21流入下腔3,当浮球6浮到水面时水面高度高于进水口20。所述第一出水口10与管体1的连接处、通孔5上端与连接座4的连接处都固定设有密封圈13。所述管体1下端连接有将管体1下端封闭的端盖14,端盖14朝向管体1内部的端面上开设有凹槽15,所述弹簧9下端嵌入凹槽15内,弹簧9上端盘绕在所述堵头8上,所述第二出水口11与下腔3的腔壁连通。所述端盖14与管体1之间通过螺栓16实现固定连接,端盖14与管体1之间固定设有密封圈13。

所述管体1内固定设有为浮球6导向的支架,支架限制浮球6只能在上腔2内上下浮动。所述支架包括上支架17和下支架18,上支架17和下支架18都为空心圆管形结构,上支架17的内腔内径与下支架18的内腔内径相等且大于浮球6的直径,上支架17下端和下支架18上端设有互相配合的缺口,上支架17与下支架18拼合在一起时两个缺口组合形成一个与进水口20连通的连接孔19,连接孔19与进水口20的高度相等。

在初始状态时,上腔2内没有水,浮球6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堵住通孔5上端,此时打开电磁阀12,电磁阀12控制控制进水口20与上腔2连通,进水口20开始进水,浮球6受到水的压力压在通孔5上端的密封圈13仍旧保持堵住通孔5,此时第一出水口10能够出水,第二出水口11不出水;若要第二出水口11出水,则将电磁阀12管壁,此时电磁阀12控制控制进水口20与上腔2断开,进水口20不能继续进水,此时上腔2内充满水,浮球6在浮力的作用下会上浮,同时上腔2内的水能从排水孔21流入下腔3,当浮球6浮到水面时水面高度高于进水口20,此时打开电磁阀12,进水口20继续往上腔2内进水,水会逐渐充满上腔2,浮球6会随着水面的上升直到压在第一出水口10与管体1之间连接处的密封圈13上从而堵住第一出水口10,接着上腔2内的水压能冲开减压座7从通孔5内流入下腔3,接着从第二出水口11排出,此时第二出水口11能够出水,第一出水口10不能出水;在第二出水口11出水的情况下,若要第一出水口10出水,只需关闭电磁阀12,上腔2内的水会从排水孔21从缓慢流入下腔3再从第二出水口11排出,当浮球6压在通孔5上端的密封圈13堵住通孔5时,打开电磁阀12,进水口20进水,此时第二出水口11停止出水,第一出水口10出水。

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