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低速预挂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94267发布日期:2019-04-23 21:04阅读:7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低速预挂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低速预挂挡方法。



背景技术:

挡位预挂是为了提升换挡速度减少不必要的进挡和退挡操作而提出的一项技术。普通的换挡逻辑是驾驶员有换挡意愿时开始挂挡,然后换挡完成,而预挂挡是在驾驶员无换挡意愿但是有换挡可能的时候提前为驾驶员挂上挡位的一项技术。在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应用过程中,在1挡运行(即低速运行)时,为了提升1挡制动停车后倒挡爬行和起步的响应,需要预挂倒挡;如果在低速行驶时,将1挡和倒挡一直预挂着,在1挡和倒挡爬行或者起步时,就会出现因预挂的不传递扭矩的挡位带来的敲击声,这样虽然解决了响应问题,但是会造成客户对异响声音的极大抱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低速预挂挡方法,以在保证响应时间的同时,解决因低速行驶预挂挡位带来的敲击声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低速预挂挡方法,该方法为:计算换挡杆位置并进行判断,如果换挡杆在p挡,则执行p挡预挂策略,如果换挡杆在r挡,则执行r挡预挂策略,如果换挡杆在n挡,则执行n挡预挂策略,如果换挡杆在d挡,则执行d挡预挂策略。

其中,所述r挡预挂策略为:

第一步、设置退挡次数等于0并开始计时,然后判断r挡是否在挡,如果是,则执行第二步,否则挂r挡,然后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判断计时时间是否大于设定的时间阈值t,如果是,则结束,否则执行第三步;

第三步、判断1挡是否在挡,如果是,则执行第四步,否则执行第五步;

第四步、判断r挡车速vr是否大于设定的第一速度阈值vr1,如果是,则退1挡,且退挡次数加1,然后返回执行第二步,否则直接返回执行第二步;

第五步、判断是否退挡次数小于设定的次数阈值b且r挡车速vr小于设定的第二速度阈值vr2,如果是,则挂1挡,然后返回执行第二步,否则直接返回执行第二步。

其中,所述d挡预挂策略为:

第一步、判断1挡是否在挡,如果是,则执行第二步,否则挂1挡,然后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判断是否1挡车速v1大于第三速度阈值vd且r挡在挡,如果是,则退r挡,然后结束,否则直接结束。

其中,所述p挡预挂策略为:首先判断1挡是否在挡,如果1挡在挡,则保持1挡在挡状态,如果1挡不在挡,则挂1挡;然后判断r挡是否在挡,如果r挡在挡,则退r挡,如果r挡不在挡,则保持r挡不在挡状态。在p挡时,通过预挂1挡退r挡的方式,保证了起步的响应时间。

其中,所述n挡预挂策略为:判断1挡是否在挡,如果1挡在挡,则保持1挡在挡状态,如果1挡不在挡,则挂1挡。在n挡时,通过预挂1挡的方式,也保证了起步的响应时间。

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

在r挡运行时,如果r挡车速vr大于设定的第一速度阈值vr1,则退出1挡,如果在设定的时间阈值t内退挡次数小于设定的次数阈值b且r挡车速vr小于设定的第二速度阈值vr2,则挂上1挡,如果在设定的时间阈值t内退挡次数大于或等于设定的次数阈值b,则不再挂1挡;在1挡运行时,如果1挡车速v1大于第三速度阈值vd且r挡在挡,则退r挡;这种方法在保证了r挡和1挡的响应时间的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1挡和r挡的进挡、退挡次数,有效的解决了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低速运行时的敲击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逻辑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中执行r挡预挂策略的流程图。

图3为实施例中执行d挡预挂策略的流程图。

图4为实施例中执行p挡预挂策略的流程图。

图5为实施例中执行n挡预挂策略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的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低速预挂挡方法为:计算换挡杆位置并进行判断,如果换挡杆在p挡,则执行p挡预挂策略,如果换挡杆在r挡,则执行r挡预挂策略,如果换挡杆在n挡,则执行n挡预挂策略,如果换挡杆在d挡,则执行d挡预挂策略。

如图2所示,r挡预挂策略为:

第一步、设置退挡次数等于0并开始计时,然后判断r挡是否在挡,如果是,则保持r挡在挡状态,并执行第二步,否则挂r挡,然后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判断计时时间是否大于设定的时间阈值t,如果是,则结束,否则执行第三步;

第三步、判断1挡是否在挡,如果是,则保持1挡在挡状态,并执行第四步,否则执行第五步;

第四步、判断r挡车速vr是否大于设定的第一速度阈值vr1,如果是,则退1挡,且退挡次数加1,然后返回执行第二步,否则直接返回执行第二步;

第五步、判断是否退挡次数小于设定的次数阈值b且r挡车速vr小于设定的第二速度阈值vr2,如果是,则挂1挡,然后返回执行第二步,否则直接返回执行第二步;即如果在设定的时间阈值t内退挡次数大于或等于设定的次数阈值b,则不再挂1挡。

如图3所示,d挡预挂策略为:

第一步、判断1挡是否在挡,如果是,则保持1挡在挡状态,并执行第二步,否则挂1挡,然后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判断是否1挡车速v1大于第三速度阈值vd且r挡在挡,如果是,则退r挡,然后结束,否则直接结束。

即首先判断1挡是否在挡,如果1挡在挡,则保持1挡在挡状态,如果1挡不在挡,则挂1挡;然后在1挡车速v1大于第三速度阈值vd时,判断r挡是否在挡,若r挡在挡,则退r挡,若r挡不在挡,则保持r挡不在挡状态。

如图4所示,p挡预挂策略为:

第一步、判断1挡是否在挡,如果是,则保持1挡在挡状态,并执行第二步,否则挂1挡,然后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判断r挡是否在挡,如果是,则退r挡,然后结束,否则直接结束。

即首先判断1挡是否在挡,如果1挡在挡,则保持1挡在挡状态,如果1挡不在挡,则挂1挡;然后判断r挡是否在挡,如果r挡在挡,则退r挡,如果r挡不在挡,则保持r挡不在挡状态。

如图5所示,n挡预挂策略为:判断1挡是否在挡,如果是,则保持1挡在挡状态,并结束,否则挂1挡,然后结束。即判断1挡是否在挡,如果1挡在挡,则保持1挡在挡状态,如果1挡不在挡,则挂1挡。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低速预挂挡方法,该方法为:计算换挡杆位置并进行判断,如果换挡杆在P挡,则执行P挡预挂策略,如果换挡杆在R挡,则执行R挡预挂策略,如果换挡杆在N挡,则执行N挡预挂策略,如果换挡杆在D挡,则执行D挡预挂策略;在R挡运行时,如果R挡车速VR大于设定的第一速度阈值VR1,则退出1挡,如果在设定的时间阈值T内退挡次数小于设定的次数阈值b且R挡车速VR小于设定的第二速度阈值VR2,则挂上1挡,如果在T内退挡次数大于或等于b,则不再挂1挡;在1挡运行时,如果1挡车速V1大于第三速度阈值VD且R挡在挡,则退R挡;本发明能在保证响应时间的同时,解决因低速行驶预挂挡位带来的敲击声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向光军;黄辉;韩涌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23
技术公布日:2019.04.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