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楔紧式平板闸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03875发布日期:2019-08-10 00:10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性楔紧式平板闸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阀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楔紧式平板闸阀。



背景技术:

楔紧式平板闸阀一般由主闸板和副闸板组成,主闸板与副闸板之间采用斜面或k形斜面相互配合,主闸板和副闸板安装在闸板架内,开启时,主闸板上升与副闸板斜面脱离后再拉动副闸板一起提升,关闭时,副闸板到位后由主闸板斜面楔紧撑开与阀座压紧密封配合,减小了启闭过程中闸板密封面与阀座密封面之间的磨损。其主要缺点是,在闸阀长期关闭状态下,主闸板与副闸板的斜面之间容易产生相互粘合力,开启力矩大,当阀杆拉动主闸板上升时,主闸板与副闸板斜面之间的粘合力导致两者不能及时脱离接触,容易带动副闸板同时移动,使闸板密封面与阀座密封面生产磨损,影响产品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开启力矩小,在阀门开启时,主闸板与副闸板能可靠脱离接触,密封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的弹性楔紧式平板闸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阀体、阀座、阀盖、阀杆、闸板,闸板由主闸板和副闸板组成,主闸板与副闸板之间采用斜面相互配合接触,主闸板上端中心与阀杆下端连接,在主闸板上方设有与副闸板固定连接的限位板,在阀体内腔底部设置定位桩;主要是在主闸板与副闸板之间设有弹性脱离装置,所述弹性脱离装置采用在主闸板与副闸板之间安装钩形弹簧,该钩形弹簧的一端抵压在主闸板斜面一侧所制的钩槽内,另一端穿过副闸板,并由螺母固定安装在副闸板密封面一侧所制的安装斜面上。

最好是,位于主闸板钩槽内的钩形弹簧一端为t形结构,其t形结构的上侧抵压在主闸板钩槽的左侧壁与槽底之间。

最好是,主闸板钩槽的两侧壁与钩形弹簧的t形结构端部之间为间隙配合。

最好是,钩形弹簧在垂直于阀杆中心线方向均匀设置若干个。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在主闸板与副闸板之间设置由钩形弹簧组成的弹性脱离装置,由钩形弹簧将副闸板连接在主闸板上,在阀杆带动主闸板开启时,钩形弹簧对主闸板产生向左上方向的弹力,而对副闸板产生向右下方向的压力,推动主闸板与副闸板可靠分离,减小开启力矩,并收缩主闸板和副闸板组成闸板的轴向厚度,实现闸板两侧密封面与阀座密封面无摩擦启闭,启闭轻、密封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弹性楔紧式平板闸阀,包括阀体1、阀座2、闸板、阀杆8、阀盖9,闸板由主闸板4和副闸板3组成,主闸板4与副闸板3之间采用斜面相互配合接触,主闸板4上端中心与阀杆8下端连接,主闸板4相对于阀杆8轴线方向固定连接,而相对于阀杆8径向活动连接,在主闸板4上方设有与副闸板3固定连接的限位板11,限位板11上设有限位调节螺钉10,该限位调节螺钉10轴向调节主闸板4与副闸板3之间的径向偏心移动距离,这里所说的轴向调节是指沿着阀杆中心线方向的调节,径向偏心移动距离是指主闸板4相对副闸板3在阀杆中心线方向向上移动的距离,在阀体1内腔底部设置定位桩12;其特征是在主闸板4与副闸板3之间设有弹性脱离装置,所述弹性脱离装置采用在主闸板4与副闸板3之间安装钩形弹簧6,该钩形弹簧6的一端抵压在主闸板4斜面一侧所制的钩槽内,在闸板关闭状态下对主闸板4产生向左上方向的弹力,减小主闸板4的开启力矩,另一端穿过副闸板3上的弹簧孔到副闸板3密封面一侧,并由螺母7固定安装在副闸板3密封面一侧所制的安装斜面5上,钩形弹簧6作用在安装斜面5上的弹力对副闸板3产生向右下方向的压力。在阀杆8拉动主闸板4上升时,钩形弹簧6两端的弹力使主闸板4向左压紧,副闸板3向右压紧,使主闸板4和副闸板3脱离阀座密封面开启;闸板关闭时,副闸板3下端压到定位桩12上,阀杆8推动主闸板4与副闸板3撑开与阀座2密封面压紧密封。钩形弹簧6可以采用v形弹簧。

位于主闸板4钩槽内的钩形弹簧6一端为t形结构,其t形结构的上侧抵压在主闸板4钩槽的左侧壁与槽底之间。

主闸板4钩槽的两侧壁与钩形弹簧6的t形结构端部之间为间隙配合,使钩形弹簧6具有弹性变形的空间。

钩形弹簧6在垂直于阀杆8中心线方向均匀设置若干个,保持启闭过程中主闸板4与副闸板3的同心度。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性楔紧式平板闸阀,包括阀体、阀座、阀盖、阀杆、闸板,闸板由主闸板和副闸板组成,主闸板与副闸板之间采用斜面相互配合接触,在主闸板上方设有与副闸板固定连接的限位板,在阀体内腔底部设置定位桩;主要是在主闸板与副闸板之间设有弹性脱离装置,所述弹性脱离装置采用在主闸板与副闸板之间安装钩形弹簧,该钩形弹簧的一端抵压在主闸板斜面一侧所制的钩槽内,另一端穿过副闸板,并由螺母固定安装在副闸板密封面一侧所制的安装斜面上。实现闸板两侧密封面与阀座密封面无摩擦启闭,具有启闭轻、密封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程;庄晟励;顾玉海;王良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金浦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0
技术公布日:2019.08.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