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油脂润滑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46892发布日期:2019-09-21 02:31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油脂润滑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油脂润滑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油脂润滑泵。



背景技术:

目前在许多小型集中油脂润滑系统中,作为润滑泵源的电动微型油脂泵,其特点是排量小,压力高,冲程频率高,传统的油脂润滑泵结构较为复杂,装置结构部件安装位置不够合理,会出现倒油、碰撞等特殊情况发生,而且装置的结构是贴合连接固定的,长时间的使用后,会出现渗油、漏油的情况,同时装置的过滤部件较为复杂,而且安装占用空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动油脂润滑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节约空间、密封度高的电动油脂润滑泵,包括储油桶、电机、泵体、螺纹插装阀、卸荷阀、减速箱、进油管、进油腔、过滤筒、压油装置和传动带装置,所述储油桶底部固定安装有泵体,所述储油桶一侧设置有电机,且电机底部对称安装有两个减速箱,所述储油桶内部底端位于出油口位置安装有压油装置,所述电机底部一侧的减速箱与泵体传动连接,且电机底部另一侧的减速箱通过传动带装置与压油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泵体远离电机一端对应安装有螺纹插装阀和卸荷阀,所述泵体表面开设有进油腔,且进油腔内嵌入固定有进油管,所述进油腔内部位于进油管端口位置安装有过滤筒。

作为优选,所述储油桶和泵体的外壳采用一体成型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储油桶顶部安装有呼气阀,所述储油桶底面安装有油位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储油桶底部对称固定有支脚。

作为优选,所述进油管内部放置有堵球,所述进油管内壁固定有伸缩弹簧,且堵球通过伸缩弹簧与进油管弹性卡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电机带动减速箱工作,驱动泵体和压油装置进行工作,呼气阀进行活塞式供油驱动,压油装置配合泵体工作,进行压油供油,避免泵体的空吸,提高供油效率,装置通过进油管和进油腔对储油桶进行加压供油,油液经过过滤筒被过滤,此油脂润滑泵整体结构安装合理,过滤装置直接采用过滤筒安装在进油腔内,不仅简化过滤结构,而且节约安装空间。

2、本发明储油桶和泵体的外壳采用一体成型固定,更改传统的分离配合式安装,密封度提高,避免了长时间的使用,从储油桶和泵体的连接位置出现渗油、漏油的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过滤筒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卸荷阀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吸油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部分剖面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电动油脂润滑泵,包括储油桶1、电机2、泵体3、螺纹插装阀4、卸荷阀6、减速箱7、进油管8、进油腔9、过滤筒12、压油装置14和传动带装置15,所述储油桶1底部固定安装有泵体3,所述储油桶1一侧设置有电机2,且电机2底部对称安装有两个减速箱7,所述储油桶1内部底端位于出油口位置安装有压油装置14,所述电机2底部一侧的减速箱7与泵体3传动连接,且电机2底部另一侧的减速箱7通过传动带装置15与压油装置14传动连接,所述泵体3远离电机2一端对应安装有螺纹插装阀4和卸荷阀6,所述泵体3表面开设有进油腔9,且进油腔9内嵌入固定有进油管8,所述进油腔9内部位于进油管8端口位置安装有过滤筒12。其中传动带装置15包括第一同步轮151和第二同步轮152,以及彼此设置的同步带153。

所述储油桶1和泵体3的外壳采用一体成型固定,避免长时间的使用,从储油桶1和泵体3的连接位置出现渗油、漏油的故障。

所述储油桶1顶部安装有呼气阀13,呼气阀13安装在储油桶1顶部,避免了排油现象发生,污染环境,另外防止被撞坏,所述储油桶1底面安装有油位传感器16,更改传统的安装方式,节约安装空间。

所述储油桶1底部对称固定有支脚5,通过支脚5的固定,方便装置的固定安装。

所述进油管8内部放置有堵球10,所述进油管8内壁固定有伸缩弹簧11,且堵球10通过伸缩弹簧11与进油管8弹性卡接,通过弹性卡接安装的堵球10,避免补充的油液通过进油管8回流。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电机2带动减速箱7工作,驱动泵体3和压油装置14进行工作,呼气阀13进行活塞式供油驱动,压油装置14配合泵体3工作,进行压油供油,避免泵体3的空吸,提高供油效率,装置通过进油管8和进油腔9对储油桶1进行加压供油,油液经过过滤筒12被过滤。

图5所示,其中所述卸荷阀6包括阀堵61、弹簧座62、阀座63、钢球64和卸荷弹簧65,在阀槽66内部安装有阀座63,且阀槽66端口位置啮合卡接有阀堵61,所述阀堵61和阀座63内部滑动安装有弹簧座62,所述弹簧座62外侧套设有卸荷弹簧65,且弹簧座62通过卸荷弹簧65与阀堵61弹性连接,所述弹簧座62端部位于阀座63通孔的对应位置卡有钢球64。所述阀座63外侧套接固定有密封圈67,通过密封圈67的安装,提高卸荷阀6的安装密封性。本发明通过电机2的驱动使泵体3工作,对储油桶1内的润滑油进行导动,卸荷阀6确保泵体3内部的工作压力在安全范围,当泵体3内的压力过大时,油液挤压钢球64,使钢球64克服弹簧座62的弹力将弹簧座62推动,打开泄压通路,当泵体3内的压力恢复安全值时,通过卸荷弹簧65的弹力使弹簧座62复位,挤压钢球64将泄压油路堵塞。

图6所示,本发明中在储油桶1上设有支撑板101,所述支撑板101的底部安装有吸油口102,且吸油口102的端部穿过支撑板101伸入储油桶1内,减速箱7的输出轴端部位于支撑板101下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偏心轮102,所述泵体3内连接有柱塞103,所述泵体3内位于柱塞103的外侧套接有缸套104,所述柱塞1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5,所述连接105靠近柱塞1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阀芯106,所述支撑板10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座109,所述连接杆105的另一端与弹簧座109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05外侧位于弹簧座109和锥阀芯106之间套接有弹簧107,所述连接杆105靠近锥阀芯106一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热圈108,所述柱塞103远离连接杆105的一端没连接有Y型连杆机构110,所述Y型连杆机构110的端部与偏心轮102连接,所述泵体3侧壁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泵体3内固定有固定块111,且固定块111通过螺纹孔与外界连通,所述固定块111的两侧开设有水平方向的连接孔,所述支撑板101底部通过连接板安装有螺纹插装阀4,所述螺纹插装阀4的一端连接在泵体3侧壁的连接孔内。所述连接杆105外侧位于锥阀芯14和热圈108之间套接有橡胶圈113,且橡胶圈113的对应两侧壁分别与锥阀芯106及热圈108贴合连接,起到较好的密封作用。所述固定块111的外侧开设有一圈卡槽,且卡槽内配合连接有密封圈112,便于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油脂泄漏。所述储油桶1的顶部设有排气口,且排气口的外侧安装有排气阀,将排气阀改至储油桶1顶端,节省了安装空间,提高了泵的可靠性,稳定性。所述泵体3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顶部对称开设有安装孔,便于对该泵的固定安装。

其中泵体3内设有缸套,柱塞,柱塞一端与 Y型连杆机构连接,另一端与偏心轮连接,偏心轮再连接至减速箱;电机通过减速箱、偏心轮、 Y型连杆机构驱动柱塞往复运动,完成吸油和排油过程,在弹簧座一端设置有螺纹插装阀,当本系统配加压式分配器使用时,其起到卸荷作用,其卸荷的油通过油道回流至储油桶内,将二位二通电磁阀改进为螺纹插装阀,将螺纹插装阀设置在弹簧座一端,控制电机通电时,螺纹插装阀也同时通电,并关闭阀,当未端达到设定压力值时,螺纹插装阀会与电机同时被断开电螺纹插装阀为常开状态,来达到加压与卸压的作用。

图7所示,本发明所述压油装置14包括连接轴146、旋转轴141和固定轴142,所述连接轴146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储油桶1内壁的底部,所述连接轴14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42,所述固定轴14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旋转轴141,且两个旋转轴141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板10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且传动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同步轮152,所述传动轴的顶部穿过支撑板101及储油桶1与连接轴146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143的底端穿过泵体3固定连接有第一同步轮151,所述第一同步轮151与第二同步轮152通过同步带153传动连接,便于实现压油。所述旋转轴141远离固定轴142一端的外侧等距固定安装有旋转块18,便于旋转过程中增大储油箱内的压力。所述储油桶1的顶部中心开设有排气口,且排气口的外侧安装有排气阀。所述支撑板101的底部安装有进油腔144,且进油腔144内安装有过滤机构145,便于对吸入的油的过滤。本发明将压油装置安装在储油桶底部,中间与连接轴连接固定,连接轴另一端安装有第二同步轮,传动杆的外侧安装有第一同步轮,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再由同步带连接起来,这样一来,当吸油机构动作时,压油装置本体也同时在储油桶底部用度旋转运动来起到压油作用,将压力传感装置安装在泵体内,有效的解决了油位传感器安装在储油桶顶部,导致泵整体占用空间较大的情况,通过将将排气阀设置在储油桶顶部位置,有效的解决了以往将排气装置安装在油桶侧壁,而出现时有排油现象,污染环境,而且较容易被撞坏的现象。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