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56322发布日期:2021-03-05 11:57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器,尤其是一种低齿隙、长寿命、高力学性能的变速器。


背景技术:

[0002]
在机器人关节变速器、多轴数控机床领域,低齿隙、高力学性能的变速器是一种关键设备。现有可选择的设备中,以rv摆线轮变速器、谐波变速器最有代表性。但是rv摆线轮变速器制造材料、精度等要求极高,结构复杂,制造成本极高;除此之外,此类变速器无法调整传动间隙,在工作达到一定时长之后,由于磨损,传动间隙增大,超过系统容忍度将会报废。谐波变速器使用柔轮传动,柔性元件寿命较短,力学性能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寿命、低齿隙、高性能的变速器。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4]
1、变速器,包括外壳(1)、内壳(2)、驱动盘(3)、t型齿(4)、齿轮(5)、t型齿座(6)、可调螺母(7)、滚珠(8)、内道滚珠(9)、外道滚珠(10)、内护架(11)、外护架(12)、滚柱(13)、第一密封圈(14)、第二密封圈(15)、第三密封圈(16)。
[0005]
2、外壳(1)上部开有螺纹,此螺纹与可调螺母(7)配合,中部与t型齿座(6)刚性连接为一体,下部开有滚柱滚道,与滚柱(13)配合。
[0006]
3、内壳(2)上部与第二密封圈(15)配合,下部被固定在齿轮(5)上。
[0007]
4、驱动盘(3)上部与第一密封圈(14)、第二密封圈(15)配合,中部外面开有滚珠滚道,与滚珠(8)配合,下部底面开有滚珠内道和滚珠外道,滚珠内道上面有一部分安装有内护架(11),滚珠外道上面有一部分安装有外护架(12),两护架面对面分布,滚珠内道与内道滚珠(9)配合,滚珠外道与外道滚珠(10)配合。
[0008]
5、内护架(11)、外护架(12)安装在驱动盘(3)上,其特征是:抱托住内道滚珠 (9)、外道滚珠(10),不让滚珠与t型齿(4)接触。
[0009]
6、内道滚珠(9)与驱动盘(3)配合,在无护架段,与t型齿(4)接触,外道滚珠 (10)与驱动盘(3)配合,在无护架段,与t型齿(4)接触。
[0010]
7、t型齿(4)上面开有滚珠滚道,与内道滚珠(9)、外道滚珠(10)配合,中部穿过t型齿座(6),与t型齿座(6)配合,下端部是圆柱螺旋面型齿,与齿轮(5)啮合。
[0011]
8、齿轮(5)上面是圆柱螺旋面型齿,与t型齿(4)啮合,中部外面开有滚柱滚道,与滚柱(13)配合,下部外面与第三密封圈(16)配合。
[0012]
9、可调螺母(7)与外壳(1)、第一密封圈(14)、滚珠(8)配合,其特征是:旋转螺母,变速器内部所有传动构件的间隙都可以被调整。
[0013]
10、驱动盘(3)的滚珠滚道非安装护架段、t型齿(4)上面的滚珠滚道的特征曲线是圆柱螺旋线,内滚道和外滚道的旋向不同、螺距相同,驱动盘(3)的滚珠滚道安装护架段位置平滑升高,配合护架,使得此处滚珠平滑升高脱离与t型齿(4)接触。
[0014]
11、设t型齿(4)的数量为n,则齿轮(5)的齿数为2n+1个或2n-1个,两种类型都可运转,输出方向即齿轮(5)的旋向不同。
[0015]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齿轮(5)、t型齿(4)的齿形相同,都是圆柱螺旋面,此螺旋面的螺距等于驱动盘(3)或t型齿(4)的滚道特征圆柱螺旋线的螺距与齿轮(5)齿数的乘积,变速器的变速倍数等于齿轮(5)的齿数。
附图说明
[0016]
本发明通过下文的详细描述并结合附图将能被完全理解,下述附图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而仅是为了便于解释和理解。
[0017]
图1是变速器yz平面的剖面图。
[0018]
图2是变速器的立体外观图,变速器的外壳做了半透明处理。
[0019]
图3是变速器的主要部件的空间构图。
[0020]
图4是变速器的主要部件图,a、b、c、d表示内道滚珠(9)、外道滚珠(10)运行的空间曲线转换点。
[0021]
图5是变速器的主要部件图,此图比较容易理解变速器运行原理。
[0022]
图6是内道滚珠(9)、外道滚珠(10)实际排列图。
[0023]
图7是主要部件的分开展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25]
本发明图示的是一种典型结构。
[0026]
1、变速器,包括外壳(1)、内壳(2)、驱动盘(3)、t型齿(4)、齿轮(5)、t型齿座(6)、可调螺母(7)、滚珠(8)、内道滚珠(9)、外道滚珠(10)、内护架(11)、外护架(12)、滚柱(13)、第一密封圈(14)、第二密封圈(15)、第三密封圈(16)。
[0027]
2、外壳(1)上部开有螺纹,此螺纹与可调螺母(7)配合,中部与t型齿座(6)刚性连接为一体,下部开有滚柱滚道,与滚柱(13)配合。
[0028]
3、内壳(2)上部与第二密封圈(15)配合,下部被固定在齿轮(5)上。
[0029]
4、驱动盘(3)上部与第一密封圈(14)、第二密封圈(15)配合,中部外面开有滚珠滚道,与滚珠(8)配合,下部底面开有滚珠内道和滚珠外道,滚珠内道上面有一部分安装有内护架(11),滚珠外道上面有一部分安装有外护架(12),两护架面对面分布,滚珠内道与内道滚珠(9)配合,滚珠外道与外道滚珠(10)配合。
[0030]
5、内护架(11)、外护架(12)安装在驱动盘(3)上,其特征是:抱托住内道滚珠 (9)、外道滚珠(10),不让滚珠与t型齿(4)接触。
[0031]
6、内道滚珠(9)与驱动盘(3)配合,在无护架段,与t型齿(4)接触,外道滚珠 (10)与驱动盘(3)配合,在无护架段,与t型齿(4)接触。
[0032]
7、t型齿(4)上面开有滚珠滚道,与内道滚珠(9)、外道滚珠(10)配合,中部穿过t型齿座(6),与t型齿座(6)配合,下端部是圆柱螺旋面型齿,与齿轮(5)啮合。
[0033]
8、齿轮(5)上面是圆柱螺旋面型齿,与t型齿(4)啮合,中部外面开有滚柱滚道,与滚柱(13)配合,下部外面与第三密封圈(16)配合。
[0034]
9、可调螺母(7)与外壳(1)、第一密封圈(14)、滚珠(8)配合,其特征是:旋转螺母,变速器内部所有传动构件的间隙都可以被调整。
[0035]
10、驱动盘(3)的滚珠滚道非安装护架段、t型齿(4)上面的滚珠滚道的特征曲线是圆柱螺旋线,内滚道和外滚道的旋向不同、螺距相同,驱动盘(3)的滚珠滚道安装护架段位置平滑升高,配合护架,使得此处滚珠平滑升高脱离与t型齿(4)接触。
[0036]
11、设t型齿(4)的数量为n,则齿轮(5)的齿数为2n+1个或2n-1个,两种类型都可运转,输出方向即齿轮(5)的旋向不同。
[0037]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齿轮(5)、t型齿(4)的齿形相同,都是圆柱螺旋面,此螺旋面的螺距等于驱动盘(3)或t型齿(4)的滚道特征圆柱螺旋线的螺距与齿轮(5)齿数的乘积,变速器的变速倍数等于齿轮(5)的齿数。
[0038]
观察以附图5为主的所有附图,驱动盘(3)以逆时针转动时,正面外道滚珠(10) 有一个向下的分运动,分运动传递到t型齿(4),t型齿(4)向下迫使齿轮(5)逆时针转动。在背面发生的则是:齿轮(5)逆时针转动,迫使t型齿(4)向上运动,迫使内道滚珠(9)向上运动靠近驱动盘(3)。为了便于观察,图5上仅显示个别滚珠,图6显示内外道全部滚珠。
[0039]
观察以附图1为主的所有附图,附图1左边内护架(11)处的内道滚珠(9),被护架托住,并不与t型齿(4)接触。此处通过外道滚珠(10)传动。右边外护架(12)处,则是由内道滚珠(9)传动,外道滚珠(10)被托起。观察附图4,t型齿(4)在啮合齿轮(5)的情况下,右边的外滚道,两个t型齿之间是平滑对齐的,左边的则是有台阶的,内滚道正好相反。所以只能用平滑对齐段,运行滚珠进行传动。为了让变速器运转更加平顺,只运用外滚道ab段、内滚道cd段进行传动,护架段不参与传动。曲线ab、曲线 cd是滚道的特征曲线,它们都是圆柱螺旋线,螺距相等,旋向相反,比如ab为右旋, cd则为左旋。护架段滚道曲线要求平滑连接非护架段,并且引导滚珠与t型齿脱离接触即可,并没有严格的数学要求。t型齿(4)上面的两条滚道旋向是相反的,所以任意时刻,只会有其中一条滚道参与传动。t型齿(4)与齿轮(5)的啮合齿面是圆柱螺旋面,t型齿与齿轮的啮合是真正的面啮合,参看附图5。此螺旋面的螺距等于t型齿(4)上面滚道圆柱螺旋线的螺距与齿轮(5)齿数的乘积。
[0040]
本发明变速器,可以通过调整可调螺母(7),压紧滚珠(8),进而压紧驱动盘(3),进而压紧内道滚珠(9)和外道滚珠(10),进而压紧t型齿(4),进而压紧齿轮(5)和t 型齿座(6),进而压紧滚柱(13),进而压紧外壳(1),完成传力回归,所有构件的传动间隙都被消除。变速器制造完成之后,逐步调紧可调螺母(7),进行磨合,可以通过自磨合提高自身精度,降低制造精度要求。在使用过程中,按需调整间隙抵消磨损,即可以获得比别的精密变速器高很多的使用寿命。
[0041]
本发明变速器,所有构件离中心远端布置,结构简单紧凑,传力距离短刚度高。能实现大中空构造,非常方便机器人关节处布线布管。对于精密多轴机床来说,可以安装更多种形状的工件或构件。
[0042]
本发明变速器,所述的所有滚珠构件,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改型成滚柱构件。所述的t 型齿滚道和驱动盘滚道,在需要时可以做成多排滚道,传动原理是一样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