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钩子设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1103发布日期:2020-01-21 19:29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软件钩子设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件钩子设置。



背景技术:

钩子是windows消息处理机制的一个平台,应用程序可以在上面设置子程以监视指定窗口的某种消息,而且所监视的窗口可以是其他进程所创建的。当消息到达后,在目标窗口处理函数之前处理它。钩子机制允许应用程序截获处理window消息或特定事件。

然而,经过分析发现,现有的软件钩子设置存在以下不足:钩子的执行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碰撞,从而容易对钩子的执行设备造成损害,且降低钩子执行设备的使用年限,因此,发明一种软件钩子设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件钩子设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钩子的执行设备容易发生碰撞,从而降低设备的使用年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软件钩子设置,包括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主体,所述主体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

可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

所述放置槽的内部与螺栓活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防护套是由硅胶垫、弹簧垫和钢板组成;

所述硅胶垫的内侧与弹簧垫的外侧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弹簧垫的内侧与钢板的外侧固定连接;

所述钢板的内侧与主体的外侧活动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发明通过支撑脚能够对主体进行支撑,从而能够提高主体底端的空气流动,且能够对主体进行散热,通过防护套能够防止主体因碰撞发生晃动,从而提高主体的使用年限,通过螺纹槽和螺栓的配合设置,能够使主体便于取出,从而能够提高防护套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防护套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支撑脚;2、安装板;3、主体;4、防护套;5、螺纹槽;6、螺栓;7、放置槽;8、硅胶垫;9、弹簧垫;10、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软件钩子设置,包括支撑脚1,通过支撑脚1能够对主体3进行支撑,从而能够提高主体3底端的空气流动,且能够对主体3进行散热,支撑脚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安装板2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主体3,主体3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防护套4,防护套4是由硅胶垫8、弹簧垫9和钢板10组成,硅胶垫8的内侧与弹簧垫9的外侧固定连接,弹簧垫9的内侧与钢板10的外侧固定连接,钢板10的内侧与主体3的外侧活动连接,通过防护套4能够防止主体3因碰撞发生晃动,从而提高主体3的使用年限,防护套4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螺纹槽5,螺纹槽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6,安装板2的下表面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7,放置槽7的内部与螺栓6活动连接,通过螺纹槽5和螺栓6的配合设置,能够使主体3便于取出,从而能够提高防护套4的灵活性。

本实用工作原理:首先使用将主体3放置在安装板2的上表面中部,接下来将防护套4套在主体3的外侧,并通过螺栓6将防护套4和安装板2固定,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主体3便于散热且能够使主体3便于取放,从而提高防护套4的灵活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