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错端盖的张紧器及其装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99179发布日期:2020-02-11 13:39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错端盖的张紧器及其装配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张紧器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张紧轮大多如国家局于2012年10月17日公告的一份名为“张紧装置”、申请号为“201180006588.6”的中国发明专利或于2018年8月15日公告的一份名为“发动机张紧轮总成”、申请号为“201120559709.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示,其在使用时借助弹簧的弹性变形,保持皮带的张紧。然而,此类结构的张紧器在出厂时,难以调节弹簧的初始扭力,从而难以应用于大扭矩使用环境的需求,使得张紧器实际的适用范围变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易于调节弹簧的初始扭力,从而在出厂前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对弹簧的初始扭力进行调控,以满足大扭矩使用环境需求的具有防错端盖的张紧器及其装配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皮带轮、支板、端盖、中心轴、弹簧和弹簧支撑套,所述皮带轮铰接在支板的一侧,支板的另一侧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连接块,所述弹簧支撑套套设在所述连接块外,所述连接块的顶面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槽底开设有容置孔,所述中心轴的下部穿过所述容置孔、且其底部与弹簧支撑套固定相连,所述端盖固定连接在中心轴的顶端、且处于容置槽的槽口处,所述弹簧套接所述中心轴、且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在端盖和连接块上;

所述端盖背向支板的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两个扭转盲孔,所述弹簧支撑套背向支板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定位卡销;

所述支板的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一对限位块,所述弹簧支撑套的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限位钩,所述限位钩远离弹簧支撑套的一端处于一对限位块之间。

所述端盖背向支板的端面上开设有三个扭转盲孔,三个扭转盲孔之间的间距依次为l1、l2、l3,l1、l2、l3中至少两个不相等。

包括上模座、上模、下模、旋转座、工作台、升降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

所述旋转座铰接在工作台上、且在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绕自身轴心旋转,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竖直设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且顶端固定连接上模座,使得上模座在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做直线升降运动,所述上模座的中心还开设有上通孔;

所述下模可拆卸的连接在旋转座的顶面的中心,所述下模的顶面上开设有与定位卡销适配的插槽、且下模的顶面的中心固定连接有与中心轴适配的插轴,所述上模可拆卸的连接在上模座的底面上、且位于下模的正上方,所述上模的底面上开设有与扭转盲孔一一对应且相适配的插销,所述上模的中心开设有与上通孔同轴心的下通孔。

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为液压缸,所述升降驱动装置沿旋转座的中心对称的设有一对。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齿轮和齿圈,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工作台上,所述齿轮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齿圈固定的套接在所述旋转座外、且与旋转座同轴心,所述齿轮和齿圈相适配、且相啮合。

本发明通过扭转盲孔、定位卡销以及限位钩的结构设计,使得张紧器中弹簧的初始扭力的调节极为方便,从而可在出厂前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对弹簧的初始扭力进行调控,以满足大扭矩使用环境需求。从整体上具有结构精巧、稳定性好、易于装配、易于调节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张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仰视图,

图4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5是图1的立体图一,

图6是图1的立体图二,

图7是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的图7的立体图,

图9是装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皮带轮,2是支板,20是连接块,21是限位块,3是端盖,31是扭转盲孔,4是中心轴,5是弹簧,6是弹簧支撑套,61是定位卡销,62是限位钩;

71是上模座,710是上通孔,72是上模,720是下通孔,721是插销,73是下模,731是插槽,732是插轴,74是旋转座,75是工作台,76是升降驱动装置,771是电机,772是齿轮,773是齿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图1-9所示,包括皮带轮1、支板2、端盖3、中心轴4、弹簧5和弹簧支撑套6,所述皮带轮1铰接在支板2的一侧,支板2的另一侧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连接块20,所述弹簧支撑套6套设在所述连接块20外,所述连接块20的顶面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槽底开设有容置孔,所述中心轴4的下部穿过所述容置孔、且其底部与弹簧支撑套6固定相连,所述端盖3固定连接在中心轴4的顶端、且处于容置槽的槽口处,所述弹簧5套接所述中心轴4、且弹簧5的两端分别抵在端盖3和连接块20上;

所述端盖3背向支板的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两个扭转盲孔31,所述弹簧支撑套6背向支板2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定位卡销61;

所述支板2的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一对限位块21,所述弹簧支撑套6的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限位钩62,所述限位钩62远离弹簧支撑套6的一端处于一对限位块21之间。这样,装配时,可先完成中心轴与弹簧支撑套的固定连接,再放入支板,使得连接块处于弹簧支撑套之内、且限位钩的顶端处于一对限位块之间;此后,操作人员可依次放入弹簧以及端盖,并使得弹簧的两端分别搭接在端盖底面以及容置槽内壁上的沟槽中;最后,完成端盖与中心轴之间的固定连接(通常为铆接或焊接)即可。

而在完成端盖与中心轴之间的固定连接之前,操作人员可根据客户对初始扭力的需求对弹簧进行预压缩,具体为:操作人员可抵住扭转盲孔以及定位卡销,并转动弹簧支撑套或端盖,先使得限位钩与其中一个限位块接触,再继续旋转弹簧支撑套或端盖,使得支板与弹簧支撑套同步旋转,并与端盖相对旋转,从而对弹簧进行预压缩。

待预压缩完毕后,操作人员完成端盖与中心轴之间的固定连接,即可使得限位钩抵在其中一个限位块上(另一个限位块可对张紧器使用过程中的行程进行限制),并使得弹簧保持一定的初始扭力,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本案通过扭转盲孔、定位卡销以及限位钩的结构设计,使得张紧器中弹簧的初始扭力的调节极为方便,从而可在出厂前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对弹簧的初始扭力进行调控,以满足大扭矩使用环境需求。从整体上具有结构精巧、稳定性好、易于装配、易于调节等优点。

所述端盖背向支板的端面上开设有三个扭转盲孔,三个扭转盲孔之间的间距依次为l1、l2、l3,l1、l2、l3中至少两个不相等。这样,可使得操作人员在对弹簧进行预压缩时,可以明确端盖的旋转方向为预定方向,而不是反方向,显著保证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废品率。

装配设备包括上模座71、上模72、下模73、旋转座74、工作台75、升降驱动装置76、旋转驱动装置;

所述旋转座74铰接在工作台75上、且在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绕自身轴心旋转,所述升降驱动装置76竖直设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76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75、且顶端固定连接上模座71,使得上模座71在升降驱动装置76的驱动下做直线升降运动,所述上模座71的中心还开设有上通孔710;

所述下模73可拆卸的连接在旋转座74的顶面的中心,所述下模73的顶面上开设有与定位卡销61适配的插槽731、且下模73的顶面的中心固定连接有与中心轴4适配的插轴732,所述上模72可拆卸的连接在上模座71的底面上、且位于下模73的正上方,所述上模72的底面上开设有与扭转盲孔31一一对应且相适配的插销721,所述上模72的中心开设有与上通孔710同轴心的下通孔720。这样,操作人员可将已完成固定连接的中心轴与弹簧支撑套放在下模上,并使得限位卡销插入插槽之中,再放入支板、弹簧以及端盖,并使得弹簧的两端分别搭接在端盖底面以及容置槽内壁上的沟槽中。此后,操作人员可通过升降驱动装置驱使上模下行,并使得所有插销均插入扭转盲孔中。最后,操作人员可开启旋转驱动装置,控制下模旋转,先使得弹簧支撑套与端盖相对旋转,并在限位钩与其中一个限位块接触后,使得支板与端盖相对旋转,从而可根据客户对初始扭力的需求对弹簧进行预压缩。

当预压缩完毕后,操作人员可经过上通孔、下通孔预留的空间,以铆接或是焊接的方式完成端盖与中心轴的固定连接。具有装配速度快、弹簧预压缩效果好等优点。

所述升降驱动装置76为液压缸,所述升降驱动装置沿旋转座的中心对称的设有一对。从而通过液压缸驱动上模座直线升降。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电机771、齿轮772和齿圈773,所述电机771固定连接在工作台75上,所述齿轮772固定连接在电机771的输出轴上,所述齿圈773固定的套接在所述旋转座74外、且与旋转座74同轴心,所述齿轮772和齿圈773相适配、且相啮合。这样,在电机开启后即可驱动旋转座以及下模旋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