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4214发布日期:2019-09-03 19:3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液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管接头。



背景技术:

在很多农用车以及工程车辆上液压动力系统应用广泛,这些车辆上布置有很多的液压管路,液压系统由液压泵提供的液压能通过液压管路传递给液压执行机构。一般情况下,车架上通常布置有钢管结构的液压管路,在液压执行机构的部分通过液压软管与钢管连接,两者连接的时候通常要用到直通管接头。车辆上的钢管部分通常使用管夹固定在车架上,在靠近直通管接头的钢管上也设置一管夹进行加固,但是直通管接头一般悬空设置,在使用过程中长时间受到车辆震动以及液压冲击后,会出现密封失效接头部分渗油的情况。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油管接头的技术方案。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油管接头,包括接头本体、设置于接头本体第一端的第一油管、设置于接头本体第二端的第二油管、以及紧固螺母,所述接头本体第一端的外壁和接头本体第二端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紧固螺母固定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并与接头本体螺纹连接;所述接头本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接头固定座,所述接头固定座的底板上设置有用于与车架连接的螺栓孔;所述第一油管的前端设置有外斜面,所述接头本体第一端的管口内壁设置有内斜面,所述外斜面与内斜面相匹配;所述第二油管的前端向外翻边形成压紧部,所述压紧部和接头本体第二端之间设有密封垫。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底端设置有弹性橡胶层。

优选地,所述外斜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内斜面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接头本体的中间设有用于扳手拧紧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为外六边形棱柱。

优选地,所述第二油管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锯齿状凸起。

优选地,所述密封垫为环状结构,所述密封垫的外径与接头本体第二端的外径相等,所述密封垫的内径大于接头本体内孔直径2-4mm。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管接头,在接头本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接头固定座,通过接头固定座可以将油管接头固定在车架上,防止油管接头受车辆震动等因素导致的接头渗油的情况发生。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头本体,11、接头本体第一端,111、内斜面,112、第二凹槽,12、接头本体第二端,13、夹持部,2、接头固定座,21、连接立柱,22、底板,23、弹性橡胶层,221、螺栓孔,3、第一油管,31、外斜面,32、第一凹槽,4、第二油管,41、压紧部,42、锯齿状凸起,5、紧固螺母,6、第一密封圈,7、第二密封圈,8、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发明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技术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实用新型。

通过附图1和2可以看出,一种油管接头,包括接头本体1、第一油管3、第二油管4、紧固螺母5,接头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油管3连接的接头本体第一端11、与第二油管4连接的接头本体第二端12,接头本体第一端11和接头本体第二端12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紧固螺母5固定第一油管3和第二油管4并与接头本体1螺纹连接。接头本体1的中间设有用于扳手拧紧的夹持部13,该夹持部13为外六边形棱柱结构,方便在将油管与接头本体1连接时使用扳手夹持。在接头本体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接头固定座2,接头固定座2包括固连于接头本体1一侧的连接立柱21、设置在连接立柱21底端的底板22、设置在底板22底端的弹性橡胶层23,连接立柱21与接头本体1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成一体,底板22与连接立柱21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成一体,弹性橡胶层23通过强力胶黏贴在底板22的底端。弹性橡胶层23能够有效减少油管接头的震动,当油管接头受到冲击震动作用时,弹性橡胶层23会压缩变形,充分吸收冲击震动能量并延时释放,能有效削减作用于油管接头上的冲击力,缓解冲击对油管接头产生的损坏。在底板22的两侧设置有两个螺栓孔221,两个螺栓孔221贯穿底板22和弹性橡胶层23,用于将接头本体1与车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在第一油管3的前端设置有外斜面31,接头本体第一端11的管口内壁设置有内斜面111,外斜面31与内斜面111相匹配。外斜面31朝向接头本体1的一端的直径大于内斜面111远离第一油管3的一端的直径0.2-0.4mm,以使第一油管3与接头本体1连接时内斜面111与外斜面31能够充分贴合保证密封良好。外斜面31远离接头本体1的一端的直径大于紧固螺母5通孔的直径且小于紧固螺母5内螺纹的直径,以保证紧固螺母5与接头本体1上的外螺纹连接时能够将第一油管3压紧连接在接头本体第一端11。外斜面3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凹槽32,第一凹槽32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6,增加了第一油管3与接头本体1连接时的密封性能;在内斜面111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凹槽112,第二凹槽112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7,进一步增加了第一油管3与接头本体1连接时的密封性能,确保了第一油管3与接头本体1连接时密封的可靠性。其中第一密封圈6和第二密封圈7均采用氟橡胶材料制作的O型密封圈。

在第二油管4的前端设置有向外翻边形成的压紧部41,压紧部41的外径大于紧固螺母5通孔的直径且小于紧固螺母5内螺纹的直径,以保证紧固螺母5与接头本体1上的外螺纹连接时能够将第二油管4压紧连接在接头本体第二端12。压紧部41和接头本体第二端12之间设置有密封垫8,密封垫8采用氟橡胶材料制成。密封垫8为环状结构,密封垫8的外径与接头本体第二端12的外径相等,密封垫8的内径大于接头本体1内孔直径2-4mm。通过紧固螺母5旋紧推动第二油管4的压紧部41向接头本体1移动,使压紧部41和接头本体第二端12之间的密封垫8受压变形,从而实现对油管连接处的密封,防止泄露。由于第二油管4与接头本体1采用的是平面密封的方式,通过压紧密封垫8使其发生变形后起到密封效果,因此可以降低相关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简化制造工艺,延长油管接头的使用寿命。

第二油管4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锯齿状凸起42,用于与液压软管连接,连接前将紧固螺母5套接在第二油管4上,将液压软管的一端与第二油管4设有锯齿状凸起42的一端进行压合,形成液压软管总成与接头本体1进行连接。锯齿状凸起42的锯齿短边与第二油管4的轴线垂直,锯齿的斜边与第二油管4的轴线夹角为锐角,当液压软管与第二油管4扣压后,扣压所产生的径向压缩力使液压软管的各结构层被分段挤压成波浪状,使第二油管4获得抗拉脱力和密封性能。第一油管3的后端与液压管路的钢管部分进行焊接,焊接前先将紧固螺母5套接在第一油管3上,然后将第一油管3与液压管路的钢管进行焊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管接头,在接头本体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接头固定座2,通过接头固定座2可以将油管接头固定在车架上,防止油管接头受车辆震动等因素导致的接头渗油的情况发生。并且接头本体1与第一油管3、第二油管4的连接均采用了良好可靠的密封结构,增加了密封性能,增加了油管接头的使用寿命。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