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道工程车用三槽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9971发布日期:2019-10-13 00:41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道工程车用三槽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合成闸瓦,具体是指一种铁道工程车用三槽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铁道探伤车工程车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因为在长大坡道使用中因为长时间与车轮摩擦,导致高温、排屑不畅而产生金属镶嵌,金属镶嵌物对车轮造成损伤,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威胁铁路正常的生产运营,严重时造成重大的人身事故和财产损失。所以,一种铁道工程车用三槽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成为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合成闸瓦因为长时间与车轮摩擦,导致高温、排泄不畅产生金属镶嵌,对车轮造成损伤,影响行车安全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铁道工程车用三槽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包括合成闸瓦,所述合成闸瓦的上方设有瓦鼻,所述合成闸瓦的下方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包括设置在合成闸瓦底部中心处的第一散热槽,所述第一散热槽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散热槽和第三散热槽,所述第二散热槽和第三散热槽呈对称结构设置,所述合成闸瓦的两侧设有相对称的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槽、第二散热槽和第三散热槽向内凹陷形成倒立的V字型结构凹槽,所述第二散热槽和第三散热槽的大小结构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合成闸瓦的底部截面呈圆弧状结构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合成闸瓦的上方设有梅花孔7,所述梅花孔设有八组,瓦鼻的两侧各设有四组,呈矩形结构设置。

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铁道工程车用三槽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安全可靠,实用性强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通过对闸瓦摩擦体配方的调整,在合成闸瓦的两侧各开一处散热槽,解决闸瓦在使用过程中的散热不及时及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细屑不能及时排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因为在高速运行中产生的空气流通,经过散热槽可以将热量带走,同时散热槽起到了排屑槽的作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细屑随着空气流通一并被带走,避免产生金属镶嵌物。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成本经济合理,性能优良,适宜在社会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铁道工程车用三槽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铁道工程车用三槽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合成闸瓦,2、瓦鼻,3、第一散热槽,4、第二散热槽,5、第三散热槽,6、凸起,7、梅花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提供了一种铁道工程车用三槽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包括合成闸瓦1,所述合成闸瓦1的上方设有瓦鼻2,所述合成闸瓦1的下方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包括设置在合成闸瓦1底部中心处的第一散热槽3,所述第一散热槽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散热槽4和第三散热槽5,所述第二散热槽4和第三散热槽5呈对称结构设置,所述合成闸瓦1的两侧设有相对称的凸起6。

所述第一散热槽3、第二散热槽4和第三散热槽5向内凹陷形成倒立的V字型结构凹槽,所述第二散热槽4和第三散热槽5的大小结构一致。所述合成闸瓦1的底部截面呈圆弧状结构设置。所述合成闸瓦1的上方设有梅花孔7,所述梅花孔7设有八组,瓦鼻2的两侧各设有四组,呈矩形结构设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铁道工程车用三槽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本实用新型在合成闸瓦1的两侧新开第二散热槽4个第三散热槽5,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因为高速运行,经过散热槽可以将热量及时的带走,同时通过散热槽可以将制动过程中摩擦产生的细屑随着空气流动一起带走,避免使用过程中产生金属镶嵌物;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成本经济合理,性能优良,适宜在社会上推广使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